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老年肥胖症患病率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2020-08-11 06:10陈忠山曲捷陈世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肥胖症患病率血脂

陈忠山 曲捷 陈世明

(1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1〕。近十年来,全球肥胖症患病率急剧上升,老年人尤为明显。在老年人中,肥胖不仅与死亡率增加有关〔2〕,还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3〕、血脂异常〔4〕、脑卒中〔5〕和心血管疾病〔6〕等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子。此外,老年肥胖人群的生活质量比非肥胖人群差,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7〕。最近,肥胖还被证明是老年妇女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8〕。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被用作简单的人体测量指标(AI)来评估体内脂肪的数量和分布〔9〕。同时这3项指标也是预测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成人心血管疾病(CVDs)的重要指标〔10〕。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提出将BMI=30 kg/m2作为西方国家成人肥胖的临界值,而亚洲成人则为25 kg/m2〔11,12〕。此外,有关中国老年人肥胖与CVDs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资料很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WHO对亚洲人的标准,从乌鲁木齐代表性样本中检测老年人肥胖的患病率,同时分析人群中各种AI和CVD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多阶段聚类抽样〔13〕,以2012~2017年乌鲁木齐地区1 216例60岁以上老人〔平均年龄(72.5±5.8)〕岁,BMI(23.6±6.4)kg/m2〕为调查对象。其中男621例,女595例。

1.2方法 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测量身高,体重(精确至0.1 kg),WC和臀围(精确到0.1 cm)。WC在自然腰部的水平处测量,即当躯干侧向凹陷时在躯干的中空成型处距离。臀围为臀部最大突出点处骨盆周围的距离。使用适当大小的袖带和标准水银血压计在右臂测量血压(BP)。 收缩压由开始敲击Korotkoff声音确定。第5个Korotkoff声音或Korotkoff声音的消失被用来定义舒张压。在禁食8 h后取静脉血样采用HITACHI 747分析仪测量血浆葡萄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测定间和测定内的变异系数均为6%。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2型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和(或)服用抗糖尿病药物。血脂异常定义为血浆TC≥6.21 mmol和(或)TG ≥2.26 mmol和(或)LDL-C<4.14 mmol和(或)HDL-C<0.91 mmol。以下三种或更多种情况时定义为代谢综合征(MS):其中亚洲WC临界值分别为(WC男性>90 cm,女性>80 cm):腹部肥胖症(男性WC≥102 cm,女性≥88 cm),高TG水平(≥1.69 mmol/L),低HDL-C水平(男性<1.03 mmol/L,女性<1.29 mmol/L),高血压(≥130/85 mmHg)和空腹血糖浓度高(≥6.1 mmol/L)。

1.3数据统计和分析 受试者的超重,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患病率以95%的置信区间表示。性别比较通过t和χ2检验进行。各种AI中CVD风险因子的预测有效性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曲线朝左上角倾斜得越多,测试的辨别力就越强。ROC曲线下面积(AUC)是测试的诊断能力的量度,如果AUC为1.0,则测试被认为是完美的; AUC=0.5意味着测试不会比随机更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年龄,性别和各种AI作为自变量,结果变量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并有2个或更多MS相关的临床疾病。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软件SAS8.01完成。

2 结 果

2.1不同性别老年肥胖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不同性别受试者身高、体重、WHR、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2.2年龄调整后Logistic分析BMI与CVD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年龄调整后,男性BMI>23.98 kg/m2时,患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升高(P<0.05),BMI>20.36 kg/m2时,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BMI>22.25 kg/m2时,患血脂异常和多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女性BMI>26.04 kg/m2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BMI 23.98~26.03 kg/m2时,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BMI>22.25 kg/m2时,患血脂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BMI>20.36 kg/m2时,患2个或多个MS相关临床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见表2。

表2 年龄调整后Logistic分析BMI与各种CVD风险因素的关系(OR值)

2.3年龄调整后WC与CVD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男性WC≥87.90 cm时,患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WC≥82.90 cm时,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WC≥77.30 cm时,患2个或多个MS相关临床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女性WC≥87.90 cm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WC≥82.90 cm时,患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WC≥77.30 cm时,患2个或多个MS相关临床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见表3。

表3 年龄调整后Logistic分析WC与各种CVD风险因素的关系(OR值)

2.4年龄调整后Logistic分析WHR与CVD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男性WHR≥0.900时,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个或多个MS相关临床疾病的风险均显著升高(P<0.05)。女性WHR≥0.930时,患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均显著升高(P<0.05),WHR≥0.900时,患2个或多个MS相关临床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见表4。

表4 年龄调整后Logistic分析WHR与各种CVD风险因素的关系(OR值)

2.5BMI、WC和WHR与MS患病率的相关性 年龄调整后,不同性别BMI、WC和WHR与MS相关疾病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MS或MS相关临床疾病的WC的增加幅度大于WHR和BMI的增加幅度。

表5 MS患病率与BMI、WHR和WC的相关性(%)

2.6AI和CVD危险因素的AUC 两个性别中,WC与MS的AUC最大95%CI分别为男性0.705~0.709,女性0.767~0.769。见表6。使用ROC分析预测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或MS的最大敏感性和最大特异性的WC的截断值分别为男性的86.20~88.00 cm和女性的82.00~84.00 cm。

表6 不同性别各种AI和CVD风险因素的AUC〔AUC(95%CI)〕

3 讨 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洲人肥胖症的定义(BMI≥25 kg/m2),在目前的乌鲁木齐老年群体研究中,肥胖的患病率男性为29.0%,女性为36.8%。与福建、山西等省研究结果较为接近〔14,15〕。

本研究表明,根据BMI的标准,乌鲁木齐老年人肥胖的患病率比美国低得多,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美国白人老年人。研究表明,国内健康的成年人BMI低于西方国家的人群时,发生各种CVD风险因素的异常条件的可能性较高,在相同的BMI下,中国人比美国白人和黑人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更高〔16〕。这些现象可以部分解释为,与美国白人比较,亚洲人的BMI较低但体脂百分比较高于白人。因此,肥胖的BMI阈值定为低于30 kg/m2对于年长的中国人来说是合理的。

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所有3种AI的增加,老年人CVD异常的风险比例增加。在对意大利老年群体的研究中,Turcato等〔17〕发现WC与老年人的BMI风险因素更密切相关。Defay等〔18〕报道,法国老年男性BMI和女性WHR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Cespedes等〔19〕也表明BMI和WC都与西班牙老年人糖尿病的存在有关。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躯干和腹部中的脂肪库存量呈递增趋势,而皮下脂肪通常减少,尤其是在四肢〔20〕。腹内脂肪累积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病症(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与这个概念相一致,本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与增加WC和WHR的关系,WC和WHR是躯干脂肪堆积的替代指标,高于BMI(代表体内脂肪总体百分比)。另外,WC与2种或更多MS相关的临床症状相关性最高。但是,Harris等〔21〕发现WC和BMI与总体脂肪密切相关,而在70~79岁人群中与内脏脂肪面积密切相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研究中BMI和WC与高血压相关的程度高于WHR。

综上,按照WHO的亚洲人标准(BMI≥25 kg/m2),乌鲁木齐地区肥胖症患病率为33.2%,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由于CVD风险因素的高发病率及其与BMI、WC和WHR的相关性,老年人肥胖问题不容忽视。但这3个测量指标都不是老年人CVD风险因素的较理想筛查工具。

猜你喜欢
肥胖症患病率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