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中药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抑菌效果

2020-08-11 06:10宋伶俐张琰张春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苍耳子土茯苓假丝

宋伶俐 张琰 张春媚

(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吉林 吉林 13201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区)

真菌感染已然成为一个全球的新问题,而在绝大多数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以念珠菌病和念珠菌血症为主,原因包括近年免疫抑制治疗(如放疗、化疗)大量增加,侵入性治疗和新免疫抑制修饰药物的应用等。另外,在过去10年,菌种从白色假丝酵母向非白色假丝酵母逐渐变迁,不断出现对唑类药物的耐药〔1〕。最近1年,多重耐药的耳念珠菌在几大洲同时出现,导致医院爆发流行,尤其是在危重患者之间〔2〕。

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杀虫,煎剂对真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1,3〕。浮萍:发汗解未见表,透疹祛风止痒,凉血解毒利水,其抗真菌活性未见报道。苍耳子:有明显的抑真菌活性,但杀菌活性不明显〔4〕。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有利湿之功效,性味甘平〔5~9〕。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感染真菌多与温湿相蒸有关,故将中药采用中医传统煎制方式,制成汤剂〔1,4〕。本文分别研究了单体及复方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浮萍的抗真菌活性尚未见文献报道。

IFI治疗失败可能与抗真菌药物在相应组织内未达到适宜浓度相关。另外,抗真菌药肝肾毒副作用大,耐药时有发生。现多学科融合的治疗措施,为解决耐药问题带来新希望,中医中药毒副作用小,本研究旨在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抵抗耐药株的出现,从而降低高死亡率〔2〕。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药品:苦参、土茯苓、苍耳子、浮萍,河南省安国市安兴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190602。菌种: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均来自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的临床分离株,共4株。

1.2方法 苦参20 g、土茯苓20 g、苍耳子20 g、浮萍20 g,加入1 ml水中,煎成汤剂,过滤残渣,最后制成药液浓度均为200 mg/ml,4℃冰箱保存。将白色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接种至SDA平皿上,35℃培养24 h,挑取菌落配制0.5 Mcfarland菌悬液,取20 μl菌悬液至11 ml真菌药敏接种肉汤中,得到接种液密度为1.5×103~8.0×103cfu/ml。

1.3体外抑菌活性实验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提出的酵母样真菌的药物敏感方案,用RPMI1640稀释中药汤剂,加入96孔板,采用微量稀释法,第一孔加入200 μl药液,接下10孔倍比稀释,第11孔加入200 μl RPMI1640为阴性对照孔,第12孔加100 μl菌悬液+100 μl RPMI1640培养基为阳性生长孔。联合药敏板第2~9行,1~8列分别加入两种药液,向右向下稀释。其余阴阳性对照孔同单药药敏板的配制。每孔加入100 μl菌液,测定苦参、土茯苓、苍耳子、浮萍对4种酵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

2 结 果

苦参、土茯苓、苍耳子、浮萍单剂对白色假丝酵母菌(MIC值分别为25、25、50、25 mg/ml)、光滑假丝酵母菌(MIC值分别为200.000、200.000、200.000、3.125 mg/ml)、克柔假丝酵母菌(均抑制生长)均有抑菌作用,无杀菌作用。根据FICI计算方法得出,4种中药无论单剂还是合剂对热带假丝酵母菌都无效,对克柔假丝酵母菌效果最明显。苍耳子和浮萍联合用药时,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显示出相加作用;苦参和苍耳子、土茯苓和苍耳子联合应用时,对光滑假丝酵母菌表现出协同作用,土茯苓和浮萍,对光滑假丝酵母菌表现出相加作用;苦参和土茯苓试验浓度均未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拮抗。见表1。

表1 4种中药两两联合用药对酵母样真菌的抑制作用

3 讨 论

本实验中浮萍表现出非常强的抗真菌活性,甚至优于现国内已经公认的苦参中药,值得关注。目前国内研究的主要抗真菌中药包括:苦参、土槿皮、黄柏、百部、黄连、虎杖、黄芩、大黄、藿香和五倍子,另有许多中药成分单体〔5〕。相关中药医典中药理作用为浮萍生于水,其气清轻,走肌肤,祛风湿邪,又长盛于暑夏之时,对湿邪效果最好〔7~9〕。结合本实验结果,浮萍具体的抗真菌成分,药物代谢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填补空白。

中药复方汤剂提取中,水煎煮法为最常用的方法。体外药敏实验一般情况都是研究单剂药物的疗效,联合用药很少被研究,单一制剂的研究无法反映联合用药的差异〔6〕,中药通常都是联合应用,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阴阳调和不可分割,复方中药的研究更符合中医的治疗理念,而体外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为临床中药的复方制剂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MIC的研究可为中药剂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但目前国内甚至国际上对于3种甚至3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效果如何评价,还没有明确的方法,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4种中药无论单剂还是合剂对热带假丝酵母菌都无效,对克柔假丝酵母菌效果全为敏感,原因有可能跟临床选取的致病菌株单一有关,或者与选取的用药剂量有关,后续可以考虑加大样本量或改变药物剂量做进一步实验。

综上,同样的中药对不同的菌种,药物敏感性上存在差异,MIC也存在差异,这可以解释临床药效为何存在差异,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药物机制、药代动力学提供基础,为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及中西药联合的多学科融合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苍耳子土茯苓假丝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土茯苓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活动室里的苍耳子
带刺的苍耳子
医院获得性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药物敏感性
土茯苓治急性尿路感染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
苍耳有颗温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