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2020-07-28 08:58马可蓝瑞芳刘秀颖冯鹏雄吕华东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马可 蓝瑞芳 刘秀颖 冯鹏雄 吕华东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经皮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IFP)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FP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经皮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并应用Toronto面部分级法(TFCS)评分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FG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应用肌电图仪对IFP患者进行经皮电刺激洽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并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对促进疾病恢复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皮电刺激治疗;肌电图仪;面神经炎;疗效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R7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113-02

面神经炎(IFP)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多由于茎乳突孔内发生急性非化脓性非特异性炎症而导致发病[1]。大部分患者可在发病后2个月内不同程度的恢复,部分患者恢复时间可长达一年,对于恢复不完全的患者可能遗留面瘫后遗症,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更可能使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肌电图仪作为IFP早期诊断及判断疾病预后与疗效的重要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检查且患者痛苦小的优势,国外学者已尝试应用肌电图仪对患者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并初步获得了一定效果[2]。本研究为探讨肌电图仪经皮电刺激治疗对IFP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10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神经内科IF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62例,女18例;年龄27-57岁,平均(42.1±14.9)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包括男30例,女10例;年龄27-57岁,平均(42.1±14.9)岁。对照组中包括男32例,女8例;年龄26-57岁,平均(41.9±14.8)岁。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d静滴,连续使用5天(发病时间超过7天患者不用);更昔洛韦500mg/d静滴,连续使用7天(发病时间超过7天患者不用X3];七叶皂甙钠20mg/d、胞磷胆碱0.75g/d静滴,连续使用14天[4];维生素110mg+维生素B12500ug肌注,1次/日,1周后改为口服;必要时可应用眼罩及眼药水、眼药膏保护角膜,同时给予用远红外线理疗、面肌功能锻炼、针灸治疗[5]。(2)觀察组:在常规治疗(除外针灸治疗)基础上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丹麦维迪Keypoint5.11)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刺激频率:2Hz。于耳垂下茎突孔处刺激面神经,刺激强度以引起面神经支配肌肉发生明显收缩为准,面神经损伤严重者不能引起肌肉明显收缩时则以不引起对抗肌的肌肉收缩作为原则,患者能耐受舒适为适宜,平均波宽0.lmso

1.3疗效观察对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及治疗后21天使用TFGS评分评估面神经功能,得分越高踢死面神经功能越好[6]。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法(HBGS)[7]分级,治疗效果评定如下:治愈:相当于H-BI级,显效:相当于H-BII级,有效:相当于H一BI级,无效:相当于H-BIV-VI级。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I3.0软件,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数据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TFG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FG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87.5%(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IFP作为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目前多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病毒等方式进行治疗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8]。但这些方法对于皮质激素有禁忌症的患者禁用,且随着用药时间的推延疗效逐渐递减;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会对肝肾功能、血液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中医针灸治疗近年来用于对IFP的治疗获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患者何时开始针灸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再加上针灸痛苦较大,不少患者不能坚持治疗。随着神经电生理研究的深人,学者们发现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影响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为神经纤维再生缓慢及失神经支配肌肉变性萎缩纤维化(失营养)。肌电图仪作为一种用来研究肌肉不同状态下以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电活动的一种仪器,其具有可进行重复神经电刺激,可以随时调整刺激频率及刺激强度、几乎无不良反应、禁忌症少、成本低等特点,部分国内外学者开始利用肌电图仪对IFP患者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初步取得了的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具体的刺激频率、刺激强度等参数尚无定论[9]。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接受经皮电刺激治疗后观察组TFC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面神经功能越好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经皮电刺激周围神经可在肌肉失用的早期替代神经冲动对肌肉的营养作用,防止肌萎缩,同时可维持肌肉正常收缩运动功能,使神经恢复后立即出现肌肉收缩,改善肌肉及周围血液循环,延缓失用性萎缩。再加上电刺激后局部温度升高,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并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物质可在刺激作用下及时运送到神经末梢,促进远端神经再生。

综上所述,应用肌电图仪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同时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势,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明耿,谢小晓,宋施岐.肌电图检查评估调神法对不同分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远期疗效价值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7);38-39.

[2]熊中豪,路瑜,刘渝波,周颖,周熙,李梦.肌电图联合红外成像对针灸治疗面瘫的预后评估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02):311-313.

[3]黄伟.表面肌电图检查对脑卒中后面瘫患者病情分级的评估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4);:149-150.

[4]丁贺楠,郝风玲.神经肌电图对周围性面瘫预后评估的概述[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5):1648-1650.

[5]宁亚南.表面肌电图指导下针刺疗法在面神经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1360-1362.

[6]侯改云,田杏红,徐静静,王彩娟.调神法对面神经炎分期治疗的肌电图分析及远期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05):178-180.

[7]罗汀.神经电生理检测在面神经炎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05-106.

[8]黄彬.神经肌肉电针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

[9]Hsieh RL.Re: cut 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inunresolved facial nerve paralysis.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9, 88(7):593-594.

基金项目: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4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