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2020-08-23 07:47任晓璐王亚城张树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癌

任晓璐 王亚城 张树清

【摘 要】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71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超聲诊断准确率为95.77%,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影像特点为:乳腺组织内可见实性回声,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清晰,内部有不均匀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以乳腺外上象限为主,少数影像为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操作、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而且超声影像特点典型,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乳腺超声;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

文章编号:WHR201910055

乳腺炎是成年女性较为多见的疾病,是细菌侵入乳腺组织,造成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在临床中哺乳期女性有着较高的患病率[1],不过随着产前教育、乳房保健知识的普及,已经降低了哺乳期女性乳腺炎的患病率,但是在非哺乳期女性中患病率还是居高不下。患病后患者主要呈现乳房结节、隐痛、肿胀等表现,缺乏典型性且隐匿,容易误诊为其它乳腺疾病,耽误治疗[2]。因此,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对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围绕乳腺超声诊断鉴别的应用价值展开,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前来本院就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筛选7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2岁,年龄平均为(38.46±6.72)岁。其中39例有妊娠史,均存在不同程度乳头溢液、乳房隐痛、肿胀、肿块等症状。所有患者均处于非哺乳期,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炎。

1.2 方法

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调整到7.5~10.0MHz。患者呈平卧姿势,双臂上举过头顶置于耳侧,充分暴露乳房,直接将探头置于乳房上进行扫描,先扫描乳头上方,探查腺体层厚度,之后从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进行斜切面、横切面、纵切面扫描,确保扫描到乳房的所有部位,仔细观察病灶所在部位、形态、大小,还要观察周围信号变化、内部回声、边缘等,最后对病灶血流信号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乳腺超声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总结分析超声影像特点。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乳腺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

71例患者经过乳腺超声诊断,68例结果和病理诊断相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5.77%,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超声检查的影像特点

非哺乳期乳腺炎影像特点为:乳腺组织中可见实性回声团,呈不规则形态,病灶边缘清晰无包膜,不均匀的内部回声,大部分为偏低回声。此次研究中,63例(88.73%)患者病灶形状不规则,其它8例(11.27%)呈圆形或椭圆形。65例(91.55%)患者有着较为清晰的病灶边缘清晰度,其它6例(8.45%)病灶边缘清晰度低、较模糊。68例(95.77%)患者病灶内部呈现不均匀低回声,其它3例(4.23%)呈内部低回声。22例(30.99%)患者血流信号呈Ⅰ级,31例(43.66%)患者血流信号呈Ⅱ级,18例(25.35%)患者血流信号呈Ⅲ级,在病灶边缘血流信号表现较明显。

3 讨论

在女性中,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患病年龄为20~40岁,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乳头发育缺陷是主要致病因素[3],患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病情加重后有乳房肿胀感、肿块等,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临床中病理学诊断是金标准,能鉴别疾病类型,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乳腺区段切除术、穿刺活检等病理组织检查方式均存在创伤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4]。

而乳腺超声检查是无创伤、安全可靠、分辨率高、操作方便的检查方式,能呈现清晰的乳腺组织结构、血流信号等,可准确鉴别异常病变。

此次研究中,7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经过乳腺超声检查,共计确诊68例,诊断准确率为95.77%,同时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急慢性乳腺炎检出率方面,与病理诊断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乳腺超声在诊断与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方面准确率较高,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明显。68例确诊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为:乳腺组织内可见实性回声,形态不规则,内部主要是不均匀低回声,病灶边缘清晰;以乳腺外上象限为主,少数影像为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

另外,本次研究中1例误诊为乳腺癌、2例误诊为乳腺增生,分析其原因:误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在检查中,超声影像呈现光点和强光斑,与钙化影像特点相类似,所以误诊为乳腺癌。在病灶血流信号方面,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相一致,均较为丰富,不过乳腺癌血流信号主要集中在病灶内部,血流表现为高速高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集中在病灶边缘,血流表现为低速低阻型[5]。此外,乳腺增生的超声影像特点主要是回声减弱、乳腺体层增厚、边缘模糊,而乳腺纤维化的超声影像特点主要是血流信号减弱,不过纤维腺型和小叶增生型血流信号增加或正常。通过这些典型影像学特点,便可准确区分出非哺乳期乳腺炎。

综上所述,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乳腺超声应用价值较高,有着分辨率高、重复操作、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等特点,而且超声影像特点典型,诊断准确率高。

参考文献

[1] 陈欣,肖晓云,吴欢,等.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价值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02):118-120.

[2] 牟霜,闵捷.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05):817-820.

[3] 王钰晴.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鉴别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04):426-428.

[4] 廖春雁,陈圆圆,曾健,等.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01):16-18.

[5] 刘丽萍.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结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7):67-68.

猜你喜欢
乳腺增生乳腺癌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乳宁颗粒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