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性

2020-07-27 09:48李艺黄露王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4期
关键词:垂体性激素卵泡

李艺 黄露 王红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中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多有月经紊乱、失眠、多虑、骨质疏松等表现,严重可导致记忆力减退、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影响女性健康生活〔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发增高,现阶段更年期综合征已成为妇科重点关注问题。目前临床认为该病主要是由卵巢功能衰退所致,因雌激素分泌大量减少,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功能失调,进而引发情绪、生理等临床症状,但早期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扼制病情发展,故明确疾病发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拟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4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5)、中度组(n=39)、重度组(n=30)。轻度组年龄40~58岁,平均(48.75±2.31)岁;初中及以下学历12例,高中学历15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8例;体重46~78 kg,平均(61.35±2.01)kg。中度组年龄41~59岁,平均(49.35±2.42)岁;初中及以下学历11例,高中学历11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7例;体重46~79 kg,平均(61.44±2.10)kg。重度组年龄41~58岁,平均(49.21±2.36)岁;初中及以下学历8例,高中学历12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0例;体重45~78 kg,平均(60.98±2.07)kg。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育龄阶段女性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8~36岁,平均(32.33±2.38)岁;初中及以下学历10例,高中学历16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4例;体重45~79 kg,平均(61.46±2.12)kg。4组年龄、学历、体重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妇产科学》〔3〕中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40~60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者;②合并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③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精神异常,交流障碍者。

1.3方法 患者入院后,依据Kupperman更年期症状评分标准〔4〕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该评分系统共有失眠、焦躁、心痛、心悸等12个项目,总分为51分,其中<20分为轻度,20~35分为中度,>35分为重度。取4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于室温下储存0.5~1.0 h后,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清液,置于-80℃超低温冰箱内储存,待检。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4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其检测指标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瑞士罗氏公司,检测流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检测说明书进行。其中FSH正常水平卵泡期3.85~8.78 IU/L,排卵期4.54~22.51 IU/L,黄体期1.79~5.12 IU/L,绝经期16.70~113.60 IU/L;LH正常水平为卵泡期2.12~10.89 IU/L,排卵期19.18~103.00 IU/L,黄体期1.20~12.86 IU/L,绝经期10.87~58.60 IU/L;E2正常水平为绝经后73~147 pmol/L,未孕女卵泡中期99~448 pmol/L,未孕女排卵前349~1 590 pmol/L,未孕女黄体中期180~1 068 pmol/L;P正常水平为卵泡期0.99~4.83 nmol/L,黄体期16.41~59.02 pmol/L,绝经期0.25~2.48 pmol/L;T正常水平为0.00~2.60 nmol/L;PRL正常水平为68~542 mIU/L。比较4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

2 结 果

2.1血清性激素水平 4组血清FSH、LH、T、PRL、E2、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FSH、LH、T、PRL水平较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高,血清E2、P水平较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FSH、LH、T、PRL水平较对照组、轻度组高,血清E2、P水平较对照组、轻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血清FSH、LH、T、PRL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E2、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2.2相关性分析 血清FSH、LH、T、PRL水平与更年期综合征呈正相关(r=1.000、0.984、0.745、0.835,均P<0.001),血清E2、P水平与更年期综合征呈负相关(r=-0.678、-0.865,均P<0.001),即随着血清FSH、LH、T、PRL水平升高,E2、P水平降低,更年期综合征越严重。

3 讨 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中老年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下降,性激素水平失调引发的精神心理、生殖系统等方面症状〔5〕。该病早期仅有情绪不佳、易怒等症状,若不及时加以干预,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易引发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等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明确更年期综合征疾病发展,对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7〕。

部分学者认为,卵巢功能下降是导致妇女发生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卵巢减少雌、孕激素分泌量后,易紊乱下丘脑、垂体及卵巢间平衡性,且会降低对脑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进而增加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导致下丘脑与脑垂体调节机制及垂体与内分泌腺之间平衡性失调,引发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临床表现〔8,9〕。FSH主要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其成分为糖蛋白,可促进卵巢发育,调控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等相关生理过程。临床常将FSH作为评价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卵巢分泌功能,当 FSH>40 IU/L提示卵巢功能障碍〔10,11〕。LH属于一种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成熟的卵泡,可促使卵泡及黄体生成,同时可促使黄体、内荚膜等细胞分泌动情素,其含量主要由卵巢分泌的非类固醇抑制素所调节,当卵巢功能降低,易导致非类固醇抑制素含量急剧减少,反馈性增加LH分泌量,绝经前期,LH水平可增加至生育期的7倍,加重更年期综合征,故其水平可反映病情发展〔12,13〕。T属于人体主要雄性激素,主要由卵巢、肾上腺皮质对激素前体周围性转化而来,其可促使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抵制骨质疏松,同时可抑制雌激素过度分泌,维持正常性功能,随着女性雌激素分泌量的减少,其水平会快速升高,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引发月经异常等症状,故其水平可体现更年期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14,15〕。PRL是人体内重要的蛋白类激素,主要由垂体前叶分泌,既属于内分泌激素,又可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可促进乳腺发育,刺激LH生成,当卵巢功能下降,易使垂体分泌功能紊乱,导致PRL大量分泌,促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引发闭经、溢乳,加重更年期综合征,故其水平可反映疾病发展。E2主要由卵巢分泌,当卵巢功能衰退时,其水平会急剧降低,提高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刺激脑垂体前叶大量释放FSH,影响大脑皮层及下丘脑调节功能,引发出汗、失眠、易怒等症状,加重更年期综合征,故其水平可作为反映更年期综合征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16〕。P属于卵巢分泌的天然孕激素,对女性子宫内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可辅助雌性激素发挥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成熟作用,随着卵巢功能的下降,其分泌量会逐渐降低,进而降低对子宫的保护作用,引发月经紊乱、生殖器官萎缩等疾病,此外还可使血脂异常,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加重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故其水平可反映病情发展程度〔17,18〕。由此可见,血清FSH、LH、T、PRL、E2、P水平可反映更年期综合征病情发展,针对上述指标水平异常者,临床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疾病发展,促进患者转归。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仍具有一定局限性,故临床需增加研究对象,进一步证实结果真实性。

猜你喜欢
垂体性激素卵泡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成人垂体柄重复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肿1例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PRSS35在鸡卵泡膜细胞中的表达与卵泡液雌激素含量的关系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性激素调节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