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反思课堂构建

2020-08-09 10:18天津市咸水沽一中吴景冬
天津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物块圆弧规律

■天津市咸水沽一中 吴景冬

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学生对物理的态度如何是不是同样认为物理学是如此美妙?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师生对于物理出现了畏难情绪。教师累了:这学生怎么一拨不如一拨呢,怎么都教不会了(本身想法就有悖于教学规律)。学生累了:这都是什么呀,怎么学都学不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如此的疲劳?课堂的低效,作业的繁杂,使学生知识琐碎,思维混乱。

一、天津市现代化学校验收,针对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贯穿的理念

1.面向全体。体现教育的公平性,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覆盖面,特别注意关注最困难的学生,切忌反复提问同一个或几个学生。2.师生互动。体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不能教师一言堂,满堂灌40分钟,要启发学生思维,问题要有思维深度。3.精讲多练。要树立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理念,教师不越俎代庖。4.用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手段不能乱用,技术操作要熟练,切忌课上使用时出故障。5.目标达成。上课时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6.课后反思。教师下课后,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并运用准确的学科语言表达自己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成功与遗憾。准确恰当地分析预设与生成,力争在“生成”之处寻找学科知识的生长点,体现教师的巧妙智慧。

二、作为一名教师,我坚信“成长=学习+实践+反思”的规律

多年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坚持写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我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的理解就是把课堂教学实况像放电影似的在头脑中重过一遍,回顾一下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落实得如何,然后把注意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最后抓住时机、选择典型事例、新鲜感受、深刻体会等记录下来。通过几年的坚持写课后反思,反思出一些想法,力求打造节节课堂高效,并逐一实施,优质轻负,高效课堂,逐见成效。

(一)反思物理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是靠科学的物理思维方式引领

物理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道理的一门学科,经过几年的教学反思,我认为物理有以下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受力的辅助分析,分析出研究的物体运动的状态,进而由状态确定出物理规律。

例1,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度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沿街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本题是天津07年高考试题。通过审题确定出研究对象,分析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确定出物理规律。学生有了这种物理的思维方式的引领,将会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二)反思物理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种物理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往往经过提问、猜想、试验、记录、结论、表达。而在物理发展史上,每一个规律的发现问题不经历这么一个思维过程,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规律的结论和实际的应用,而忽略发现规律的科学思想,而发现规律的过程正是学生探索学习科学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从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如果这种发现规律的过程不断地让学生去检验、去探索,那么他们会取得成功,同时必然会对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但利用规律自身的应用,更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学会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例2,在学习《楞次定律》一节内容时。我这样设计研究课题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关系。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生设计好的方案对本课进行改革创新,开放实验室每2人一组去探索二者关系,在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设计表格去记录结论,逐渐推翻错误的猜想,得出正确的规律,通过另外的试验验证结论。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去获取新规律过程中,与研究性课程不同的是,它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所以在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研究、协作得到的结论,如同自己发现新规律一样具有很强的成就感。

(三)反思师生互动不能流于形式,改大班上课为小班上课

有的教师理解的师生互动就是提问,一节课不断地问,或者出个问题不管有无深度就是分组讨论,经过反思,我认为这对于互动存在误区。我认为互动应该针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创设好情境,将学生分组,每组要有物理水平较高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互相学,能学会的知识教师不包办,不会的教师再点拨。

例3,在研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中,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磁偏转、带电粒子在半无界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矩形磁场区的运动、带电粒子穿过圆形磁场区的运动等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学会。

(四)反思学生实验不仅必须做,且要大胆创新

课本上有多个要求的分组实验。由于在高考中,很少出原实验,但高考中实验考察又不超出课本的实验思想,所以让学生研究课本实验,在相同的实验目的下,不要拘泥于某种方法,让学生设计,哪怕现实不可行,也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火花。

例4,在电学实验中,有好多实验涉及电阻的测量。课题:让学生总结设计测量方法,学生提出了如“伏安法”“半值法”“欧姆表测量”“计算法”“桥路”,有些知识甚至还没讲过。

例5,实验“验证动量守恒”。这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学生已经掌握了守恒定律,在这个基础上,不要限量课本上的实验方法。以此为题学生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法。如:气电导轨上的碰撞、竖直方向的碰撞、水平方向的碰撞(使用打点几时器、使用频闪照片)等。

三、结语

总之,几年的教学反思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教学反思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经验得到提炼、得到升华,让我在探究高效课堂的实践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专业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猜你喜欢
物块圆弧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外圆弧面铣削刀具
物块在倾斜匀速运动传送带上的几类运动情景
巧解规律
数控车削圆弧螺纹程序编制与加工
等截面圆弧无铰板拱技术状况评价
粗糙水平面上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