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流行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8-20 01:00李美莺李俊雄章丽洁陈燕君万光升金彩凤戴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普陀区患病率结节

李美莺 李俊雄 章丽洁 陈燕君 万光升 金彩凤 戴莉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上海200062;2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上海200062)

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内出现的结构异常团块,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大多数人常常无临床表现,多在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时被发现。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将甲状腺结节定义为甲状腺内的结节样病灶,影像学能将其和周围甲状腺组织清楚分界[1]。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情绪压力等诸多因素有关[2]。近年来,随着诊断仪器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通过高分辨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正逐年上升[3]。甲状腺结节起病隐匿,常无明显临床症状[4],且属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5]。据研究报道,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存在差异,总体患病率在19%~67%[6~11]。有大量研究[11~15]显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中男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普遍低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也会升高。为深入探讨职业教师所患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体检站进行体检的普陀区在职教师1 755人次的甲状腺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2 月在体检站进行体检的普陀区在职教师1 755 人次进行甲状腺超声和血生化检查,同时收集其工作岗位、精神压力、睡眠情况等信息。1 755 名体检教师中男性806 人,女性949 人;甲状腺结节检出人数为1 204 人,其中男性453 人,女性751 人。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参照《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16]。全部受检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甲状腺超声检查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PHILIPS,IU22 和 PHILIPS,En Visor)对甲状腺进行检查,探头频率可调范围为5~10 MHz。常规检查两叶及峡部甲状腺,对有甲状腺结节者的结节部位、大小和数量等参数进行记录,并观察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丰富程度,有无紊乱特征。操作及报告都由具有多年超声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甲状腺结节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计算 OR 值(95%CI)。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结节相关因素与赋值方式见表1。

表1 甲状腺结节相关因素与赋值方式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体检人群1 755 例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1 204 例,年龄范围为 20~60 岁,平均年龄(41.12±9.70)岁;其中男性患者 453 例,发病率为 56.20%(453/806);女性患者751 例,发病率为79.14%(751/949)。

2.2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统计结果 在1 755 例在职教师检测结果中,有1 204 例患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8.60%。检查者中甲状腺结节的大小范围为2 mm×1 mm~43 mm×38 mm,多发 854 例(占70.93%),单发 350 例(占 29.07%),多发明显多于单发(P<0.001);双叶 617 例(51.25%),右叶 270 例(22.43%),左叶 317 例(26.33%),双叶最多见(P<0.001);实性 842 例 (69.93%),囊实性 113 例(9.39%),囊性 176 例(14.62%),伴钙化 73 例(6.06%),双叶结节、实性结节最为多见。

2.3 甲状腺结节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相较于男性,女性的发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15,P<0.001)。按照年龄将 1 755 例在职教师分为≤30 岁、31~40 岁、41~50 岁、≥51 岁 4 个年龄段。结果显示,无论性别,随着教师年龄的增大,其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也随之升高(P<0.001),≥51岁患病率最高,为 77.78%(χ2=145.620,P<0.001),所有年龄段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甲状腺结节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2.4 不同岗位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比较按照岗位将1 755 例在职教师分为:学前班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 类,平均年龄分别为:(40.19±10.16)岁、(40.39±8.81)岁、(39.97±10.06)岁、(42.96±9.58)岁,高中教师平均年龄最大,而初中教师平均年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15,P<0.001)。学前班及幼儿园在职教师患病率最低,为30.8%,高中在职教师患病率最高,为84.4%,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932,P<0.001)。见表 3。

表3 不同岗位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比较[%(例/例)]

2.5 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正常组与结节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5,P>0.05),但两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36、8.745,P<0.05)。见表 4。

表4 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表4 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组别nTSH(IU/ml) FT3(pmol/L) FT4(pmol/L)正常组结节组551 1 204 2.24±0.44 2.19±0.43 5.43±1.34 4.73±0.82 17.14±2.78 16.32±2.41

2.6 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836,95%CI:2.149~3.743)、年龄(OR=1.736,95%CI:1.500~2.008)、岗位(OR=1.945,95%CI:1.722~2.196)、血糖(OR=3.369,95%CI:1.822~6.229)、精神压力(OR=9.884,95%CI:6.289~15.532)、血脂(OR=9.121,95%CI:4.897~16.988)、睡眠情况(OR=9.513,95%CI:6.322~14.313)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见表5。

表5 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对自我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健康体检人群也日益增多[17]。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被列为健康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18],在普通人群中,成人甲状腺结节触诊检出率仅为3%~7%[19],但随着超声检测仪器分辨率的提升,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一些研究者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与被检查者的职业有很大关系[21]。李文钰等[22]对四川1 678 例健康体检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提示该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42.55%;罗理云等[23]对广东地区某医院830 名医护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提示该医院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46.27%。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也与居住人群的生活习性有关,如廖敏等[24]对广西沿海产盐区人群甲状腺结节流行状况分析得出,该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2.90%。本研究中,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8.60%,结果表明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且与地区也密切相关;女性患病率79.14%,男性患病率56.2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与文献报道一致[25]。无论性别,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出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51 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77.78%。相对于石家庄市特级教师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本地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更高,但其性别和年龄分布特点类似[21],这可能与饮食习惯及生活压力等因素有关。将研究对象按照岗位分为学前班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4 类,学前班及幼儿园在职教师患病率最低,为30.8%,高中在职教师患病率最高,为84.4%,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高中在职教师平均年龄较大且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来为研究结果提供更多支持。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职教师中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除与年龄、性别相关外,血糖、血脂、精神压力、睡眠情况也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刘子权[26]研究发现甲状腺素(T4)与胰岛素分泌水平联系密切,T4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及降解,同时血糖的变化也会影响T4合成与代谢,在两者分泌水平出现异常时,会形成恶性循环。王莉等[27~28]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血糖与甲状腺结节存在相关性,且血脂同样与甲状腺结节相关,或为其危险因素,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王静等[29]也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血脂、血糖等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学校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大多数教师感觉工作压力较大[30]。殷竣晓等[31]认为教师政策体系的不健全、社会对教师的期待过高、学校非教学活动过多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的现状,大多数教师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易导致失眠、焦虑、免疫力下降和内分泌紊乱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教师们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上升。此外,女教师相对男教师更易存在主观能动性不足、教育态度和工作心态的偏差、情绪情感的失调、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失调等问题[32],因此更易患甲状腺结节。

通过综合分析在我院体检的上海市普陀区部分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课题组建议对大中小学教师开展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及筛查,将甲状腺彩超检查列为教师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与此同时,需要健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出台教师减负政策来改善教师职业环境,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并提供多种释放压力的途径,引导舆论风气,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要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加强心理素质建设;尤其是高中在职教师患病率最高(为84.4%),其本身教学、各项评比、科研、晋升压力繁重,往往存在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方式,学会解压除虑,自我调整心态,提高自身承受能力,保证睡眠质量,以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随着我国慢性疾病呈“井喷式”的增长,医疗模式转变为:从治疗走向预防,从疾病走向健康管理。基于本研究结果,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为所有普陀区在职教师建立了详细完善的健康档案。重视健康体检,根据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TI-RADS 分类)、血糖、血压、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功能等指标对教师健康情况进行分类与评估,将受检者分为健康人群、健康高危人群及慢病人群,进行分层管理,对健康人群进行宣教及生活方式指导;健康高危人群需入档分层,由总检医师电话通知到本人,并告知其指标的重要性以引起重视,必要时为其联系相关科室及相关专家会诊,使确诊病人获得相关指导;对于已经出现慢性病的教师,实施“全年、动态、持续”跟踪随访,并先设定初期管理目标,实施具体的生活方式干预计划,合理的药物干预,再进行中期评估,修改调整干预计划,最后进行终期评估并持续跟踪随访,变“被动治病”为“主动管理”;提高教师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注重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状态,不仅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

猜你喜欢
普陀区患病率结节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四(7)小精灵中队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I CAN DO A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I CAN DO I JUST DO——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