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女兵过度换气综合征1例及误诊体会

2020-07-28 11:24罗媛媛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处理

[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过度换气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为做好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分析的方法,对某基层连队女战士诊治的1例过度换气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例过度换气综合征女战士依靠典型的症状、且排除其他可能的器质性疾病而确诊。治疗上采取心理疏导、暗示疗法,疗效满意。结论加强基层连队女战士的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基层连队卫生人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开拓诊断思路,减少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女兵;过度换气综合征;处理

[中图分类号]R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283-01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急性焦虑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发作时患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昏、胸闷、心慌、出汗、视物模糊、手指强直等。然而查体无阳性体征,国际上称之为“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综合征是一种明显心理因素的疾病[1],发病前常有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应激等心因性诱因,而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由于基层连队地处偏远位置,妖人数少训练强度大,加之精神高度紧张往往容易引起该病急性发作。因此基层连队卫生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尽快作出正确处理,为做好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资料

战士张某,女,25岁,以“突然头晕、心慌、四肢麻木半小时”之主诉来基层卫生队就诊。患者自诉12时许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慌、四肢麻木,气短,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不清。立即给予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40ml,症状无明显缓解,急转上级医院。既往1年前有低血糖不适曾发生3次。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T36.7C,P78bpm,BP100/70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意识清,扶入诊室,颈软。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千湿性哕音。心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活动正常,肌力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7.32x109/LLYMPH%9.2NEUT%83.8MONO#1.05空腹血糖5.49mmol/L凝血系列APTT19.3Fib1.720血气分析、肝肾功、电解质、尿酸、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腹部B超、心电图正常。初步诊断:过度换气综合征

2治疗及转归

治疗以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暗示疗法、镇静剂/安慰剂、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3讨论

3.1诊断不清,思维固化。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心身疾病,焦虑障碍的一种。由于基层连队战士年轻化,情绪不稳定,学习、训练、工作紧张容易诱发。发作时临床表现急且严重,引起患者恐惧紧张,如果基层连队卫生人员对本综合征不熟悉,诊断不清,思维固化,往往容易误诊为心脏病、肺部疾病、低血糖、手足抽搐症等。因此需要提高警惕明确诊断标准:以社会心理因素为唯一起病诱因,符合过度换气综合征的诊断定义,呼吸急促或深大,呼吸频率>30次/min,有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过度换气为主,可伴随神经症的其他症状;发病见于各年龄及性别,但以青春期前后女性为主,有集体发病的倾向;排除躯体疾病引起的过度换气[3]。

3.2检查受限,掩盖实情。现阶段基层卫生队面临人员大量缩减、新老交替衔接断层、检查设备大量闲置等问题。患者化验检查受到限制,只能凭借基层卫生人员临床经验判断病情,这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障碍。诊断思路局限,掩盖实情,容易出现误诊漏诊。

3.3减少误诊,提高救治。误诊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精神负旦,更严重的是耽误疾病早期治疗的最佳时间,增加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为减少误诊,提高救治采取以下措施:①诊断时应详细了解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及当时发作时的情况,询问发病前有无诱发因素②体格检查要仔细③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④培养基层卫生人员一专多能型人才,注意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斷更新知识,了解心身医学的发展现状,使思维更全面,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并有利于对本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显.神经症的常见发作性临床表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0):593-594.

[2]李占江癔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M].北京:北京安定医院编印,2003:119-121.

[3]来暮,姜红.儿童过度换气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2):208.

作者简介:罗媛媛(1980.10)女,主治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