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监测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2020-08-13 11:18王旭
健康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ICU患者万古霉素

王旭

【关键词】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1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onitoring vancomycin drug valley concent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CU patients. Methods: Several ICU patients were trea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suspected to be infected with Gram-positive bacteria.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voluntarily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grouped by the serum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Thirty patients were in group Ⅱ below 50 mL / min, a total of 32 patients.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compliance with plasma concentration in group Ⅰ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Ⅱ (P <0.05). Body weight, age, clearance of blood creatinine, administration dose and plasma albumin level would aff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dose, if the patients drug concentration is not up to the standard, other factors such as age and weight need to be considered.

【Keywords】 ICU patients; Vancomycin;plasma concentration

萬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抗菌药,在发挥抗菌作用后存在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对抗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ICU重症患者使用万古霉素防治感染效果较好,经多年临床实践验证,万古霉素按照推荐剂量给药后,其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0~20mg/L为最佳浓度[1]。ICU患者用药受个体差异影响,按照推荐剂量用药后部分患者的血药谷浓度很难维持在有效范围,因此给予ICU患者万古霉素后需实时监测其血药谷浓度变化,有利于随时调整药物用量。本次研究重点探讨血药谷浓度监测在ICU肾衰患者中的应用,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就诊于我院的数名ICU患者中,有62例患者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按照血肌酐清除率对患者分组,Ⅰ组、Ⅱ组各30例、32例,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患者均为成年人,最大79岁,最小20岁,平均(32.15±2.35)岁。两组男女比例均衡,近期未接受过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确诊或疑诊为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感染,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用药:两组患者均给予万古霉素治疗,万古霉素由美国礼来公司提供,参照万古霉素用药标准给予患者25~30 mg/kg/d剂量,促使机体快速达到血药谷标准范围。给药方法:万古霉素1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gtt;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持续输注时间>1h。两组分别按照1g,q12h和1g,qd给药,分别给药5次,在第5次给药前开始监测血药谷浓度,未达到有效谷浓度者及时调整给药剂量,直至患者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0~20mg/L。

(2)病原学、药敏检测:万古霉素注射前后,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别留取患者血液、尿液、痰液等标本,并进病原学检查。

(3)血药谷浓度监测:第5次给药前半小时,取患者3mL-5ml静脉血,置入非抗凝管中送检,检测确定血药谷初始浓度。由初始浓度值对给药浓度进行调整,反复多次直至达到标准浓度范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ARCHITECT万古霉素测定试剂盒)检测万古霉素浓度。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血药谷浓度<10mg/L、10~20mg/L、>20mg/L例数,给药后血药谷浓度达到10~20mg/L说明浓度达标。

(2)对血药谷浓度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体质量、年龄、血肌酐清除率、给药剂量与血浆白蛋白水平五项指标对血药谷浓度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t检验为计数资料、x2检验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给药后初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对比

Ⅰ组血药谷浓度达标率高于Ⅱ组(P<0.05)。见表1。

表1 给药后初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对比

2.2血药谷浓度影响因素

体质量、年龄、血肌酐清除率、给药剂量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会影响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年龄、给药剂量OR值均在1以下,体质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OR值均在1以上,除血浆白蛋白95%可信区间在1以上,其它影响因素95%可信区间均在1以下,所有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值在0.05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药谷浓度影响因素(-x±s)

3 讨论

万古霉素是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能针对性抑制细胞壁合成肽聚糖,切断细菌细胞壁形成,进而起到杀菌效果。研究显示,细菌RNA、细胞膜也受到万古霉素抑制,RNA转录、复制过程受阻,细胞膜受损, ICU以治疗诊断为凝固酶阴性耐药阳性菌感染患者或疑似凝固酶阴性耐药革兰阳性菌为主,属于一线抗感染药物。万古霉素进入人体后基本不发生代谢反应,肾脏排泄出90%以上的药物,微量经胆汁消除,半衰期较其他抗生素长1h以上[2]。万古霉素在人体中维持在10~20mg/L标准浓度范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ICU患者常发生多脏器衰竭[3],肾衰竭患者更为常见,根据药品说明书,肾衰竭患者万古霉素给药剂量范围较宽,考虑到疗效与不良反应双重因素,临床常难以决定给药剂量,因此在ICU患者尤其是肾衰患者给药后监测其血药谷浓度很有必要。本次研究以ICU患者为对象,按照血肌酐清除率进行分组,清除率在≥50mL/min、<50mL/min分别为Ⅰ组、Ⅱ组,统计两组血药谷浓度达标情况可知,Ⅱ组患者达标率较低,由于万古霉素主要经由肾脏排泄,血肌酐清除率会对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产生影响。为弄清影响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率的相关因素,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年龄、血肌酐清除率、给药剂量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会影响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年龄越大、体质量越大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时间越长,随着给药剂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及血肌酐清除率的升高,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峰值到达时间越短。因此,万古霉素给药后若想其快速达到血药谷标准浓度,且避免产生过高的血药浓度而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需在给药前对患者年龄、体质量、肾功能等情况综合分析,进而确定初始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等,实现个体化用药。

综上所述,给予ICU患者万古霉素的同时实施血药谷浓度监测,对排除浓度达标干扰因素、调整给药方案有一定促進作用。

参考文献

赵冠耀,陈荧,石春勤,等.万古霉素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其血药浓度监测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6):157-159.

陆灏迪,唐莲,薛盛敏,等.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在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验证[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5):444-448.

刘珏, 李梦华, 杨萍,等. 联合应用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肾衰竭患者超敏反应综合征[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 20(6):454-456.

代伟,陈瑞祥,温瑾,等.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后血药谷浓度影响因素[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6):795-798.

猜你喜欢
ICU患者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配方优化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肾功能指标间的关系
万古霉素致儿童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影响ICU住院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ICU患者家属关爱中应用护理关怀的价值
分时段不同床头高度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影响的探讨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