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

2020-08-13 07:20吴雅菲
写真地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

吴雅菲

摘 要: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对区域污染源的有效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未意识到大气污染为人体健康带来的巨大威胁,这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阻碍。因此要将大气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到个人,发动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监督工作中,不断改进环境监测的方法,提升环境监测质量与效率,为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治理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3-0030-02

大气污染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是大气污染当中的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该类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导致雾霾天气出现,不但会造成大气能见度不断下降,还给大众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是会将颗粒物吸入呼吸系统,出现很多呼吸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1 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1.1 污染物类别与组成成分

现代社会由于城市活动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气体状态的污染物,另一类是以固体颗粒形态分布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及其他因光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各种碳、硫、氮的氧化物及其他空气常见污染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作用。而长期处于这种不健康的空气环境中也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并对身体造成功能性损伤。

常见的颗粒状污染物组成主要为重金属元素微粒和石棉细粉粒等。其中,空气中漂浮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铬、铁、锌、铜等虽然为人体必需的金属化学元素,但如果摄入量超过一定标准也会造成人体负担过重。其他一些铅、汞、钡等重金属元素摄入人体则会造成各主要脏器的功能性损害。至于石棉颗粒,主要经呼吸系统吸收进入人体并长期积存于肺部,会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1.2 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来自于大气污染物。根据我国大气环境总体调查评估结果来看,我国境内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以往我国大气污染调查的数据结果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从中总结出全国范围内大气污染的总体特征。首先,可吸入颗粒物及各种悬浮颗粒物的占比较大。在一些人口分布密集,绿化面积少的地区,因绿色植物对于空气净化的能力有限导致空气中的含菌量较高。另外,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能源结构较为单一的区域,在以煤炭等資源作为传统能源的同时,煤烟型污染的产生对于大气污染也有直接的诱发作用。近10年来,中小型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大、中型城市的污染排放总量虽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城市污染的类型及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开始逐渐发生转变,大、中型城市的污染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等。最后根据地域划分,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发生率整体高于南方地区。

2 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污染物监测

在研究和分析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时,应充分收集以往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整体趋势分析与考察,并结合我国大气污染的总体现状,结合区域特征及气候条件进行个性化的对策制定。对比大气污染物成分和污染物来源时,可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提升监测指标的采集准确性和数据的时效性。为后续的治理对策设定与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大气污染的监测及防治措施的实施也可借鉴有关部门相关规定和要求中关于空气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而进行本地化的改良与优化。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大气污染的监测环节实施联防、联控、联治的综合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环境监管职能并开展问责制度。以此确保环境监测及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效率。除了现有环境监测技术外,也应加大新型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软件与硬件的联合创新和高效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将数字化的信息化监测体系应用于大气污染监测中,同时联合各环境监测设备及传感器共同构成严密的空气污染监测网络体系。通过设置子采集站和综合集气管等方式,配合远程数据通讯设备将检测范围充分扩大,使其能实时对监测区域内空气所含有的各项目标污染检测物进行全天候的动态监测。除了收集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成分占比外,也能反映出24h内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

3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应对措施

3.1 监测网络建设

通过打造完善的检测网络,能够促使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正常开展,这要求在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为基础,加快各区域环境检测点建设步伐,将全指标检测制度落到实处。此外,设备要及时维修与更换,在城市环境监测中引入大气污染颗粒物、臭氧等检测设备。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该结合区域环境监测具体助养卡,形成日常空气环境监测专项报告、监测数据质量报告、年度空气环境监测报告等,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送。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颗粒物、重金属等污染的调查,形成污染调查经验,从环境、区域、季节和浓度等情况出发,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性,为治理有毒空气污染物奠定良好基础。

3.2 完善环境立法,健全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体系

我国在环境执法中需要依据十分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全面保护我国环境。对此,我国应不断完善环境立法,约束企业生产行为,并严重打击企业大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全面维护我国大气环境安全。执法部门应严格执行规范合理的法律规定,一旦企业有排污行为,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罚。

3.3 构建集约化发展模式,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鉴于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应基于十九大精神推动经济发展朝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大气污染源头入手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选用液体、气体燃料取代以往使用煤炭的方式,针对工业生产设备与供热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量转换率,借此减少固体颗粒物、氧化物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延缓大气污染进程。在工业领域加强管理,针对工业园区选址与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加大对工业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以此减少SO2与NOx等气体的排放量。

健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市场监管机制,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进行逐步淘汰,引导企业优化产品层次、完善节能体系,提高其环保处理水平;针对研发或使用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的企业,应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助资金与优惠政策,促使国家环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将太阳能引入到冬季供暖机制中,将地热能作为城市建筑暖通的主要能量源,并且提高对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的开发利用水平,有效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3.4 提高执法监督力度,加强污染治理工作

由于以化工企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此类企业的执法监督力度,定期开展检查验收与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污染排放量超标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转移,并落实后续巡检管理;同时加强对工业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宣传工作,综合运用网络、媒体等途径向其传达环保法规与最新政策,并采用给予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督促企业实现清洁生产,更好地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有关环境整治方面的立法建设,针对排放量规范作出明确要求,利用立法手段与执法监督措施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双重保障。

3.5 创新环境监测技术,实现污染源头追溯

基于源头治理理念寻找污染源,要求政府部門与相关机构围绕工业污染、交通尾气污染、城市基建污染等层面开展监管工作,在城市范围内做好污染整治区块的划分、建立监测网,运用物理传感器、生态监测等方法进行污染物的源头追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空气温湿度、污染物数据的动态监测,配合计算机远程监控与报警装置提示污染物排放量超标问题,并利用智能检测机器人实现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全过程监测与自动化管理。同时,需结合城市区域布局建立大气自动监测站点,利用先进检测技术与精密检测仪器实时捕捉大气污染数据,借助GIS技术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处理中心进行污染物分析与污染程度估算,配合激光雷达、GPRS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大气污染源的全面监测分析,便于实现对重污染区域的专项强化治理,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4 结束语:

总的来讲,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的问题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大气污染城市数量也在直线上升。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是与全社会生产有关的问题,我们还需积极参与其中,采用治理措施,加强立法,全面的提升企业环保的意识,加大部门监管和惩罚的力度,引进一些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全过程监督控制,进而提升治理的水平,对空气进行净化。

参考文献

[1] 丁涛.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22):140-141.

[2] 李集勋.混凝土搅拌站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山西科技,2018,33(06):124-127.

[3] 刘明华,韩艳,姜文娟,张宇,徐畅.信阳城区气温和降水量与主要污染物之间关系分析[J].河南科学,2018,36(11):745-1751.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