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儿乳糖不耐受与应用乳糖酶及中医疗法治疗疗效

2020-07-28 08:58黄敏娜唐柳巧黄旋陈玉芝覃慧敏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乳糖酶中医

黄敏娜 唐柳巧 黄旋 陈玉芝 覃慧敏

[摘要]:目的:明确乳糖不耐受小儿经补充乳糖酶及中医联合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儿童保健科136名年龄处于1月-1.5岁低体重儿(体重<=-2SD)观察组:70名存在乳糖不耐受小儿同时进行外源补充乳糖酶及进行中医推拿艾灸(为期3天),对照组:66名未进行规范治疗,2个月后进行生长发育评分监测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小儿体格发育,进食进食量,睡眠质量,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小儿乳糖不耐受补充乳糖酶及中医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乳糖不耐受;乳糖酶;中医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081-02

婴幼儿是生长发育最快时期,特别是婴儿期,需要丰富的营养,乳类食物堪称为基础性食物,而乳糖作为乳类三大产能营养物质之一(碳水化合物)其功能不可忽视"。当乳糖酶缺乏时,未经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结肠的细菌分解代谢乳糖,引起发酵,产生乳酸,丙酸,丁酸等有机酸以及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刺激肠道产生症状如产气,因发酵产物增加结肠渗透压产生腹泻2。其乳糖不耐受病因常见: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3.继发性或获得性乳糖酶缺乏;4.肠黏膜发育不完全;5.乳糖吸收不良等。乳糖不耐受临床表现:在进食乳制品30分钟或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痉挛痛,肠鸣音异常等小肠刺激征。小儿往往以腹胀,腹泻,腹痛,哭闹不安,大便难解,睡眠不安等主要表现,长期以往因腹泻引发营养不良(低体重多见)3。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本研究提出中医联合乳糖酶疗法,详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标准化测量跟踪2018年4月-2020年4月两年低体重136名小儿,同时经采用乳糖耐量试验试验室方法确定为乳糖不耐受儿,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观察组:70名(年龄1月-1.5岁)平均年龄为6月+,对照组:66名(年龄1月-1.5岁)平均年龄为7月+,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补充乳糖酶及中医联合治疗,观察组:未进行规范治疗(仅补充乳糖酶,但不规范):

1.2.1补充乳糖酶及中医外治联合治疗:

1.选择乳糖酶6000单位/包

每次喂奶(包括人乳,配方奶等)100ml以下补充1/2包,即3000单位/次,头三天每次喂奶均添加,三天后按上量每天补充2-3次。连续补充2个月。

每次喂奶(包括人乳,配方奶等)100ml以上补充1包,即6000单位次,头三天每次喂奶均添加,三天后按上量每天补充2-3次。连续补充2个月。

2同时每天进行中医外治(共计3天)。

推拿(推拿时间15分次)1揉腹,2清补脾经,培±生金外加临床配穴,补脾配三关,小天心:助其活血,通经活络,补脾,揉一窝蜂可健脾,温中和胃,进乳食,除腹痛,痹痛。清或泻,小天心可治恶心呕吐,下痢。清补脾,清板门,逆运八卦,清四横纹可消食,消胀,进乳食,消腹满,治大便不利“。

3肛门按摩排气,(推拿时间15分/次),艾灸(婴幼儿艾灸磁疗仪)脾腧及关元穴(15分/次),敷贴(温脾方)4穴。

1.3评价指标:

将体格发育评分,每日进食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分,由儿童保健科医务人员及小儿家长共同完成,每项满分100分,分数与评价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由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2两组小儿体格发育评分对比

两组每日进食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消化道症状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讨论:中医外治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数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小儿推拿运用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预防保健,这种方法是运手在体表的穴位和部位上施加一种物理刺激,促进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纠正经络的偏胜及不足,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健作用的一种方法,其适用年龄范围广从新生儿到12岁儿童,治疗疾病范围广,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呼吸,小儿痹证,痿证等均有疗效,无环良反应,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小儿易于接受且能提高免疫力,经济实惠,易学易用。1962年张汉臣等做了中医推拿补脾±穴对正常人消化液分泌影响的初步观察,中医推拿补脾±穴和逆运内八卦穴对正常人胃肠运动影响的初步观察以及中医推拿正常人补脾±穴对蛋白质和淀粉消化能力影响的初步观察,三大实验发现,推脾±穴对胃肠蠕动有促进作用,表现为胃肠蠕动的频率增加,收缩力加大和紧张性增强。同时逆运八卦穴对胃肠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正因小儿推拿存在以上优点对于小儿乳糖不耐受中的腹胀,腹泻,厌奶,呕吐等不良症状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5。艾灸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主要有以下五方面:1.局部刺激: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减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2.经络调节。3.调节免疫。4.药理作用:温中开郁。5.综合作用:共同发挥整体治疗作用。6.温经散寒:对于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佳”。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运行通路中的交叉点,不仅反映各脏腑生理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因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穴位,通过经络传导,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可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达到以穴驱邪和扶正目的。除此外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促使药物吸收。还可使药物透过毛腠理由表入理,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药效[7]。综上所述结合两组试验对照:小儿乳糖不耐受经规范添加乳糖酶结合中医外治疗法其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Sherman A L , Anderson J , Rudolph CD , etal. Lactose-FreeMilk orSoy-Based Formulas Do Not Improve Caregivers' Distress orPerceptions of DifficultInfantBehavior[J]. Journal of Pediatric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2015, 61(1): 467-483.

[2]繆明永,高云.乳糖不耐症与结肠代谢[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6,3(4):216-219.

[3]克慢,申昆玲.儿童营养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4]吴强."健脾温肾小儿推拿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疗效观察[D].2016.

[5]汪玉洁.穴位贴敷结合推拿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泄泻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8,024(025):32-33.

[6]张雅丽.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腧穴施护概述[J].上海护理,2019,19(05);77-81.

[7]程爱,周盈.儿腹泻病的中医治疗概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6(02);69-73.

猜你喜欢
乳糖酶中医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宝宝乳糖不耐受还能继续母乳喂吗?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乳糖酶技术发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