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神赋图》看魏晋审美自觉的觉醒

2020-07-28 09:24苏碧菡
广告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摘要:绘画一方面是独立的存在,有它自己产生、存在、以及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特定的时代对绘画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艺术与时代不可分割。本文以《洛神赋图》为例,通过绘画去看魏晋审美自觉的觉醒。从时代背景、政治思想、作者、画作本身等方面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时代的觉醒。《洛神赋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有什么魅力呢?在它的背后又存在着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敬佩与好奇,走进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走进名士辈出的魏晋,站在那历史与文化激荡的滚滚长河中,撑一支长篙,去探寻中国早期绘画的审美觉醒。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洛神赋图》;审美觉醒

一、从时代背景看审美觉醒。

1.1政治与名士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政治混乱,人们受压迫大,如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多个蛮夷国家崛起等。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命途多舛,罗致祸殃。《晋书》所载:“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在这种压迫下,人们逃避苦难的现实,去追寻情感的表达和艺术的觉醒。竹林七贤中的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在这种对世俗的超脱中,人们向内逐渐发现了“自我”。

1.2思想与宗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老庄兴起,为魏晋玄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而促进了“蔑礼弃法”的放诞风气的发展,为人个性的觉醒提供了基础。例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和以形写神。同时,佛教的传入也冲击了传统僵化思想。以上为审美觉醒奠定了精神基础。

二、从《洛神赋图》看审美觉醒。

2.1画作概括

《洛神赋图》,宽×长:27.1*572.8cm,绢本设色,传为顾恺之所画(现多为宋摹本),魏晋南北朝时期,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内容是关于洛神和青年的爱情离别神话故事,取材来自曹植的《洛神赋》。

2.2从作者看审美自觉

顾恺之身处飘摇乱世,犹如小舟入海,虽不能翻天覆地,但也可逆水行舟乘风破浪,遨游千万里。顾恺之(348—409)字长康,汉族,晋陵无锡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受家族的限制以及朝廷的禁锢更严重。在这样的压迫下,顾恺之寄情艺术,崇尚玄学。从而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审美自觉。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就《洛神赋图》而言,如画面开头曹植与洛神通过“悟对”的眼神交流,达到“以形写神”。达到了“尽精微,致广大”的效果。从而也体现出了顾恺之对于自身审美的探索。

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自古论画者以顾生之际天然绝伦,评着不敢一二。”在后世的李嗣真,王伯敏也对顾恺之颇为推崇。毫无疑问,顾恺之的画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也为我的选材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和证明。

2.3从绘画功能的转变看审美自觉

从宣教功能转变为个人情感表达。洛神赋图的选材,取材于神话爱情故事,这明显区别于周代的“铸鼎物象”和汉代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图示宣教的艺术。这种选材的转变标志了艺术与政治的分离。艺术开始独立于政治而存在,人们开始注重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绘画的审美自觉开始觉醒。

2.4从文学蓝本看审美自觉

《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是抒情小赋,浪漫主义。赋文想象空间大,词藻丰富,描写传神详细。为《洛神赋图》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也是从诗文的审美自觉到绘画的审美自觉的转变。

2.5从内容、构图看审美自觉

一、人疲马亦乏,曹植从京归。寻树荫暂歇,既见美洛神。惊而为天人,洛神亦回盼。

二、洛神影翩跹,山水复重现,娥皇嬉女晏。

三、曹植携侍从,盘于柳树下,洛神侧站立,回首望曹植。

四、洛神乘鸾去,柳下依借别。

五、洛乘六龙去,异兽伴车侧,洛神回顾玢。

六、洛神已离去,曹植念不已,乘舟而追赶。

七、洛神无踪影,侍从伴曹植,烛影到天明。

八、曹亦乘车去,人走哀心留,不禁频回望。

画面从右至左徐徐展开,采用了整体布局,开创性的连环画形式。运用散点透视。人物和山水高下左右的错位安排,造成了整个画面的跌宕起伏。区别于汉代刻板的平铺直叙。画面情绪从平静到惆怅再到激烈最后又回归于平静,耐人寻味。画面并不照本宣科于诗歌,体现了作者的主观审美与再创作。

从细节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苦心经营。例如开篇曹植和洛神的相遇。画家着力刻画了两组人与马的组合。在画面的上部有一人一马,一马卸马鞍获得了休息的时间,猛然就地打滚解乏。吃惊的马夫连忙侧身躲让,同时双手向上举起。在画面的下部,有一人两马,一匹马引颈回望。另一匹马俯首吃草。一人站在两匹马之前,微微躬身。此景聚散疏密十分得当,是国画中的“攒三聚五”的手法。在画面的中底部石缝间有两棵弱柳,一大一小对比十分明显,并且相互连接,主次分明。由于二者所占比重较大,又和左右的树木形成了主次关系,这种安排使画面更富节奏感,同时又填补了属于画面前方的大片空白,使画面更加丰富。

从人物衣饰看:洛神与曹植依依惜别的那一幕:洛神穿着广袖长裙身体向前,头部向后,微微扭动,一手执物,一手藏袖,与青年视线相对。她的衣带飘飘向后,与青年前伸的手呼应。人物衣饰的画法采用高古游丝描。对洛神衣饰的刻画,肩部线条较为简略,而衣袖和下摆的线条较为夸张,采用了大量的弧线曲线去堆叠,这样可以体现出洛神轻盈的身姿与“仙气”。而对曹植的塑造就不同,曹植衣服用线大都上下行笔,线条之间的距离较为宽松。这样可以产生一种稳重高雅的气质。画家通过对线条的不同处理突出了不同人的不同性格,从而达到写神的目的。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突出主题。这些都是画家在审美觉醒的基础上的探索和开拓。

从山水背景看:山石安排疏密得体,一波三折。山峦和坡沿画法單纯,使画面更加的整体和谐。树木采用了游丝描的描法,圆劲沉着。蒲扇型的树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树叶,树枝和树干。具备了符号和审美的双重功能,给人一种稚拙的感觉。云水也采用游丝描来表现,体现了线的行云流水,春蚕吐丝,从而塑造画面的空灵之感。当然给我最直观的感受,还是人物与山水的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舟。我个人认为这是画家“以大观小”的刻意安排。目的是一种审美的体现:增强梦幻境界的表达。

从设色看:单线平涂,浓色积染,不求晕饰。色彩大多采用朱,淡赭,黄,白,黑,胭脂,蓝靛,草绿等。整体设色妍丽古雅,鲜明和谐。这也是在审美自觉的大背景下,对前人色彩的继承和创新。

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黑暗政治的压迫下,人的情感开始表达,玄学兴起,多方影响下绘画功能转变,诗文、书法、绘画齐头并进。这些无不显示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从蒙昧中走出来,去表达个人的主观审美意向,审美自觉开始觉醒。从《洛神赋》原蓝本的审美自觉,到《洛神赋图》的构图内容,人物装饰,背景山水,设色的审美探索,标志着魏晋时期中国画已走向审美自觉。这一时期艺术和艺术理论呈现井喷式爆发,如画家四祖,书法两圣,疏密二体,南帖北碑,顾恺之《画论》,谢赫《古画品录》等等的探索和发展,也代表着新的审美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美术历史中的不倒丰碑!

作者简介:苏碧菡(1999.1—),女,汉族,山东泰安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本科,专业:绘画(国画),研究方向:国画山水。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魏晋南北朝
浅析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印章艺术风格变化的原因
论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探究
浅析魏晋南北朝书法教育
魏晋南北朝联句诗初探
简论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妇女的悍妒风气
魏晋南北朝序文刍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