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 SHE模型在辽南地区地下水模拟验证的研究

2020-08-14 09:47
陕西水利 2020年7期
关键词:需水量植被水位

王 鹏

(大洼区水利服务中心,辽宁 大洼 124200)

1 引言

MIKE SHE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基于物理的、完全集成的三维水文系统模拟模型[1],MIKE SHE的水文过程见图1,图中的箭头显示了不同模块之间的水交换情况,而svat蒸发散模块没有可用商业版本。

MIKE SHE利用空间分布的连续天气数据模拟干湿地区的水文、水力和交通综合问题[2~3],已广泛应用于与地表水、地下水及其动态相互作用有关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流域规划、灌溉和排水、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对农用化学品和肥料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生态评估。

MIKE SHE可用MIKE 11来模拟明渠水流[4],MIKE 11包括了河流网络、湖泊、水库和水工建筑(如闸门、堰等)的综合设置,MIKE SHE也可以连接到污水管网模型,以模拟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管网,地下水及其相互作用[5],也适用于空间尺度,从估算作物需水量的单一土壤剖面到包含几个分流域的更大区域,在许多气候和水文环境研究和咨询项目中具有重要价值[6~8]。

图1 MIKE SHE的水文过程示意图

2 研究区植被

研究区北起辽南的沙河,南至浮渡河,东到山前,西至渤海,属于山前平原,面积大约为190 km2,见图2,图中灰色区域即为本模型研究区域。

图2 研究区模型范围

2.1 植被类型

设置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蒸散发参数以及植被生长阶段、植被生长表、灌溉参数等[9]。

2.2 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

本模型的植被类型空间分布资料是根据省局提供的土地利用分布图,利用arcgis为工具,参考《辽宁土地利用标准》,对其进行一定的合并加工,最后做成适合模型的shp格式的土地利用资料。本研究区共分7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树林、草地、水体、城市、水稻、玉米和葡萄,由于水稻只有零星的一点点,故在灌溉时给予忽略。图3中1为玉米,2为葡萄,3为城市,4为树林,5为水体,6为草地,7为水稻。

图3 土地利用示意图

2.3 蒸散发参数

植被冠层截留的水量由截留能力乘以LAI得到[10]。截留能力取决于不同植被类型的表面特征,取典型值0.05 mm。

双层水平衡法的ET参数:当非饱和带缺水比例低于某值(0~1)时植物根系滕发量减少,本模型设置为1。

重力流法和Richards公式法的ET参数:C1是LAI和Ea/Ep间线性关系的斜率,它确定了水量充分情况下当实际蒸散发等于潜在蒸散发时的LAI值[11]。粘土质、肥沃的土壤,C2取值0.2左右,该值越大,实际蒸散发中土壤蒸发的比例越大。当越靠近地表的上层土壤蒸发量在实际蒸散发量中占23%~61%时,C2取值为0~0.5之间。C3控制水应力对蒸腾过程的影响,根据土壤类型不同,轻质土取较大值,重质土取较小值,消减土壤干燥的影响通过增加C3值来实现。土壤的根系分布由Aroot参数调节,Aroot取值与土壤容重有关,土壤容重大即根系生长受限制时取较大值,容重小时取较小值。

2.4 植被生长阶段

植物随时间变化的特性通常由一系列特征长度的典型阶段来描述,这些变化通过植物生长阶段之间的一组线性变化表示[12]。天数是指从植物开始生长(如播种)至指定阶段期末的累积天数。本模型中各作物生长期资料是参照MIKE SHE作物生长属性数据库的设置来划分的。

2.5 植被生长

对于作物的各生长阶段,用叶片面积指数LAI,根系深度RD,作物系数Kc来描述。叶片面积指数LAI即叶片面积/地面面积,根据植被类型不同取值范围为0~7之间;根系深度RD通常随季节变化,还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因为某些作物的根系分布会因土壤特性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作物系数Kc用以调整与实际蒸散发相关的特定作物的参考蒸散发。

天数是指从植物开始生长(如播种)至指定阶段期末的累积天数[13]。叶片面积指数和根系深度应当定义在作物生长阶段末期。指定取值间LAI及根系深度的发展变化通过模型线性插值。表1所示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叶片面积指数LAI、根系深度RD和作物系数Kc,各参数都是参照MIKE SHE的例子设置的。

表1 植被生长表

2.6 灌溉参数

如果在灌溉需水对话框中,定义植被属性文件用于需水量计算,那么需水量取值将从植被文件中读取[13]。植被属性文件的灌溉参数包括:缺水开始、缺水结束、参考、指定、应力系数、积水深度等。其中天数是指从植物开始生长(如播种)至指定阶段期末的累积天数。

2.7 灌溉区域

研究区内需要浇灌的主要作物为葡萄。在灌溉区域Irrigation command areas里设置灌溉面积分布的位置、灌溉取水水源类型、灌溉方式等[14]。由于浇灌葡萄园的农用井众多,且具体位置很难逐个定义,所以灌溉取水水源类型采用shallow well,就是一种概化到面上得取水类型。灌溉方式采用sprinkler,这样比较切合葡萄的实际灌溉方式。灌溉面积分布的位置见图4,其中灰色区域即为葡萄主产区。

图4 灌溉面积分布的位置

2.8 灌溉需水

本模型中葡萄的灌溉需水参考了《北方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关于葡萄日需水量的介绍,并结合2010年~2019年的年降水量,在模型中给了一个灌溉需水的时间序列。葡萄的日需水量见表2。

表2 葡萄的日需水量

3 模型验证

本模型以2010年1月1日地下水位作为识别的初始水位,以2014年~2019年的实测水位作为对比水位来进行模型的验证。模型验证阶段典型地下水站点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关系见图5~图8。

图5 验证期文屯地下水位监测站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图

图6 识别期红旗堡地下水位监测站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图

图7 识别期大房身地下水位监测站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图

图8 识别期兰东地下水位监测站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图

4 结语

从以上模型验证结果看,模型识别阶段共取观测点4个,4个站点的平均误差ME的平均值为-0.206 m,平均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值为0.494 m;验证阶段共取观测点4个,4个站点的平均误差ME的平均值为-0.297 m,平均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值为0.608 m。由此可知该模型所验证的结论是正确可靠的。

猜你喜欢
需水量植被水位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径流季节变化对清水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影响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大凌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定量计算研究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信阳市冬小麦需水量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影响分析
豫北地区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比较与评价
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