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途径思考与探索

2020-07-31 07:57刘芳莉
兰台内外 2020年15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高校图书馆

刘芳莉

摘 要:智慧化图书馆作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其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其完整的模型也是仁者见仁。就高校图书馆而言,主要服务对象以青年学生和高校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本身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和收集能力,对知识的需求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要求,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建设智慧化图书馆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在分析服务对象群体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际,针对建设智慧化图书馆“能做什么”、“该怎么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智慧化图书馆;智慧服务;高校图书馆

引言

智慧图书馆是一种以满足信息化环境下读者需求为目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科学技术为基本手段,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服务方式、技术设备,从而更加高效和便利的实现知识获取服务的一种现代化图书馆运行模式,它是未来新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其核心目的就是通過广阔空间内的互联与共享,以服务读者为中心,形成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实现更快捷、更准确、更简便的为读者服务的目的。图书馆服务的本质是围绕用户需求提供知识获取服务,而智慧服务就是从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入手,通过一定的智能技术融合现有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更精准的深层次的服务。

综上所述,建设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是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旨在结合高校图书馆技术服务现状,客观分析读者需求与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提出智慧图书馆可行性的建设模式与服务模式,立足于普通高校图书馆现有资源和技术能力,加快自身技术建设与服务改进速度,以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需要。

一、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技术服务发展现状

1.管理模式。图书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传统纸本、物理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转变。伴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为了满足读者新的智慧化需求,智慧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导模式和最高形态。智慧图书馆将是图书馆发展的一场新的革命,在业内人士不断探索,交流、实践下,要想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的作用,离不开智能技术、智慧馆员和图书馆业务与管理系统。这其中,优化的业务与管理是图书馆智慧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随着读者需求更加广泛,传统模式的图书借还、信息传递、读者咨询等基本服务已经无法保证图书馆履行其基本职能。面对新的需求,我馆也顺应形势积极开展了部门整合,采取撤、建、改多种方式,进行了馆内部门设置、人员岗位调整、部门功能优化等多项改革,形成了以图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建设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由于缺乏相关领域建设的经验并且馆员知识结构老化,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构设置有形而无实的问题,很多工作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在推进,智慧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仍处于艰难转型的阵痛期。

2.智慧化资源及服务。智慧图书馆是智慧化的综合体,是智能技术和智慧馆员作用于图书馆业务和管理体系所形成的智慧系统。当馆员智慧与智能系统相结合将服务提供给用户时,智慧服务就应运而生。而智慧服务也存在一定的特征,即服务感知化、服务泛在化、服务精准化、服务个性化。随着读者服务要求的转变,我馆也在不断扩展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现我馆拥有各类文献2307567余册,中文电子图书430000册,外文电子图书1505种,机读资料1002盒(张)。现有正式数字资源12种,其中中文数据库6种,包含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讯、超星移动图书馆、人大复印期刊、北大法宝数据库;外文数据库6种,包含EBSCO、OVID-Lww、Wiley Blackwell、Elsevier SD、OUP数据库(2011-2017全文)数据库、忧阅外文电子书。我馆还拥有自助借还书机、自助打印复印系统、座位预约系统、RFID技术、图书定位系统、图书盘点车等智能设备。结合现有资源,我馆为读者开展了自助借还、座位预约、图书定位、校外访问、图书荐购、文献传递、情报查新、课题查新、SCI数据库查收查引、学科发展态势分析等服务。

二、信息化环境下读者需求分析与现有服务的短板

1.智慧图书馆用户的智慧需求。用户的智慧需求本质上是对知识获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由知识内容和知识环境影响用户认知构建及创新的智慧活动。图书馆生存的动力源于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从根本上决定图书馆的发展乃至生存。同时图书馆的正常运作也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置,其服务中心也是围绕用户需求而展开的,因此,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数字化需求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大环境的影响下,用户对知识的需求具有个性化、多元化、融合化、实时化、碎片化等特征。个性化是用户需求的差异导致个性化;多元化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导致用户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多元化;融合化是用户所需知识涉及面广泛,交叉学科多,导致要对用户需求知识进行融合;实时化,社会发展快速,知识更新快速,导致信息获取时效性要求高;碎片化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使得当今用户阅读场景呈现出时间、地点、方式碎片化的新特征。

2.现有服务上的短板。智慧图书馆价值体现的核心在于用户服务,了解当前环境下用户知识需求的新特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是智慧图书馆的构建目标。在海量资源环境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户对知识内容及知识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不单单是通过图书馆查找需要的资源,而是需要图书馆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综合获取及交流平台来更快捷、更全面、更精准的掌握知识。就本馆目前建设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的短板:一是资源建设、智能设备不够。我校是专科性医学院校,我馆文献资源配置以生物医学为主,由于医学文献资源价格昂贵,受制于经费等原因,文献资源库内容较为单一,馆藏数量偏少,仅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无法保证相关学科发展态势分析及交叉学科知识的扩展的需要。仅有部分基础智能设备,数量上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使用,一些智慧图书馆领域的高端设备和相关配套平台尚未配置,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二是馆员专业知识单一,服务能力不足。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没有智慧的馆员就没有智慧图书馆,更没有智慧服务。人才问题,是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共同问题,馆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单一,难以胜任智慧化服务提出的需求,无法有效利用智慧化技术提供服务。三是提供的服务针对性不足。在现有的条件下,尽管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了一些服务,如文献资源建构服务、SCI数据库查收查引、为学校重点学科提供学科发展态势分析等服务。仅仅是对智慧化服务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距离真正提供智慧化服务仍有很大差距,客观上受制于软硬件的不足,难以为读者提供真正解决需求痛点的深层次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建设途径思考与探索

高校图书馆作为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建设智慧社会、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图书馆基于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必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建设智慧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加快智慧化进程,实现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大环境下,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广大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馆也在逐步向智慧化图书馆转变,力求为学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1.扎实建设馆藏数据库-打牢智慧化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智能设备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重点向电子资源倾斜,花大力气丰富文献资源库,深入调研主要使用对象的需求,合理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在大幅提升电子资源数量的同时,完善相关配套平台和系统。加强与各级图书馆的联系共建,积极与各高校图书馆及地方图书馆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借力使力快速扩充电子资源库,真正打牢建设智慧化图书的基础。

2.调整完善管理模式-搭建智慧化架构。在智慧图书馆转变过程中,图书馆架构和业务体系必然会受到影响。通过近10年全国各高校的经验总结,图书馆架构和业务体系的重组是智慧图书馆转变的必然趋势,通过机构与业务的改革与重组,灵活配置人力资源,优化馆内业务流程,并在智慧图书馆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现有的工作重点和服务内容及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促进业务的创新与再造,才能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基于以上需求,我馆积极调整内部管理结构,通过改组合并,确立以文献资源建设部、学科服务部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架构,通过力量和资源的整合,从源头出发,有序快速推进智慧化图书馆建设,同时形成提供智慧化服务的能力。

3.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培育智慧化团队。

客观上讲,现有高校图书馆人才在外界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 ,在图书馆的泛在化进程中,用户对馆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能力直接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效果和品质,也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只有持续关注并不断加强对馆员能力的塑造,图书馆才能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才能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而通过用户服务需求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智慧的馆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知识的素养、社交的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要能快速吸收新知识,要能熟练掌握智能化设备,要具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要有创新的能力,要有某学科领域的专业能力。帮助用户实现知识发现,生成科研发展报告、查新报告等,实现知识的升级。要具多面性的工作能力,既能组织教学也能参与科研,既拥有图情知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以用户为根本,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知识,为用户提供主动的、优质高效的、智能的、无障碍的服务,高校智慧馆员应当正确定位自己的新角色,尽快成长为新环境下用户问题的解决专家。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距离智慧化图书馆的要求滞后严重,首先是缺乏推动智慧化图书馆建设的能力,其次是缺乏提供智慧化服务的能力。在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只能立足于现有条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才能跟上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步伐。一是要引进来,招募具备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经验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带头人至关重要,可以确保少走弯路;二是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采取送学、培训等多种手段,培养建设智慧化图书馆工作的明白人;三是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奖励机制激发馆员自觉提升的积极性,带动馆员素质整体提升。

4.逐步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智慧化服务。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智慧化图书馆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板可循,其基本功能和构成仍然在探索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先确定方向然后不断探索发展。但无论图书馆如何发展,其核心的价值仍然是服务读者,因此结合现有条件积极改进传统服务方式、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同时不断引导读者改变知识获取习惯,积极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是建设智慧化图书馆必不可少的过程。一是多样化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智能设备、移动平台介绍图书馆,使用图书馆,比如智能机器人、超新移动图书馆;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从活动中了解图书馆,比如图书馆举办的“书籍定向查找活动”、“你真的了解图书馆吗?图书馆规章制度有奖竞答活动”、“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LOG设计大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为教师科研提供有利的信息和指引。科研能力是衡量大学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助力科研能够改变图书馆在海量开放网络资源中日益被边缘化的窘境,也是展示实力、发挥作用的窗口。由于用户科研需求的专业化、学科化和知识化特征明显,图书馆就要不断打造泛在化、智能化和可持续的学科知识咨询与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1)面向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科研发展报告等具有宏观决策意义的报告;(2)面向院系、研究所的学科趋势分析、科研能力评估等具有客观指导意义的报告;(3)面向科研人员、课题小组的热点分析、趋势跟踪等具有微观服务意义的报告。三是为学校管理及发展提供数据作为决策依据。图书馆的决策支持服务通常以图书馆、院所或学校战略规划部门的需求为目标驱动,以图书馆的资源、人员和技术等优势为基础,以特定的数据或信息为对象,通过筛选、归纳、统计、分析等方法,形成现状分析或未来预测等具有决策指导意义的报告,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实际情况分析和决策建议,发挥信息资源保障作用。面向学校层面,可从宏观角度全面评估图书馆在支持学校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对基础学科、研究热点、交叉前沿等进行战略性的预测,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学术影响力及未来趋势报告,为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应依托自身优势,尝试向社会机构提供一些决策服务(智库服务)方面的辐射,如科技查新、成果评估,特别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数据分析等,让图书馆能够发挥一 定的智库作用,助力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参考文献:

[1]李彩宁,毕新华,陈立军.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馆,2018

[2]孙 鹏,王 磊.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趋势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

[3]初景利,段美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8

[4]夏立新,白 阳,张心怡.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

[5]潘宇光.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读者画像[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

[6]康 宁.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研究[J].甘肃科技,2019

[7]董同强,马秀峰.融合与重构:一流学科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的设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

[8]韦 瑛.论高职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策略[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高 颖.基于大数據的地方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9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高校图书馆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