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胶体在煤田火区治理中的应用

2020-08-13 19:13张小刚
写真地理 2020年13期

张小刚

摘 要: 以名佳煤矿火区治理为实例,从材料特性、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几个方面介绍了复合胶体在名佳煤矿火区治理中的应用,为我国煤田火区治理在材料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复合胶体;注浆钻孔施工;火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TD7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3-0223-01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疆煤炭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然而,新疆地区也是煤田火区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煤田火区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引发地质灾害,而且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加快新疆煤田火区灭火进度,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于 2018年引入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复合胶体材料,应用于名佳煤矿火区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复合胶体在灭火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介绍。

1 复合胶体材料概述

复合胶体材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与水接触后可改变水的物理形态,使常态水失去流动性,显现出极高的固水锁水能力。复合胶体与黄泥浆复配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浆体浓度,减少管路堵塞几率,提高灌浆效率和灌浆质量,其作用过程主要在于复合胶体材料与水螯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水凝胶流体,可将浆体中的黄土颗粒吸附包裹,形成匀质流体泥浆,此过程中泥浆粘度低、流动性好、流速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黄土不会沉淀。这种复合胶体灭火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固水性,即易流动的水被固结起来,充分发挥水的灭火作用。复合黄泥浆沉积物固水率超过 50%,相比普通黄泥浆具备更好的降温性能,提升水的利用率,提高防灭火效果。(2)初始状态具有一定流动性,通过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扩散、渗透至煤岩体的孔隙和裂隙中,起到封堵漏风、隔绝煤氧接触的作用。(3)具有良好的吸热性,且灭火时不会产生大量水蒸气。胶体材料中 99%以上是被束缚的水,所以它有很大的热容,可吸收大量热,使煤温下降。水凝胶和黄土形成的沉积物可以耐受上千度的高温不会迅速汽化,缓慢失水可对火区持续降温,即使在高温脱水后,遗留固体物仍能滞留在煤岩层中起到封堵、隔绝作用,控制火的蔓延。

2 复合胶体应用

2.1 注浆钻孔施工。(1)根据《煤田火区灭火规范》中灭火孔布孔原则和《新疆乌鲁木齐县名佳煤矿火区详细勘查报告》,由于该火區内地表裂隙发育、面积较大、燃烧深度较深、燃烧煤层属急倾斜煤层、煤层厚度大且煤层间距较小,为有效治理名佳煤矿火区灾害问题,根据岩石裂隙率及浆液扩散半径,结合综合地质勘查队多年的灭火施工经验,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分别确定孔线间距。钻孔呈三花型、深浅交错布置,根据钻孔所在位置,终孔位于火区底边界上部 5 m、厚煤层中部、薄煤层顶板上部 5 m,钻孔孔径为 123 mm,间距为 8 m。(2)钻孔施工应尽可能保证钻孔壁完整,钻孔施工完成后全孔下套管,套管管径为 108 mm,除孔口封孔段外其余均为花管。(3)花管下至钻孔底部,孔口以下 2 m 范围下实管;将套管周围进行清理,清理深度 0.5~1.0 m,充填封堵材料,封闭花管周围空隙;外露套管安装注浆接头,以便后续连接注浆管路进行注水、注浆施工。钻孔布置如图 1 所示。

2.2 复合胶体复配制浆。复合泥浆浆液主要由水、黄土和复合胶体组成,复合胶体的使用量应根据充填区域煤岩孔隙率、现场黄土土质、输送管路长度及输送泵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试验确定。取现场制浆用水、黄土样品与复合胶体进行复配试验,根据实验数据确定适宜的配浆比例。根据灭火施工现场试验数据:水土体积比为 1∶1,即每 1 m3泥浆需水 0.7 m3、±0.7 m3,同时每 1 m3泥浆添加 1.1 kg 复合胶体。

黄土经筛分,除去杂质和颗粒后按比例与水混合,通过制浆装置搅拌均匀;搅拌均匀的泥浆用高粘度泵进行输送,同时在输送管路上设置复合胶体添加泵,将复合胶体按量添加到泥浆中,通过注浆管注入防灭火区域。泥浆浓度每 2 h 测定 1次,可通过观测孔随时进行观测和抽样检测。制浆流程如图 2 所示。

2.3 注浆施工。钻探结束后,以钻孔为中心对燃烧煤层进行注水降温和注浆封闭。注水原则是先高温区后低温区;间歇性注水,保证水的充分汽化。连接供水管路先对火区周边的高温裂隙注水;在注水过程中,应不断变动注水位置,当温度达到要求后,逐步向火区中间推进。注水后,通过钻孔对煤、岩、气体温度进行监测,对在停止注水48 h 后,温度稳定在 100℃以下的钻孔实施灭火注浆。注浆施工按照先外围后中心,先深孔后浅孔,间歇性注浆的原则进行。连接注浆管路注浆,对火区进行封闭施工,待钻孔注浆完毕,使用水泥浆对钻孔进行封孔。

2.4 表层覆土施工。注浆结束后,通过检测钻孔对注浆区域的煤、岩、气体温度进行监测,当数据符合火区熄灭判定标准并持续稳定后,对该区域实施黄土覆盖,并使用推土机压实,后续进行植被复耕。

3 监测效果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比,火区在注入添加复合胶体的黄泥浆后,温度降低速率较普通黄泥浆有明显的提升,且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定状态,体现出复合胶体具有优良的灭火性能,不仅有效地控制了火区,而且能够持久的惰化火区,防止火区蔓延。

结语

复合胶体在名佳煤矿火区治理工作中的成功应用,为加快新疆煤田火区灭火进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以后煤田火区治理工作中,以本次应用实例为基础,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充分发挥复合胶体材料的灭火性能,推进新疆煤田火区治理进程。

参考文献

[1] 白边疆,杜建林,李洪杰.复合胶体在煤田火区治理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0,45(03):118-119.

[2] 甘元平,王宝群.粉煤灰复合胶体在火区治理中的应用[J].陕西煤炭,2019,38(04):172-17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