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采西学”思想探析

2020-08-06 08:29王婷
兰台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晚清

王婷

摘 要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面对清朝末年社会动荡的时局,冯桂芬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用开放、务实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将“变法”与“自强”联系起来,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改革主张,其中“采西学”思想独具特色。尽管在封建主义的束缚下,其“采西学”思想有一定的局限,但我们必须承认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上,冯桂芬是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的先驱人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 晚清 冯桂芬 采西学 承上启下

Abstract  Feng Guifen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ho learned from the West. Facing the social unrest in the last years of Qing Dynasty, he took Chinese 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treated foreign cultures with an open and pragmatic attitude, and first linked "reform" with "self-improvement." H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reform, which wa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upplemented by advanced technology of foreign countries. Among them, the thought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was unique.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feudalism, Feng Guifen's thought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had certain limitations, but we must admit that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Feng Guifen was the pioneer from object learning to system learning, and he acted as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Keyword late Qing Dynasty; Feng Guifen; learning from the west;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冯桂芬(1809—1874),近代著名思想家。咸丰十年(1860),冯桂芬在上海期间写下了《校邠庐抗议》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采西学”主张,成为洋务思潮的理论基础,对维新派产生重要的启蒙意义。时至今日,冯桂芬及其思想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冯桂芬的“采西学”思想进行阐释,分析该思想提出的背景、内涵与实践、影响和意义,使人们在深刻了解冯桂芬“采西学”思想的基础上,管窥晚清社会变革中,西方文明对士大夫阶层带来的冲击和异动。

一、“采西学”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晚清中国,“社会的腐败,思想的窒息,文化的空疏,士人的沉寂,预示着旧制度、旧秩序正走向腐朽和灭亡,而这也正是被压抑的文化生命力开始苏醒,孕育新时机的时候”[1]46。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冯桂芬积极探索自强之道,力图通过“采西学”的方式,扭转危局。

1.冯桂芬对国内时局的体察。冯桂芬生活的江南地区,赋税沉重。清廷将富庶的江南地区作为财政的重要来源,除一般赋税之外,加征漕粮。冯桂芬生活的苏州,是漕粮负担最为沉重的地区之一,而且这些赋税不是按照人丁数或田亩数平均计算,“绅户多折银,最少者约一石二三斗当一石,多者递增,最多者倍之。民户最弱者折银,约三四石当一石”,更有甚者通过本家势力或贿赂手段被政府认定为“全荒之户”,即可免赋。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百亩之家,有不完一文者,有完至百数十千者”的不合理现象[2]229。冯桂芬的外公正是由于催科而破产,所以他深谙重赋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

对于科举制度下士人的艰辛,冯桂芬有着亲身体会。冯桂芬年幼入塾学习,道光八年(1828),冯桂芬参加本省乡试,中副榜。道光十二年(1832),冯桂芬通过江南乡试,却在接下来三年一届的会试中,接连失败。道光二十年(1840),冯桂芬考中进士。在科举及第这条路上,冯桂芬花费了1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冯家两次失火,欠下了许多债务,但他还要继续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在科考这条路上。为此,他发出“四民中,士最贵亦最贫,商贾无论已,农工勤力,类能自给,独安分读书之士,修羊所入,辄足以赡八口”[3]184的感叹。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冯桂芬对于兵荒交迫、民不聊生的社会有了切肤之痛。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1.11),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乡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这支农民军一路突围北上,咸丰三年(1853)定都天京,作为江苏省城的苏州形势骤危。同年,冯桂芬奉旨在籍办理劝捐、团练事务,以抵抗太平军。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劝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将叙劝捐耶?凡在邻里乡党,罔非兄弟甥舅,减彼之财,增己之秩,于情安乎?”[4]559-560冯桂芬对人民饱受战争之害、劝捐之苦,感到不忍。

2.冯桂芬对世界大势的了解。冯桂芬亲闻、亲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带来的时代转变。18世纪末,英国为攫取在中国的利益,发起了罪恶的鸦片贸易。短短幾十年,政治腐败、白银外流、武备废弛,种种社会矛盾引发冯桂芬的忧思。1840年,冯桂芬考中进士,进京为官。1856年,英、法、俄、美联合起来发动了长达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以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告终,中国又一次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外力的压迫下,一些陶醉于“天朝上国”之类的观念,也悄然发生着转变。目睹时代艰难的冯桂芬感到了历史的灾难,他已经认识到,中国急需变法以图自强。

冯桂芬对于中外大势的了解,与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人有着重要关系。林、魏、姚都是鸦片战争前后“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是冯桂芬的恩师,冯桂芬幼时就读于苏州正谊书院,林则徐在此担任主讲,这期间便对冯大加赞赏。魏源、姚莹是冯桂芬的友人,魏源虽比冯桂芬年长,但两人曾一同修禊,祭祀顾炎武,一起讨论治理黄河的问题,冯桂芬还对魏源的《海国图志》进行了中肯的评论。姚莹著有《康輶纪行》《东瀛文集》,讲求经世致用之学,与冯桂芬志趣相投。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冯桂芬产生了影响。

咸丰十年(1860),清廷与太平军对峙天京,为躲避战乱,冯桂芬移居上海,第二年冯桂芬又住到了租界。彼时的上海已出现了现代化的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等,中西交往频繁,在口岸城市中首屈一指,是西学传播的窗口。冯桂芬在此生活了四年,他亲眼目睹了西方的轮船等新式机器,亲自向西方传教士请教西方兴办教育的方式。对于西方文明的直接感触,无疑成为他思想发生蜕变的催化剂。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校邠庐抗议》一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对于世界以及西学的认识。

二、“采西学”思想的内涵及实践

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西方机械设备。冯桂芬承认中国是被西方列强打败的,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其机械设备,为我所用。他提出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5]211

第一,冯桂芬关心农业生产,在《垦荒议》中:“前阅西人书,有火轮机开垦之法,用力少而成功多,荡平之后,务求而得之,更佐以龙尾车,而后荒田无不垦,熟田无不耕。”[6]254可见,他十分强调机器耕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第二,针对赋税不均的現象,他主张利用近代罗盘、算术方法来清丈土地,赋税按亩均收,以后永不加赋。第三,针对淮盐的运输问题,冯桂芬提出了修造容量足够大的轮船运盐的构想,这是魏源未曾提出过的建议。第四,开矿富国。开矿在清代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事情,冯桂芬却极力鼓励私人开矿,他否定风水迷信之说,并从西方国家开发矿产的做法中认识到开矿“不失为藏富之道”[7]148。最后,在军事方面,冯桂芬认识到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以及军队低下的素质。他将中国与英法两国进行对比:英法两国仅有30万左右兵力,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横行七八万里,中国虽然兵多,但在作战中却屡战屡败。因此必须减兵强军,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冯桂芬重视仿造洋器,他认为穷兵黩武不是圣人之道,但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才可以在作战中取得胜利,在不战时保持和平,冯桂芬把仿造洋器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2.赞扬西方民主制度,改革行政官僚体制弊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罗列了六个“不如夷”,他对西方的教育、政治与社会制度已有所触及。其中,“君民不隔不如夷”涉及中国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

第一,改革官员选拔方式,推广多样化的取士之法,官员幕僚可由郡县选拔,参与应试,选取各地才德出众者。冯桂芬还提倡“选事”[8]59,即毛遂自荐。委派官员时,最好能让官员说出自己的意见,以便发挥官员能力。第二,改善民意上达机制。冯桂芬认为君民上下意见不通,容易造成君权动摇、人民困苦、社会动荡,为此他提出了“复陈诗”改革建议,即“宜令郡县举贡生监,平日有学有行者,作为竹枝词、新乐府之类,钞送山长,择其优,椟藏其原本,录副隐名,送学政进呈,国学由祭酒进呈,候皇上采择施行。”[9]161通过这种形式,“通上下之情”。

3.创办上海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清廷缺乏翻译的人才、机构,也缺乏这方面的制度、规范。在战败签订合约时,很容易受侵略者的强权蒙蔽与欺诈。要改变国人视听闭塞、清政府蒙昧无知的局面,冯桂芬认为仅仅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雇佣西人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设立翻译学校,培养自己的涉外事务人才。

创办上海同文馆是冯桂芬在采西学方面的重要实践。在《采西学议》中,冯桂芬主张在上海、广东设立翻译公所,教习外语。在《上海设立同文馆议》中,冯桂芬建议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外交、翻译人才。冯桂芬的建议得到李鸿章的支持。冯桂芬对上海同文馆的办学宗旨、教学方针做了规定:选取14岁以下且有资质的孩童入学,学校聘请西人教习外语,聘请举贡生监教授经学、算学、史学、词章。学生必须学习算学与西文两科,并按期进行考察,根据成绩优劣,进行奖惩。学生学习三年期满,最终通过遴选,优秀者可在通商大臣、督府衙门处获得官职,还可担任翻译官。上海同文馆是晚清三所官办外语学校之一,培养了大量的外交人才。

三、对冯桂芬“采西学”思想的评价

1.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林则徐、魏源是近代士大夫阶层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群体,也是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撰写《四洲志》描述西方文明风俗,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们的思想火花在中国数十年间却寂寂无闻、鲜有问津,冯桂芬的“采西学”思想在林、魏的思想上发展而来。

首先,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提出“六不如夷说”,即“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10]198冯桂芬从人才、地利、军事、君臣关系、名实之分等六个方面与西方侵略者进行了比较,从更多的角度提出清廷与西方列强存在的制度与文明差距,显然是对旧社会、清王朝萎靡不振反思的深化,相较于魏源、林则徐仅仅着眼于军事器械方面,具有更大的启蒙价值。

其次,冯桂芬主张在认识差距的基础上,使西学成为救国的良方。冯桂芬已经认识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改革思想,已经上升到了向西方文化学习的新层次,比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更先进一步。《采西学议》中,“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甲辰修改,墨守西人旧法,进退其数,不足依据,必求所以正之”[11]210正是体现。正如陈旭麓先生评价“冯桂芬是沿着龚、魏以来的道路前进的,成为封建顽固派的反对者。”[12]13

2.对洋务派、维新派思想的启发。冯桂芬提出“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3]211,迎合了士大夫阶层中进取派的要求,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翻译人才等观点被洋务派采纳,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京师同文馆的建立,与冯桂芬的倡议密不可分。曾国藩致函冯桂芬“自大著珍藏敝斋,传抄日广,京师暨长沙均有友人写去副本……尊论必为世所取法,盖无疑义。”[14]77李鸿章曾为冯桂芬亲撰墓志铭,他写道:“予至滬,奏辟均自随。君设会防局,调和中外;又设广方言馆,求博通西学之才,储以济变。”[15]77应当说,冯桂芬的思想成为洋务运动的法理基础。

冯桂芬关于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备受早期维新派的推崇。19世纪早期,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下,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提出一系列诉求,很明显受到了冯桂芬的影响。在代表人物中,王韬提倡统治者广开言路,上传下达,逐步建立西方议会制度;郑观应强调重商,君民共主;薛福成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总体而言,在政治上提出了开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倡导工商皆本,扶持民族资产阶级,与西方殖民者争利,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发声。除此之外,19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戊戌维新期间,冯桂芬在上海时完成的著作《校邠庐抗议》被频繁刊印,成为维新志士们的重要参考资料。他们的主张与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冯桂芬的影响,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各个阶层从不同的阶级利益出发,面对共同的西方侵略者,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冯桂芬作为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的先驱性人物,产生了过渡式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冯桂芬“采西学”思想的局限。正如冯在《校邠庐抗议》自序中所言:“间有私议,不能无参以杂家,佐以私臆,甚且羼以夷说,而要以不畔于三代圣人之法为宗旨。”[16]68冯桂芬既倡导西学,又不可避免受封建思想影响。在政治上,他既看到“君民不隔不如夷”,但又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在整顿吏治方面,他所主张的以德才选拔人才、“复陈诗”“复乡职”,更多强调的是传统政治下的明主清官。在农业生产方面,他提倡以推广稻田为主来实现增产,却未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局限性很大。在对待太平天国的问题上,他主张在基层设立“义庄”,即以一姓一族为一庄,以庄内最有地位的地主当“学正”,在族内拥有绝对的权力统治族人[17]79,仍拘泥于自给自足、脆弱保守式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封建主义的束缚下,冯桂芬的“采西学”思想有一定的局限。

西学东渐,是晚清的一大时代主题。熊月之认为,晚清西学东渐围绕五个主题展开:了解世界、求富求强、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西学东渐的旋律,依时代主题的切换而改变[18]19-22。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变局,林、魏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传统,主张了解西方,“以夷制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桥梁”[19]52。冯桂芬延续了他们的主张,在他的“采西学”思想中,热衷于学习有益于国家富强的西方先进科技知识,这得到李鸿章等致力于“求富求强”的洋务派官僚的支持。冯桂芬还意识到西方的一些社会制度也值得借鉴学习,虽然这种调整制度的意识还是模糊的,但它对后来“救亡图存”的改良派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19]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3][5][6][7][9][10][11][13][16]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戴扬本,评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九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8]刘艳庆.论冯桂芬西学思想的特色[J].兰台世界,2013(22).

[12]陈旭麓.论冯桂芬的思想[J].学术月刊,1962(3).

[14][15]丁伟志.《校邠庐抗议》与中国文化近代化[J].历史研究,1993(5).

[17]李永协.自强与西学——论冯桂芬的革新思想[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18]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晚清
宫廷政变与晚清政局
浅析晚清时期美国对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
再论“记者”之名的由来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翻译出版史梳理
《西洋杂志》中的政治写实与民主隐语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