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几点建议

2020-08-14 10:14陈至柔
经营管理者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科医师师资

陈至柔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 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训方案、建立健全基地组织框架、规范师资管理、完善保障措施、加强考 核管理等建议,以期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 培”)基础上,继续培养能够独立、规范从事 疾病专科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 [1]。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提高医师诊疗 水平,保障医疗卫生安全和医疗卫生服务 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 如何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 进而提高培训质量进行探讨。

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况

2006 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时下发《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征求意见 稿)》,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正式 开展[2]。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纷纷探索专 培试点建设,但不同地区的政策制度存在 差异[3]。2015 年 12 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 等 8 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 我国专科医师制度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2017 年 6 月,神经外科、心血管病学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3 个专科率先成为第 一批国家试点专科;2018 年 6 月,内科危 重症医学、内科老年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 等在内 7 个专科入围第二批试点专科,遴 选了近 224 家专培基地,大力开展专科医 师制度试点建设,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和突破。虽然专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由 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建设才刚 刚起步,基地培训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基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制度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目录 (2019 年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专科医师师资队伍管理办法(试 行)》等文件,初步建立了统一的专培管理 制度。但由于专培制度实施年限较短,有关 培养模式、管理机制、考评体系等配套要求 仍待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在管理实施上 仍“摸着石头过河”[3-4]。此外,部分专培基 地刚刚启动专培试点工作,尚未建立系统 的、完善的基地管理制度,并未真正将“以 专科医师为中心”培养理念落到实处[5]。

师资方面。部分带教师资对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的规律特点把握不深,未能厘 清毕业后医学教育与院校教育的区别,导 致教学重心存在偏差,不利于实现《专科医 师师资队伍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培养 专科医师具备六大核心能力(临床思维、疾 病诊治、技能操作、人文沟通、团队合作、学

习成长)的目标。出于医疗安全、医疗环境 等方面的考量,部分带教师资“只放眼、不放 手”,给予专科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的 机会少、强度不够,甚至造成专科医师无法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降低学员的 培训积极性[3]。其次,大部分三甲医院带教 师资的临床科研工作量繁重,严重挤压了 教学时间,加之缺少引导师资提升教学质 量的有效机制,导致师资带教动力和积极 性不足,出现“不愿教”“、不认真教”现象[5]。

学员方面。现阶段,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收对象主要包括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并自愿参加专 培的临床医师;以往未参加过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但已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 技术资格,需要参加专培的医师[1]。由此可 见,国家专科医师的人员准入范围较广,可 能会导致培训基地招录学员的学历构成和临床实践经历比较复杂,专业技术水平和 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对于实现专科医师培 训同质化存在一定难度。

从人员性质来看,目前专科医师大多 以本单位人员、外单位委托培训人员为主, 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基地可能也会面向社 会招收。专科医师人员性质不同,造成培训 安排、待遇保障分配的难度加大[6]。尤其是 现阶段缺少前瞻性激励政策,学员参加专 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不足。因此,如何 提高专科医师的培训积极性,加强非本单 位学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达到同质 化培养目标,都是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 重点问题。

针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以专科医师为中心,完善管理制度和 培训方案。树立以专科医师为中心的培训 管理理念,建立完善包括招收管理、入院教 育、培训管理、师资管理、经费管理、考核管 理、学员考勤、奖惩激励等各项基地管理制 度,开展精细化、内涵化管理工作。同时,紧 紧围绕专科医师的六大核心能力,兼顾“住 专一体化”培养内容的有效衔接,形成“住培”—“专培”阶梯式培养方案。根据培训专业的专科发展规律、专科人才培养规律、学员的个人基本情况等,分阶段设计专科医师的培训安排。 在提升临床操作水平的前提下,着重强化专科医 师的科研能力、医德医风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定期 开展学术讲座、医患纠纷讲座和人文课堂,帮助专 科医师把握医患沟通技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建立健全基地组织框架,强化两级负责制。 建立健全基地组织框架,强化“专培基地”—“专科 基地”两级负责制,从领导层、管理层、实施层分级 落实,明确责任,履行职责。专培基地层面,严格执 行院长“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院领导具体统筹协 调;设置独立教育培训职能部门,选优配强专职管 理人员,负责国家政策的解读与执行、专科培训的督管与保障;人事、医务、信息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专科基地層面,应设立专科基地的管理团队, 由专科基地负责人、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等人员 组成,主要负责培训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管理、 教学实施等工作,上下联动,确保培训质量。

规范师资管理,激发带教活力。建立专培师资 的遴选准入、岗前及在岗培训、评价考核、激励和退 出机制,明确带教目标、任务、内容和责任落实,尤 其加强师资带教中专科医师临床思维培养、教学 查房、小讲课、技能操作等教学重点的规范管理。实 行专科医师导师制,以培养专科医师的六大核心能 力为导向、分层次开展专科医师的带教工作。定期 开展专科基地和带教师资的督导评估工作,将学员 培训质量作为评估的重点内容,并将评估结果与科 室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加大指导医师绩效奖励、职 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奖励中的权重,从而加强科 室对专培師资的重视和培养,提高师资的带教积 极性、创新性与活力。定期开展和组织师资参加专 培师资培训班,提升师资对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的理解和认识,吸取优秀带教经验,提升个人带教 能力。同时,开展优秀专培指导教师等评选工作,加 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师资的带教热情。

完善保障措施,加强人文关怀。研究表明,薪酬待遇是影响学员满意度的关键因素[6-7]。因此, 薪酬待遇的制定,不仅要遵守国家相关制度,还要 适当考虑当地平均经济消费水平,确保非本单位 专科医师的薪酬待遇与同级同类人员待遇相同, 从而实现专培管理同质化。实行绩效管理,建立科 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专科医师、优秀 专培毕业生等评优工作和临床技能比赛、医德医 风演讲比赛等活动,以评促培,以赛促培,并对表现优异者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学员参与临床带教工作,并加强其绩效补贴,从而实现薪酬发放形式和梯度的多元化,提高学员的培训积极性。培训基地应通过多渠道定期了解和关心学员近况,帮助学员尤其是非本单位学员解决其学习、 生活中遇到的切身困难,提高学员对培训基地的 归属感和满意度。

加强考核管理,把住出口质量关。专科医师 的考核与质量评估,是检验培训落实情况和培训 效果的直接方式,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立由过程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等共同构 成的专科医师能力评价体系。基于专科医师的六 大核心能力,根据学员不同年资、人员性质,制定 不同的标准,建立阶梯状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方 式上,过程考核除抽查病历外,可采用 360°评 估方式,完善日常网络监测,并做好形成性评价 的监督和反馈。出科考核和年度考核则更需要多元化评估方式,可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引入兼具教学和考评功能的评估方式,例如迷你临床演 练评估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 ni-CEX)、病例汇报评价(Subjective/Objective Assessment Plan, SOAP)、操作技能直接观察(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 DOPs)、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al Clini- cal Examination, OSCE)等,测评学员的临床思维 和临床操作能力,并客观反馈改进意见,帮助学员及时纠偏,把住出口质量关,以考促培,达到培训效果同质化。

结语

现阶段,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工作 仍处在架桥修路阶段,需要不断加强专培管理, 可以从制度建设、组织框架、师资管理、考核管 理、配套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完善培训 机制,改良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专科医师规范化 培训制度试点建设,进而提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 训质量。

参考文献

[1]无.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公报,2015(12):29-32.

[2]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6(4):45-54.

[3]林全生,王滔,袁静.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 (29):8-11.

[4]马妮娜.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4-6.

[5]齐学进.瞄准问题 聚焦难点 持续改进 全面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J].中国毕业后医

学教育,2019,3(4):292-295.

[6]赵允伍,王珩,陈旭林,李泉,李念念,陈淑玲.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3):12-14.

[7]何珂,刘雪莲,谷圣美,张琦华,唐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性效果调研与思考[J].继续医 学教育,2019,33(11):13-14.

猜你喜欢
专科医师师资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三缺一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中国医师节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