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效果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2020-07-27 09:48王彬韩梅邹莹张佳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4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泪膜

王彬 韩梅 邹莹 张佳璐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翼状胬肉,又称“胬肉攀睛”,是医院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角膜上出现赘生组织,引起眼部慢性炎症〔1~3〕。翼状胬肉患者大多无症状,有些患者仅有轻度不适,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4~6〕。目前,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但是在治疗时要做到胬肉清除干净、不影响患者视力和避免复发,因此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极其重要。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翼状胬肉患者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吉林大学第三医院88例老年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66~80岁,平均年龄(71.15±6.09)岁,病灶侵入角膜深度3~5 mm,平均(3.44±1.52)mm;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1.53±1.89)岁,病灶侵入角膜深度2~5 mm,平均(3.45±1.16)mm。此次临床研究报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同意配合参加此次临床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灶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7~10〕:(1)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2)均符合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3)患者病灶入侵深度大于2 mm;排除标准〔11~13〕:(1)伴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精神失常等患者;(2)眼部明显外伤史或伴有其他眼部疾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术前采用0.5%的爱尔凯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并用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0.1 ml对翼状胬肉体部球结膜下进行浸润麻醉。起效后,用开睑器撑开眼睑,在结膜做弧形切口,固定胬肉头部,分离角膜,切除胬肉和下方变形组织、瘢痕、虹膜表面增生等,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损失泪小管和泪道,保持角膜的平整。操作结束后进行止血,缝合伤口,单眼进行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在胬肉切除术结束后,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取结膜缘和角膜缘交界长度小于四分之一、宽度约3 mm的角膜缘周的植片,缝合在切除的角膜缘处,涂抹抗生素预防感染后单眼包扎。术后每天换药1次,3 d后每隔3 d换药1次,并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3次/d,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结膜荧光素染色(CFS)、Shirmer试验(SIT)等情况。其中Shirmer试验值在10~25 mm为正常,<10 mm则为异常;CFS评分≥1分则表示角膜上有损伤;OSDI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14~17〕。(2)泪膜功能:泪膜具有润滑眼球表面,防止角膜、结膜干燥,保持角膜光学特性,供给角膜氧气,以及冲洗、抵御眼球表面异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正常:Ⅰ级~Ⅱ级,异常:Ⅲ级~Ⅳ级〔18〕。(3)比较患者的眼部异物、干涩、感觉不适等并发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ASS19.5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Wilcoxon轶和检验。

2 结 果

2.1泪膜稳定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4 w SIT、BUT、CFS、OSD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4 w后泪膜稳定性比较

2.2泪膜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泪膜正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泪膜功能比较(n,n=44)

2.3并发率和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12 w后复发率〔1例(2.27%)〕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15.91%),χ2=4.965,P=0.002 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44)

3 讨 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慢性炎症,一般患者单眼发作,有些患者双眼均受累,由于其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翼状胬肉是眼裂部球结膜炎和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开始症状不明显,随着侵犯角膜后不断增大,严重者可覆盖患者瞳孔出现症状,如视力减退等。研究表明〔19〕,该疾病好发于渔民、农民、砂石工人、海员等户外劳动人群,由于长期接触日光、风尘、烟雾、热、花粉等慢性刺激可使患者角膜缘部结膜血管或者结膜上皮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导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增加发病率。此外,遗传、泪液分泌不足、营养缺乏、解剖因素及过敏反应等自身因素也可诱发此病。

根据胬肉的增长部位,翼状胬肉分为单侧和双侧胬肉,单侧胬肉多见于患者鼻侧,双侧者见于角膜的鼻子和颜面两侧。按照病变情况,可分为静止期和进行期,进行期胬肉头部隆起,角膜出现混浊,浅基质层和前弹力层细胞均有浸润,患者出现体部肥厚、颈部宽大,出现血管粗大和扩张;静止期的胬肉头部平坦,角膜浸润不明显,体部充血不明显,表面光滑,病变静止。无论是静止期胬肉还是进行期胬肉,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存质量。

临床上在诊断翼状胬肉后,若为进行性胬肉,并伴有肥厚充血,已经影响了患者视力,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可将胬肉切除,恢复患者视力。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术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其中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适用于翼状胬肉侵犯角膜多的患者,并且患者胬肉接近瞳孔缘或为进行性胬肉,该手术操作简单,但是术后易复发,因此使用存在局限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适合于患者的翼状胬肉大而肥厚、充血且快速生长的病情,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复发率较低,但是操作难度较大,对医师的操作要求较高。翼状胬肉切除术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适合于胬肉充血肥厚,生长较快的患者,该方法愈合快,血液供应较好,利予患者恢复,但是由于结膜被牵拉,因此有结膜伤口裂开的风险。虽然治疗方法多种,但是在治疗时要做到胬肉清除干净、不影响患者视力和避免复发,因此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极其重要。

本文研究表明老年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不仅手术效果明显,还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利于患者泪膜功能的稳定和视力的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创伤小,术后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相对较安全。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基于泪膜动态变化的图像特征分析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观察老年干眼患者最早泪膜破裂位置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