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穿黄片、穿黄胶囊中10 种成分

2020-08-04 12:30郭海姣覃洁萍梁梓敏陈文洁罗宇东
中成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穿心莲绿原内标

郭海姣,覃洁萍*,刘 雯,梁梓敏,陈文洁,罗宇东

(1.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制药厂,广西南宁 530023)

穿黄制剂由穿心莲、一枝黄花2 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疾病[1]。其中,穿心莲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2-3];一枝黄花提取物含有多种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及异绿原酸A、B、C,均具有抗炎解热、抗菌抗病毒、祛痰平喘等活性[4-6]。但该制剂现行质量标准中仅对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有量进行测定[7-8],难以全面控制其质量。

课题组前期建立了HPLC 法测定穿黄制剂中上述10 种成分的含有量,可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进行,而且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但该方法需要10 种对照品,而且有一些(如异绿原酸类、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等)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在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一测多评法依据中药有效成分之间存在某些内在关系的特性,只需测定某一内标即可计算其他成分的含有量[9-10]。穿黄制剂中主要含有咖啡酰奎宁酸类、二萜内酯类成分,符合一测多评法的使用原则,而且绿原酸、穿心莲内酯对照品价廉易得,故本实验分别以两者为上述2 类成分的内标,计算其他8 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有量,以期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60、Waters e2695、岛津LC-2030 Plus 高效液相色谱仪;密思博超纯水器;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TGL-16G 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KQ5200B 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 乙腈为色谱纯(美国Fisher 公司,批号186356);甲醇、乙醇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1.3 对照品 新绿原酸(批号6603)、隐绿原酸(批号3208)、异绿原酸B(批号3089)对照品均购自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绿原酸(批号110753-201817)、穿心莲内酯(批号 110797-200307)、脱水穿心莲内酯(批号110854-200306)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异绿原酸A(批号180307)、异绿原酸C(批号180126)对照品均购自上海融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新穿心莲内酯(批号20171215)、去氧穿心莲内酯(批号A2025J08)对照品均购自天津万象恒远科技有限公司。经HPLC 测定,各对照品纯度均大于98%。

1.4 药材 一枝黄花产于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穿心莲产于广东省湛江市,经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蔡毅教授鉴定,分别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Lour 和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 Nees,均符合2015 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

1.5 制剂 穿黄清热片源自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批号20171101、20161201),穿黄清热胶囊源自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中心实验室(批号20190408、20190413、20190418、20190421)、山西华元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80101、20180701、20180704)、吉林省康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71106、20180303)、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80504、20180905)、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90201)、湖北端正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90101)、重庆三峡云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90301NO·043)。以上制剂的有效期均为2 年。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学考察

2.1.1 色谱条件 Agilent Technologies EC-C18色谱柱(4.6 mm×250 mm,4 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B),梯度洗脱(0~10 min,10% A;10~15 min,10%~15%A;15~20 min,15%~21%A;20~30 min,21% A;30~40 min,21%~28% A;40~50 min,28%~34%A;50~65 min,34%~36%A);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323 nm(0~35 min)、215 nm(35~65 min);进样量5 μL。

2.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各对照品适量,置于10 个5 mL 量瓶中,甲醇溶解并定容,各取适量置于同一5 mL 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分别含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0.184、0.258、0.202、0.260、0.178、0.093 4、0.652、1.034、0.234、1.132 mg/mL 的贮备液,精密吸取0.5 mL 于2 mL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各成分含有量分别为0.046、0.064 5、0.050 5、0.065、0.044 5、0.023 4、0.163、0.258、0.058 5、0.283 mg/mL)。

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穿黄清热片20 片,去掉薄膜衣;取穿黄清热胶囊10 粒,倾出内容物,均研细过5 号筛,各取约1.0 g,精密称定,置于25 mL 量瓶中,加入70%甲醇20 mL,超声(200 W、40 kHz)提取30 min,放冷,7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续滤液离心(13 000 r/min),上清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

2.1.4 阴性样品溶液制备 按制剂处方和工艺,制备缺一枝黄花、缺穿心莲的阴性样品,按“2.1.3”项下方法制备,即得。

2.1.5 系统适用性及专属性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阴性样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图1。由此可知,对照品、供试品在相应位置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两者UV 光谱一致;各成分色谱峰分离度均达到1.5以上,符合含有量测定要求。理论塔板数以异绿原酸C 计,均不低于41 000。

图1 各成分HPLC 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1.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1.2”项下不同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各5 μL,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分别以S/N =3、S/N=10为检测限、定量限,结果见表1,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1 各成分线性关系Tab.1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1.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 μL,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各成分峰面积RSD 均小于1%,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8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批号20171101) 5 μL,于0、2、4、8、12、24 h 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各成分峰面积RSD 均小于2%,表明溶液在24 h 内稳定性良好。

2.1.9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制剂 (批号20171101) 6 份,每份1.0 g,按“2.1.3”项下方法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各进样5 μL 测定,测得各成分含有量RSD 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1.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含有量已知的制剂(批号20171101) 0.5 g,共6 份,精密加入含新绿原酸(0.574 mg/mL)、绿原酸(0.806 mg/mL)、隐绿原酸(0.629 mg/mL)、异绿原酸B(0.814 mg/mL)、异绿原酸 A (0.556 mg/mL)、异绿原酸 C(0.292 mg/mL)、穿心莲内酯 (0.588 mg/mL)、新穿心莲内酯(3.230 mg/mL)、去氧穿心莲内酯(0.732 mg/mL)、脱水穿心莲内酯(3.535 mg/mL)的对照品溶液1.00 mL,按“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各进样5 μL 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8%、102.1%、100.9%、100.0%、100.3%、101.7%、98.6%、102.9%、98.6%、100.8%,RSD 分别为0.8%、1.4%、2.3%、1.3%、1.3%、2.0%、1.3%、0.55%、1.2%、1.3%。

2.2 相对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吸取“2.1.6”项下对照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绿原酸、穿心莲内酯为内标,分别计算其他5 种咖啡酰奎宁酸、3 种二萜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s/k),公式为fs/k=fs/fk= (As×Ck) / (Ak×Cs),其中As为内标峰面积,Cs为内标含有量,Ak为待测成分峰面积,Ck为待测成分含有量,结果见表2。由此可知,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RSD 小于2%,表明其准确度良好。

表2 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n=6)Tab.2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n=6)

2.3 色谱峰定位 目前,常用的色谱峰定位方法有相对保留时间法和保留时间差法[11]。本实验先以绿原酸为内标,测定其他9 种成分在3 台色谱仪(Agilent 1260、Waters e2695、岛津LC-2030 Plus)、3 根色谱柱[Agilent Technologies EC-C18(4.6 mm×250 mm,4 μm)、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0 μm)、Waters SunFire ®C18(4.6 mm×150 mm,5.0 μm)]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和保留时间差,结果见表3。由此可知,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法时仅新绿原酸、隐绿原酸RSD 小于5%,而采用保留时间差法时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 RSD 仍大于5%,不符合相关要求[10]。

因此,本实验考虑同时选择绿原酸、穿心莲内酯作为内标,计算其他8 种成分的相对调整保留值,结果见表4,可知除了2 种内标外各成分RSD均小于5%,而内标可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法进行定位。综上所述,相对调整保留值结合相对保留时间可实现对全部成分的准确定位。

为了考察该方法准确性,本实验取3 个质量浓度对照品溶液,在不同仪器、色谱柱下测定其保留时间预测值,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由此可知,2 类数值接近,RSD 在0.1%~5%之间,符合相关要求[10]。

2.4 不同仪器、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以绿原酸、穿心莲内酯为内标,测定其他8 种成分在“2.2.2”项仪器、色谱柱下的相对校正因子,结果见表6,可知均无明显影响(RSD<3%)。

表3 各成分相对保留时间、保留时间差(内标绿原酸, n=3)Tab.3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and retention tim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with chlorogenic acid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n=3)

表4 各成分相对调整保留值(n=3)Tab.4 Relative adjusted retention value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n=3)

2.5 不同柱温、体积流量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 采用Agilent 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Technologies EC-C18色谱柱,考察在柱温25、30、35 ℃,以及体积流量0.8、1.0、1.2 mL/min 下的相对校正因子,结果见表7,可知均无明显影响(RSD<1%)。

2.6 样品含有量测定 取17 批制剂,按“2.1.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各成分含有量,结果见表8。由此可知,2 种方法所得结果接近,RSD 均小于3%。

表5 各成分保留时间(n=3)Tab.5 Retention time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n=3)

表6 不同仪器、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n=3)Tab.6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ments and columns on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n=3)

表7 不同柱温、体积流量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n=3)Tab.7 Effects of different column temperatures and volumetric flow rates on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n=3)

表8 各成分含有量测定结果(mg/g)Tab.8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mg/g)

3 讨论

仅以绿原酸或穿心莲内酯为内标时,不能达到其他9 种成分在不同仪器、色谱柱上相对校正因子RSD 小于3%的要求,故本实验以绿原酸为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内标,穿心莲内酯为二萜内酯类成分的内标,发现2 类成分RSD 均小于3%,稳定性、重复性良好。

在待测色谱峰定位方法的选择方面,本实验比较了目前相关文献常用的相对保留时间法和保留时间差法,发现以绿原酸或穿心莲内酯为内标时,上述2 种方法均不能实现对所有成分的准确定位,再采用文献[12-13]报道的两点校正定位法,但结果仍不理想。因此,本实验同时以绿原酸、穿心莲内酯为内标,通过计算其他成分色谱峰相对调整保留值结合相对保留时间,从而实现了各成分的准确定位,其色谱峰在不同色谱条件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RSD 均小于5%,符合一测多评法相关要求。

4 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穿黄片、穿黄胶囊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有量,发现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RSD 均小于3%。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上述制剂的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穿心莲绿原内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硼的内标选择性研究
不同银花类药材提取的绿原酸含量研究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洗涤剂中的甲醇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穿心莲饮片的特征图谱及主要内酯成分的含量测定*
夏季防病善用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滴丸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异丁醇内标标准曲线法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