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栓剂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2020-07-28 17:35叶彩妮白蕊龙瑜婷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叶彩妮 白蕊 龙瑜婷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栓剂代替中药煎剂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10例符合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用制备的中药栓剂治疗;对照组用修正消糜栓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5%和65.45%,差异有显著临床意义(P<0.05)。结论:用制备的中药栓剂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直肠栓剂;盆腔炎性疾病;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154-02

对于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治疗,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易产生耐药性或药物毒副作用,而应用中医药特色辨证治疗此病在临床上有独特的优势,且很少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目前使用中药灌肠治疗此病疗效较好,但仍有给药不便的不足之处,故改变给药途径,针对此制备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中药栓剂,并运用于临床,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时间段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妇科门诊收治了110例符合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病情、年龄及病程基本相似,差异不大,具有比较意义。

1.2中医辨证

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之中医诊断标准:其主要证候为少腹刺痛、胀痛,或下腹有癥块,或痛连腰骶;纳呆脘闷,神疲乏力,白带量增多且色黄臭秽,在行经、劳累时腹痛加剧,小便黄赤,大便容易秘结或大便溏薄;舌脉象:舌红,可有瘀斑瘀点,苔或淡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妇科检查:常有宫体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触及囊性肿块、或触及呈条索状增粗的输卵管,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及触痛;子宫常星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有粘连固定。辅助检查:白带常规、宫颈分泌物及血沉、血常规等检查可发现有异常;B超检查:一侧或双侧附件液性包块;腹腔镜检:盆腔黏连、输卵管积水及伞端闭锁。患者大多由PID病史发展而来,既往有盆腔或宫腔手术史及不洁性生活史,并注意结合患者的“经带胎产”情况下诊断。

1.3治疗方法

治疗前提:均于月经过后进行,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严禁阴道冲洗、性生活,禁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等。均给予6个疗程的治疗,10d为一个疗程。嘱患者每晚临睡前两个小时用药,用药前排空二便,体位取侧卧位,治疗组采用使用制备的湿热瘀结慢性盆腔炎中药栓剂治疗,其药方组成为黄柏30g、马齿苋30g、赤芍30g、夏枯草30g、山慈菇30g、桃仁20g、肉桂6g,每天1粒/次;对照组采用修正消糜栓药物治疗,每天1粒/次。

1.4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内容、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近况研究,据患者的疗效评定分为痊愈、有效(包含显著)和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除则评定为痊愈。下腹刺痛、胀痛,腰骶酸痛稍有好转;带下量均减少,以及附件包块有所消散缩小,则评定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均与治疗前无任何变化则评定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45%。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并无“慢性盆腔炎”之说,但可将其归为“癥瘕”、“带下病经”、“妇人腹痛”等的范围。此病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妇科医学认为此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湿热之邪所侵,导致气机失调,“血非气不运”,则血行不畅致瘀,湿热、瘀血两者互相结交影响,则致病日久难愈,缠绵不断。参考诸多治疗方法,其中西医治疗盆腔炎主要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认为单用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难以令人满意,且易导致患者身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而中医治病必于求本,从根本上论治,解决源头问题,故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其独特的见解之处。

因南方天气湿热、饮食嗜好辛辣油腻及奶茶等内外因素,南宁本地患者多见于湿热瘀结型。白蕊老师在多年的临床过程中发现,湿热瘀结型慢性盆控炎的病机主要是湿热、瘀血两者相互蕴结。并提出用中药栓剂治疗此病,以清泄湿热,活血消瘀止痛为治疗原则。其中药方组为黄柏30克,马齿苋30克,赤芍30克,夏枯草30克,山慈菇30克,桃仁20克,肉桂6克。方中黄柏,马齿苋二者为主药,清热燥湿,凉血散瘀,其中黄柏长于清泻下焦的湿热,马齿苋善于解疮痈肿毒;赤芍,桃仁为臣药,赤芍药又主治腹痛,桃仁为治疗瘀阻证常用药,且能润肠通便,可助君散瘀止痛,清热凉血;山慈菇化痰散结,夏枯草消痈散肿,共为为佐,佐君臣共集化瘀行滞,清热除湿之功;再加辛热之肉桂为使,一可温肾暖肝,通利血脉,二可缓解、平衡诸药寒凉之性。综观全方,共奏清泄湿热,活血消瘀行滞之效。此方是依据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病因及其湿热互结、气血瘀滞的发病机理来组方用药,配伍精当,行之有效。但治疗过程中,仍需辨证施治,灵活加减用药。若疼痛严重时,可加延胡索,五灵脂,蒲黄之类散淤止痛;若是肝气郁结,可加川楝子,郁金,香附之类疏理肝气。

中药灌肠给药途径,直肠粘膜吸收高浓度药物,发挥药效到周围血管组织,,避开了药物与胃肠的相互不良影响,及首过消除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但由于中药灌肠的药液较多,导管留置的时间长,会增加患者痛苦,故有时临床疗效往往会降低,而中药栓剂给药则为其治疗开拓了新渠道,同样具备药物高浓度直达病所的特点,可以使痛苦减少,患者依从性较高,易于操作,便于携带,价格低廉,安全,取效快捷。中药栓剂给药解决了以往使用中药煎剂灌肠洽疗慢性盆腔炎的不便之处。本小组使用制备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中药栓剂治疗此病患者5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要比对照组高,具有临床意义,所以中药栓剂在此研究中治疗慢性盆腔炎患是者具有明显的疗效。

4.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栓剂是对传统中药进行开拓发展和应用,是一种十分有效、适用、方便的剂型,与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比,中医药更有明显优势,而相较于中药灌肠给药途径,中药栓剂给药途径操作更加简、便、廉、验,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优选,为临床工作者在治疗其他妇科慢性病的途径上提供便利,有助于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君华,陈鹏典,王玲等热敏灸任督脉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01):11-13.

[2]耐华,吾鲁玛.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23例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0,28(06):19-21

[3]杨金玲.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4]艾合太尔克孜.木沙,阿依努尔.阿不来提,布热比娅·阿不力米提等维吾尔医治疗90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11):12-13.

[5]谈勇.中医妇科学[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67-268.

[6]黄映飞,李克湘,熊利.慢性盆腔炎湿热证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中医药导报,2006(10):74-76.

[7]彭仙,程群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近况[J],光明中医,2007(04):72-76.

[作者简介]叶彩妮(1997.10-),女,汉族,广西桂平市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学

[通讯作者]白蕊(1983-),女,硕士,主治医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等

[基金项目]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練计划项目(编号:2018136430)6+3.6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
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72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8例临床观察
关于对鼻窦炎临床诊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