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曼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写作思维

2020-08-10 08:35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舒曼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张 帆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罗伯特·舒曼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之一,尤其擅长写作以爱情为题材的艺术歌曲。这得益于舒曼深厚的文学功底、敏锐而细腻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他与克拉拉纯美的爱情生活[1]。

艺术歌曲十八、九世纪之际繁荣于德奥地区,是一种集诗歌、音乐、演唱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以往歌曲不同,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选用著名诗人所作的诗词。

舒曼的艺术歌曲与舒伯特是一脉相承的,即音乐创作符合诗歌所传达的意境与情感,同时,舒曼的艺术歌曲更具浪漫性,对诗歌的选择也更加严谨,在前人的基础上突出了钢琴与演唱者、诗歌之间的交融合作,钢琴伴奏方面善于采用多声部写作思维,深化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予以钢琴和人声同样的重视,甚至在舒曼的一些艺术歌曲中钢琴的比重大过声乐演唱,这体现了舒曼对诗歌、对音乐独特的思考与创作思维。

一、钢琴伴奏体现诗歌意境

舒曼的艺术歌曲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选用沙米索的八首诗为歌词,描述了一位女性从初见意中人到热恋、结婚,最后爱人死去的情感经历。以第一首《自从遇见他》为例:

歌词大意:“自从遇见他,我的眼睛再也看不到别人……当我从梦中醒来,他的面容浮现眼前,仿佛从深沉的黑暗里升腾的光辉。我周围的一切变得暗淡,失去光彩……”表现了一位少女初见情人时内心的欢愉、悸动、失魂落魄,同时又有几分羞怯、忐忑、按捺不住的心情,她对他一见钟情。

舒伯特采用充满舞蹈性的3/4拍来体现少女内心的欢愉,钢琴的伴奏部分大量采用柱式和旋,柱式和旋像心跳的声音,更像庄严的婚礼进行曲,表现少女内心的庄重神圣感及对爱情的向往、对爱人的渴望。部分小节采用了跳音与连线并行的写作手法,体现了少女内心的矛盾,跳音是爱情来临时难掩的悸动,而连音反映出少女对爱情顺利长久的憧憬;在节奏型的选择上,多用附点节奏,它就像不规律的心跳,进一步表现了爱情初临时内心的忐忑不安与期待;在音乐形态上多采用三度以内的波浪形态旋律,略带起伏感的旋律音型表达了少女内心的萌动,而歌曲的主旋律主要采用下行进行的方式,众所周知,下行旋律一般用来表现悲伤的心情,然而在这里,舒曼用下行的声乐旋律来克制代表少女内心呼之欲出的缠绵不尽之意的波浪形钢琴伴奏旋律,钢琴与声乐旋律的不平衡带来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歌曲更具戏剧性,用音乐表达诗人沙米索在文字中的未尽之意。

诗歌并不能直接地表达意境,而是通过读者阅读,在心中营造一种或悲或喜的意境。而音乐相较于文学更加抽象,表达意境更胜一筹,艺术歌曲不直接描述诗歌的内容,而是通过音符来表现诗歌意韵,舒曼细腻而准确地拿捏了人类灵魂中最柔软、最恰到好处的方寸,为诗歌插上了一双飞往人心的翅膀。

二、艺术歌曲中钢琴演奏的独立性

艺术歌曲,顾名思义是以歌曲为主导,根据以往的经验,歌曲中声乐演唱占主导地位,而器乐伴奏则是辅助功能。然而舒曼在他的众多艺术歌曲中,更加大胆地突出了钢琴伴奏的功能与地位。无论声乐还是器乐,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情感。巴赫说:“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当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音乐,就不会拘泥现实的一些条条框框。

艺术歌曲套曲《诗人之恋》,是舒曼在1840年的作品,歌词选自海涅《抒情的间奏》中的65首诗作。《诗人之恋》讲述了一位诗人陷入爱情,又求之不得的辗转反侧之情,最后诗人决定将这份爱埋葬。

最后一首《往昔痛苦的旧调》歌词一共67小节,前53小节以一种悲愤、伤痛的情绪讲述了诗人要把爱情埋葬,锋利的#c小调连接空洞的八度音程,体现了诗人的心如死灰,一个沉重而巨大的棺材,十二个大汉勉强抬起,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极不和谐的减七和弦中将棺材沉入大海。最后诗人仿佛自问自答地说道:“你们可知道为什么这个棺材又大又重?因为我把所有的爱情和痛苦都装进了里面。”然后钢琴的声音徐徐进入,音乐风格从前52小节的疾风暴雨突然转向平静,一切平静地仿佛从未发生过,从53小节开始一直到曲终,整整15个小节,都是钢琴solo,音乐最终在钢琴solo的平和与安详氛围中结束,没有怨恨,也不再有留恋。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不管爱情是美满或者凄苦的,都有它的魅力所在,作曲家最终用一种超脱的视角去回味爱情。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或许在舒曼看来,最后的15小节是人类语言所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在套曲的结束阶段,他需要用更加抽象的钢琴语言去描绘这种豁达与安宁[2]。

三、舒曼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多声部写作思维

在舒曼的艺术歌曲中,部分作品的钢琴伴奏采用了多声部写作思维,而不只局限于固定音型的重复。

例如,《莱茵河,圣洁的河流》,钢琴伴奏的高声部变化重复了旋律声部,而低声部也自成一个旋律,形成了多声部织体特征,从而加强了钢琴伴奏的内在动力与活跃性,丰富了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在音乐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歌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舒曼以独特的视角丰富了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内涵与外延。舒曼继承了“艺术歌曲体现诗歌内涵”的精髓,同时将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钢琴伴奏写作手法、织体、节奏型等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了解钢琴伴奏的创作思维,对于弹奏、演唱艺术歌曲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笔者抛砖引玉,为研究舒曼的艺术歌曲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舒曼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钢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维和综合素养*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论声乐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