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北方政策”下的北极战略:进程与限度*

2020-07-28 01:41孙天宇
国际关系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韩朝北极韩国

郭 锐 孙天宇

历经多年争取,韩国在2013年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AC)观察员国,获得参与北极事务的正当合法身份。当时的朴槿惠政府随即颁布《北极政策基本计划》(AMPAP),详细阐述了韩国“以北极航道为重点,全面参与北极事务”的北极战略。2015年,在时任总统朴槿惠的关注下,韩国海洋水产部发布《2015年北极政策执行计划》,开始谋划推进北极商业航线运营事宜。上述官方文件,基本勾勒出当时韩国全方位的北极战略。随后新上任的文在寅政府对韩国内政外交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中便包括北极战略。文在寅政府提出“新北方政策”以取代朴槿惠时期的“欧亚倡议”,并把北极航道、能源开发等与北极相关内容总体纳入“新北方政策”框架,且作为当前韩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文在寅政府未明确提出北极战略,但从其执政后的各项政策看,韩国全方位北极战略框架已然成型,即以科研为基础,能源合作、航道开发、“极地城市”建设为路径,近期目标是打造以韩国为起点的北方物流体系,远期目标是提升韩国地区影响力。不过,韩国的北极战略将受到各种因素制约。

一、韩国“新北方政策”的目标诉求及战略规划

实际上,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新北方政策”,与卢泰愚时期的“北方政策”和朴槿惠时期的“欧亚倡议”有一定的延续性,旨在以“中等国家”身份寻求国家战略的新提升和新突破。相比于“北方政策”和“欧亚倡议”,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新北方政策”,具有目标诉求更加明确、内涵更为丰富、更具可行性的特点。

(一)“新北方政策”的目标诉求

“新北方政策”是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新南方政策”相呼应,共同构成文在寅政府“南北并进”的对外战略。“新北方政策”最直接的目标诉求是,通过与中、俄等“北方地区”(1)主要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全部“独立国家联合体”(CIS)成员国,以及中国、蒙古国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强化中韩、俄韩关系以“解冻”朝韩关系,推动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从长远看,韩国还希望以“新北方政策”推动“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在东北亚地区营造和平与繁荣的地缘政治氛围,进一步落实地区政治诉求,摆脱周边战略掣肘。

第一,以中韩、俄韩关系“解冻”朝韩关系。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是文在寅政府结合当前东北亚局势与半岛形势的变化提出的“经济一体化构想”,旨在构建环东海(日本海)、环西海(黄海)等区域经济带、编结韩朝合作新纽带,同时建设一条贯通东西非武装地带(DMZ)的新经济带,由此形成“H型经济发展布局”,推进韩朝市场统一。从布局来看,中俄是韩国实施该政策构想的连接重点,而朝鲜则是南北通道建设的关键所在。显然,在东北亚复杂局势中,这一宏大构想凭韩国一国之力无法实现。由于近年来中韩关系发展深受“萨德事件”影响而有所迟滞,韩国有意降低对华经济依赖度,俄罗斯成为韩国“新北方政策”的主要合作对象。俄罗斯能源、交通、北方航道开发等是韩国最感兴趣的领域,但这有赖于半岛局势的缓和,如俄韩规划已久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因半岛局势动荡而屡屡搁置。可以说,要落实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缓和韩朝关系是重中之重。在中韩关系发展处于爬坡期的时刻,韩国迫切希望在“新北方政策”下加强俄韩关系,由此“解冻”韩朝关系。2019年12月,韩国北方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长权九勋访俄时称,与俄国加强经济合作对韩朝统一非常重要。(2)《韩总统北方经济合作委员会:与俄罗斯的合作对韩朝统一很重要》, http://sputniknews.cn/politics/201912051030169504/。这表明了文在寅政府“新北方政策”构想的战略初衷。

第二,构建“东北亚+责任共同体”。落实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是文在寅政府推动韩国经济再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构建“东北亚+责任共同体”则是其寻求改变地区现状、提升韩国影响力的政治目标。作为“中等国家”,韩国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地区话语权和国家影响力,旨在摆脱中美俄日四大国的束缚。朴槿惠时期韩国提出“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试图推动“信任外交”和“朝鲜半岛信任进程”,但最终这一构想以中韩关系紧张、朝韩紧张关系加剧的惨淡局面收场。文在寅总统提出“东北亚+责任共同体”理念,并将其作为“国政运营五年规划战略”之一,即通过加强与中日等周边国家合作,共建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平台,为本地区营造良好氛围。“新北方政策”正是为实践“东北亚+责任共同体”理念而提出的对外政策新主张,旨在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与俄罗斯及欧亚国家连通,以经济合作推动和加强政治互信,由此在本地区形成和平稳定氛围。当前半岛局势有所缓和,这给文在寅政府推动“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奠定了一定基础,而寻求与中俄及欧亚经济联盟(EAEU)的更多合作则成为韩国国策重点之一。深度参与北极开发与合作是韩国开辟对外合作新领域、抢抓新机遇的关键点。

(二)“新北方政策”的战略规划

“新北方政策”提出后,文在寅政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落实工作,具体制定了囊括天然气、铁路、港湾、电力、北极航道、造船、就业、农业、水产业九大领域的所谓“九桥战略”(9-Bridge),并专门在总统办公室下设立“北方经济合作委员会”(NECC),由其负责“九桥战略”的实施及对“北方地区”的开发政策的协调与对接。“北方经济合作委员会”把所谓“北方地区”,划分为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与蒙古国地区、俄罗斯西部地区、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地区,并针对性地制定了战略规划。

中亚与蒙古国地区是韩国“新北方政策”构想下的能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区。在战略对接层面,韩国正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发展战略和“2050战略”、乌兹别克斯坦“2017~2021年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2018~2024年社会经济计划”、蒙古国“草原之路”等计划的对接关系,建立机制化平台。在项目对接层面,韩国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与上述国家扩大交流和深化合作。目前,韩国正加快推动在中亚地区建设炼油厂、化工厂与发电厂,扩大修建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4)The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Northern Economic Cooperation, “Region-Specific Strategies: Central Region Central Asia and Mongolia,” http://www.bukbang.go.kr/bukbang_en/vision_policy/strategy/#mid.

俄罗斯西部地区、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地区是韩国“新北方政策”构想下的高新技术及高附加值产业的技术合作区。近年来,韩国加大力度推进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公共组织等机构的技术与投资合作,并为上述国家创业企业提供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5)The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Northern Economic Cooperation, “Region-Specific Strategies: Western Region Western Russia, Ukraine, and Belarus,” http://www.bukbang.go.kr/bukbang_en/vision_policy/strategy/#west.在日韩贸易战背景下,加强与上述国家高新科技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发挥双方互补优势,降低韩国对日本高新技术的依赖,突破日本对韩国先进技术的封锁。

二、“新北方政策”下韩国北极战略的利益考量

(一)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总体疲软势头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在部分国家的再度盛行,对出口导向型的韩国形成巨大挑战,并使其经济发展面临不小压力。2018年2月,美国对从韩国进口的洗衣机、光伏电池及组件等开征保障性关税,总额达4.8亿美元。随后韩国被迫实施同等价值的关税报复。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外溢性影响,也对韩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韩国贸易协会(KITA)认为,“若中美贸易战全面打响,韩国对外出口将减少6.4%,造成36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7)《美中贸易战,连带受伤最重的却是他们?》,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80821/2313880.shtml。近期愈演愈烈的日韩贸易战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2019年7月1日,日本突然宣布在三天后开始限制对韩出口氟化聚酰亚胺、抗蚀剂、氟化氢三种材料,(8)日本経済産業省,“大韓民国向け輸出管理の運用の見直しについて,” https://www.meti.go.jp/press/2019/07/20190701006/20190701006.html.并拒绝与韩方进行任何关于解除制裁的磋商。韩国从日本进口的氟化聚酰亚胺和抗蚀剂占其进口总量的90%以上,因此日本的政策将直接影响三星、LG、SK和海力士等大企业,对韩国半导体产业构成致命性打击。同年8月2日,日本宣布把韩国从“安全保障贸易管理名单”(即“白名单”)中移除,(9)日本経済産業省,“輸出貿易管理令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政令が閣議決定されました,” https://www.meti.go.jp/press/2019/08/20190802001/20190802001.html.这意味着韩国将无法享受日本给予的贸易手续便利化等优惠待遇。与之相对,韩国在8月22日宣布拒绝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9月11日,韩方宣布将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日本限制对韩出口一事。9月1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把日本从韩国的“白名单”中移除。在两国贸易战中,韩国显然处于下风。韩国甚至不惜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为手段,要求日本停止贸易战。据韩媒初步估计,若贸易战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韩国半导体产业将损失45万亿韩元,是日方损失的270倍。(10)《日韩贸易纠纷,韩媒:韩国损失是日本的270倍》, http://mini.eastday.com/a/190710160207029.html。伴随日韩贸易战的升级,两国政治、经济、旅游、安保等多个领域饱受冲击,不仅两国正常交往受到严重影响,韩国低迷的经济也将遭受巨大打击。对韩国来说,加大对本国核心产业投入以实现“去日本化”,以及寻求新的经济合作伙伴,助推其经济复苏和进一步发展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俄罗斯“新东方政策”的稳步推进和北极开发步伐的加快,正好给韩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北极开发提供了难得契机,这切合其寻求新的经济合作伙伴的现实利益需要。特别是北极地区本身蕴藏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9年1~3月,俄韩经贸总额达62.33亿美元,其中韩国自俄方进口额为42.92亿美元。从进口产品的比重看,矿产品进口额为37.16亿美元,占比达86.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国别贸易报告:2019年1~3月俄罗斯货物贸易及中俄双边贸易概况》, https://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qikan110209.asp?id=11305。从俄韩经贸情况看,两国的核心贸易领域是矿产品。俄方对韩方的运输设备、塑料橡胶等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其贸易额分别为8.68亿美元和1.77亿美元,占俄对韩进口总额的44.7%和9.1%。由此看来,韩俄在经贸层面各有优势且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尤其是在矿产资源方面。北极地区资源开发的提速,对韩国经济复苏及进一步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韩国的造船、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北极地区开发,从而为其国内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二)提升地区话语权

虽然韩国经济发达且军事实力不弱,但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强国环伺的东北亚地区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地缘战略格局看,东北亚地区整体呈现中美俄“大三角”或中美俄日“四强”态势。从外交现状看,韩国缺乏对中美俄日四大国足够的影响力和政策手段,其在军事上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严重依赖、在经贸关系上倚重中日两国、在资源供给上仰仗俄罗斯。即使在韩朝关系中,韩国处境也相当被动,总是疲于应付朝方要求及举措。近期,朝鲜半岛呈现难得的缓和气象,但外界普遍将此次局势转变归因于联合国的持续严厉制裁、美国的极限施压和军事威慑以及中国卓有成效的穿梭外交。尽管韩国开启“冬奥外交”、多次促成韩朝首脑会谈并取得一定成果,但韩方促和维稳的决定性作用未获各方认可,其所谓“半岛司机论”还招致朝方的严厉谴责。可见,即使是在事关自身核心利益的领域,韩国也不具备足够的地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相反,出于对国家安全利益的现实考量,韩国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这对民族自尊心极强的韩国来说,是难以接受和势必要尽快改变的局面。

表1 1987年以来韩国北极战略及举措的演化情况

(续表)

(三)保障能源安全

韩国属于自身资源匮乏的国家,其化石燃料、水资源等十分有限,要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韩国奉行对内发展核电、对外进口能源的方针。由于近年来核电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17年6月文在寅政府宣布不再开发核电。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韩国能源供需矛盾会趋于严峻,其对外能源依存度高企难下的局面难以逆转。以原油进口为例,2016年韩国原油进口总量达1.439亿吨,同比上涨4.4%,创历史新高。韩国原油进口来源地主要是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海湾国家,2016年上述三国原油供给量占韩国原油进口总量的34.1%,2017年该指标下降到31%。原油进口的过度集中,给韩国能源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为扭转此种局面,韩国积极寻求新的能源合作伙伴,而地缘临近的俄罗斯自然是韩国的优先合作对象。2018年,韩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矿产资源总额达147.74亿美元,占当年其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82.7%。伴随俄罗斯北极能源开发步伐的加快,输入距离更近、运时更短、运输更安全的北极能源,成为韩国极力争取的重点对象。2017年,普京总统在第四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支持开发北极资源,欢迎海外伙伴参与实施有关项目并积极利用北极航道。”(13)《普京表示俄方支持北极开发并欢迎海外伙伴参与有关项目》, http://www.xinhuanet.com//2017-03/31/c_1120728049.htm。俄方一改此前谨慎的合作态度,积极向中日韩等国家敞开合作大门。在2019年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上,普京总统表示俄方将继续推动北极地区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北极航道、沿岸地区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使之成为全年无阻断运行的海上新航线。(14)《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在俄罗斯举行》, http://www.oceanol.com/guoji/201904/19/c86421.html。这为韩国大量进口北极地区能源、深度参与该地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确保韩国能源安全、推动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新北方政策”下韩国北极战略的布局重点

2013年韩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当时朴槿惠政府随即制定了挺进北极计划,涉及北极科研、航道开拓、能源开发等多个项目。文在寅政府基本继承了上届政府的北极战略,并在“新北方政策”框架下把能源合作、航道开发、“极地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实施其北极战略的布局重点。

(一)加强北极能源合作

文在寅政府提出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构想,意在打造东海圈(日本海)能源—资源经济带,包括与朝鲜共同开发金刚山、元山—端川、清津—罗先等地方,连接朝鲜半岛东海岸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修建俄罗斯—朝鲜—韩国的天然气管道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但受韩朝关系波动的影响,上述项目一直未有进展。2018年初韩朝关系有所改善,推进该合作项目的可能性增大。据分析,若上述项目得到实施,韩国会以仅为目前1/4的价格大量输入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乃至北极地区的廉价天然气,朝鲜每年从中获益的“过路费”将超过1亿美元。(15)《韩媒:文在寅交给金正恩一份半岛“繁荣地图”》, www.chinanews.com/gj/2018/05-03/8504791.shtml。具体来说,文在寅政府把北极地区能源合作纳入“新北方政策”的“九桥战略”框架下,以此作为韩国加强对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方面。

(二)促进北极航道开发

北极航道开发是韩国北极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北极航道一旦实现常态化运营,对东亚和北欧国家将具有革命性意义。目前,中、日、德、丹等国家的企业已完成北极航道商业化试航。韩国在朴槿惠时期完成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试航。文在寅政府上台后继续推进这一进程,建设北极物流体系成为其中的重点任务。

在北极物流体系建设上,韩国致力于物流航线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在物流航线建设方面,韩俄正讨论建设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摩尔曼斯克的北极集装箱航线,韩国渔业部和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已就该项目举行会谈。韩国渔业部部长金英硕表示,“韩国计划建设一艘破冰船以支持沿北极航道的航运。”(21)《韩国和俄罗斯展望北极集装箱航运枢纽》,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article/1826。而韩国现代商船集团则计划2020年在北极航道试运集装箱船只。集装箱船航线规划一旦完成,将极大地提升韩国商船企业的航运效率。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把环东海(日本海)的韩国港口建为进军北方物流的基地”的观点,被韩国专家所广泛接受。目前,韩国浦项迎日湾港正申请更多项目支援,以打造北方物流基地港口;韩国江原道东海港正加紧完善道路基础设施,以提升其港口竞争力。可以说,北极航道的良好愿景,极大地刺激了韩国疲软的航运业与造船业,激发了韩国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成为韩国经济复苏发展的新动力。

(三)推动“极地城市”建设

四、“新北方政策”下韩国北极战略面临的挑战

韩朝关系有所缓和为韩国推进北极战略创造了契机。不过,美朝关系复杂化、韩日同质化竞争且对冲加剧、北极地区军事化等带来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多种影响,是韩国不得不面对且无法独自解决的现实难题,并成为其推进和实施北极战略的制约因素。

(一)美朝关系复杂化阻碍“新北方政策”的实施

2018年4月27日,文在寅与金正恩在板门店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表示朝鲜半岛不会再有战争。板门店峰会给一直扑朔迷离的半岛局势带来难得的曙光,韩朝关系逐渐由“对峙”转向“合作”。虽然韩朝关系缓和有助于美朝关系的改善,但难以改变美朝关系复杂化的现状,也无法消除美朝在“弃核”和“停核”上的严重分歧。2018年5月7日,美国一度宣称将加大对朝制裁,并考虑向朝鲜半岛部署先进武器,直至朝鲜完全弃核。显然,这一表态与来之不易的半岛和平氛围格格不入,也为美朝河内峰会无果而终埋下伏笔。

2018年以来,美朝元首已有三次会面,但美朝关系改善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半岛局势仍有很大变数。在“美国优先”路线下,美朝关系改善及企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美国态度又对韩朝关系走向具有决定性影响,致使未来一个时期韩朝关系改善面临严峻挑战。事实上,虽然美国对韩朝接触给予积极评价,但朝鲜半岛适时适度紧张符合美国利益。美国真正需要的是朝鲜半岛继续作为战略前沿发挥牵制中俄的独特作用,显然,韩朝关系过度缓和不符合美国战略要求。因此,特朗普政府始终未放松对朝制裁,也从未放弃“极限施压”政策。而且美国在近期重启了美韩联合军演,这招致朝方的严厉谴责。美朝围绕半岛无核化的战略博弈刚刚拉开帷幕,美国对朝制裁在短期内很难松动,这是美朝关系未来走势充满不确定性的症结所在。而文在寅政府提出的“新北方政策”深受美朝关系走势的影响,其既要在捍卫韩美同盟的基础上审慎考虑朝鲜核心关切,又要寻求机会和途径推动韩朝经济合作,并克服美日等国家的压力。显然,韩国无法抗拒美国诉求。事实上,在美朝元首河内峰会受挫后,韩朝关系先行一步进而“拉动”美朝关系的局面,已逆转为韩国视美朝关系变化再决定下一步对朝策略的状态。美朝关系改善进展不大、韩朝关系缓和趋冷的现实,给文在寅政府推进和实施“新北方政策”泼了一盆冷水。

(二)韩日竞争同质化且对冲加剧影响北极物流体系建设

伴随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北极航道开发,日本海(东海)成为亚洲国家进出北极航道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环日本海(东海)沿岸韩国各港口纷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希望借助这一独特优势,打造以韩国为中心的对接北极航道的“北方物流体系”。韩国的这一设想,面临来自日本的“同质化”竞争压力。

从地理区位看,韩日扼守日本海(东海)要冲,但日本国土面积狭长,与韩国同纬度地区拥有更多优良海港,且在更接近北极的高纬度地区,还有北海道各港口。可以说,日本相比于韩国更具有地理区位优势。从港口条件看,虽然韩国有规模不小的釜山港,但浦项、束草等港口偏小,且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2011年,日本国土交通省确定日本海沿岸19个港口为据点港,并对这些港口进行规划分类。其中,新潟、伏木富山、下关、北九州、博多5个港口定位为综合型据点港口。此外,日本在太平洋一侧的横滨、名古屋等大型港口,也有不小的竞争力。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日本大幅提高对天然气的需求。2012年液化天然气油轮“鄂毕河”号满载天然气抵达日本户钿气田,成功完成世界上首次北极航线液化天然气运输。(25)邹志强 :《北极航道:改写全球能源贸易方向》,《中国石油报》2014年6月19日,第4版。自此,日本将注意力愈加转移到北极地区能源与航道开发上,并不断提升其港口对接北极航道的综合实力。虽然韩日均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但该地区北极航道的最大客户是中国。在目前客源和物流有限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客源和物流机会是韩日及其港口要深思的现实问题。韩日及其港口在日本海地区形成的“同质化”竞争且不断加剧的局面不可避免,而北极航道的客源和物流机会则是韩日势必要激烈争夺的重点对象。

(三)过快和过度军事化对北极地区开发构成严重冲击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冰雪消融速度加快,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也由此日趋突显。该地区从冷战结束后的“无人问津”到当下的“众星捧月”,吸引力越来越大。北极地区军事博弈却从未停止且有所加剧,其过快过度军事化势必对该地区开发构成严重冲击。近年来,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圈国家,不断加快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且举行定期化、针对性军事演习。2013年,俄罗斯陆续恢复苏联时期的北极地区军事设施,有计划地加快极地新军事设施建设步伐。2014年12月,俄罗斯“北极联合战略司令部”启动运转。2015年以来,俄罗斯频繁在北极地区进行常态化军事演习,且规模越来越大,针对性越来越强。2020年2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称,“俄武装部队在北极地区新增一支防空师部队。”俄罗斯在北极地区部署军事力量的举动,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美、加等北极圈国家也加强了在该地区军事部署。2018年8月,美国海军恢复第2舰队建制,并在冰岛凯夫拉维克建立海上军事行动指挥中心,由其统筹负责北极地区的美国海军舰队,这是美国增强在该地区存在感及军事行动能力的最好体现。

毫无疑问,北极地区过快过度军事化且带有针对性的军事活动,加剧了本地区紧张态势,这对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北极地区开发有百害无一益。尤其是2018年以来,北约在美国主导下在北极地区针对俄罗斯的军事活动明显增多,致使该地区局势日趋复杂和微妙。2018年3月,美英在北极博福特海区举行代号“2018冰原演习”的核潜艇联合军演,该演习被视为是对前俄罗斯间谍谢尔盖·斯卡里帕尔中毒事件的“必要回应”。同年4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荷兰发表演讲称,“北约必须有能力在北极地区保持一定威慑,需要更强的海军实力和更多的F-35战机,以增加北约在北极的存在感。”(26)《北约“三叉戟”军演意在加大对俄施压》,www.xinhuanet.com/2018-05/09/c_1122806004.htm。同年9月,北约在挪威、芬兰、冰岛等地举行“三叉戟节点”联合军演,参演官兵数量史无前例的高达5万余人,其对俄罗斯产生军事威慑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此外,美国“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打击群,也借本次军演之机在冷战结束后首次进入北极地区。对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北极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标志,未来美国航母战斗群在北极地区执行军事任务将常态化。2019年5月21日至6月7日,北约多国举行代号为“挑战北极2019”的联合军演。由于美俄在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矛盾愈演愈烈,未来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对峙局面将更加严峻。在北极地区长期缺乏有效国际管理机制的背景下,美俄的行为将致使该地区开发处于无章无法的境地。近年来北极地区军事化趋势的愈加突出,北极圈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过多捍卫和针对性的排他政策,致使该地区局势日趋动荡。这严重威胁到北极航道安全及其具体开发进程,并将诱发多种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安全风险。显然,这是韩国推进北极战略时必须要审慎考虑并加以妥善应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其难以独自解决的严峻挑战。

五、结 语

“新北方政策”是为践行“东北亚+责任共同体”理念而提出的对外政策新主张。文在寅政府期望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方式,深入挖掘东北亚乃至北极地区的巨大市场与资源潜力,并由此推动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韩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构建和平繁荣的“北方经济共同体”。文在寅政府积极寻求“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和“新东方政策”相对接,而北极地区则是其能否开拓和加强对俄合作的试金石。在“新北方政策”下,韩国将能源合作、北极航道开发、“极地城市”建设作为其北极战略的布局重点,致力于同俄罗斯开展全面合作。不过,大国深度竞争加剧、半岛局势微妙复杂、北极开发敏感易变等不确定因素交织,致使文在寅政府基于“新北方政策”下的北极战略面临挑战,因而现实进展有限。近年来,中俄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致力于打造“北极命运共同体”,这对韩国来说是一大利好政策,有利于韩国化解自身难以摆脱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好平衡的流变性因素。只有开拓思路、走出误区,努力寻求共同利益和彼此战略的最大公约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非排他性思维不断加强合作,放弃对抗性主张,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式发展,才能使备受关注的北极地区开发成为惠及人类福祉、践行和平发展新理念的最好试验田。

猜你喜欢
韩朝北极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北极有个“放屁湖”
在韩国走马观花
解除武装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韩朝组三项联队参加亚运会
北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