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旺 群众富 促脱贫

2020-08-25 07:37孙梅梅
当代贵州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村社黔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孙梅梅

黔南州紧扣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主基调,全面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农村经济脱胎换骨。

4月10日至11日,黔南州2020年春耕生产暨农村产业革命现场观摩会召开,观摩组先后来到惠水和长顺各产业发展基地,五彩斑斓的花卉苗木、大棚内郁郁葱葱的佛手瓜、长势喜人的万亩茭白……一幅幅产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映入眼帘。

4月的黔南,处处春意盎然,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黔南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扎扎实实地推进,一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风迅速吹遍黔南大地。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产业革命是关键!

近年来,黔南州紧扣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主基调,全面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农村经济脱胎换骨,全州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产量稳定、结构优化、质量向好、改革深入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不竭动力。

2019年,黔南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96亿元,农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速5.9%,全省排名第二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1元,全省排名第三位,增速11.1%,全省排名第一位。

黔南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在惠水县了解佛手瓜产业发展情况。(黔南州扶贫办供图)

因地制宜12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三四月的都匀市毛尖镇螺蛳壳茶山上,放眼望去满目新绿,青翠的茶芽挤满枝头,十分喜人,茶园焕发出勃勃生机。伴着春茶的阵阵清香,村民们腰间挂着竹篓,分散站立,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早春茶。截至2020年4月底,黔南州茶园投产面积122.2万亩,茶叶产量1.07万吨,产值36.74亿元。

挑选精品、打包、装箱、输送……这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海鲜菇食用菌基地里生产并外销的忙碌景象。该基地年销售额达6000余万元,带动80%以上的当地移民搬迁群众就业致富。

当前,在全省农村产业革命的号角声中,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黔南蓬勃发展,演绎着一个个产业富民的脱贫故事。

“20年前,我们吃的是包谷饭,住的是茅草房。现在好了,家家户户住楼房、开轿车,家用电器应有尽有。”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刺梨种植大户刘光富通过发展产业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有时候每天能拿到100块到200块的工钱,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比以前一年找的还要多!”在平塘县者密镇六硐坝区,当地毛南族群众石君仙正在西瓜种植大棚里打枝、拔草,忙得不亦乐乎。

“我家现在种植了60来亩橘子,可以收获15万斤左右,每年有10万元的纯收入。”独山县下司镇新同村村民欧文春也尝到了“致富果”的甜头。

2020年第一季度,全州农村产业革命12个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89.36亿元,产业提质增效完成面积33.91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18万户30.36万人增收。

“村社合一”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一赞扶贫工作队,千辛万苦不怕累,党员干部树典范,精准扶贫真到位!”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甲化村辣椒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在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带领下,甲化村群众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投入辣椒苗栽培、养护管理工作中。

谈起“村社合一”,中和镇新阳村党支部书记石清元了如指掌:“目前,我们村发展蔬菜种植200亩,合作社成立以后,村民们加入成为社员,一起抱团取暖。合作社通过指导他们技术,把原来一些零散的产业打包,规模化发展,从传统的种植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农业。”

继2019年12月,三都自治县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推进试点单位后,三都“党建+村社合一”模式优势不断显现,推动当地“一村一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见成效。

2019年,罗甸县在全县推进“村社合一”发展模式,首批确定了50个试点村。逢亭镇新光村在实施扶贫产业的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发展方式和工作作风,以“村社合一”的模式发展主导产业,抓住百香果这个牛鼻子,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一村一品”。

在逢亭镇新光村落落寨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盖膜、浇灌、插钢管搭架子,各道工序忙而有序地进行着。

目前,该基地已完成100%百香果苗移栽。当地村民除了通过流转土地每年获得租金以外,还可以就近就业,获得一份稳定收入,不仅转变了之前自给自足的观念,也增加了对工作队及村“两委”发展产业的信任和通过产业脱贫的信心。

…………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正是黔南州“村社合一”探索成效的有力印证。

截至目前,全州组建“村社合一”合作社986个,其中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428个,确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324.5万人,折股量化资产总额24.4亿元。按照州委、州政府安排,今年底将实现118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规范的“村社合一”。

黔菜出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2019年9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南配送分中心信息平台正式运营暨首发式在都匀市举行。

随着首发车一声鸣笛,11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车装着100余吨黔南蔬菜,启程发往广州。这标志着黔南州首批蔬菜从黔南启程,翻山越岭、千里迢迢送达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也开启了黔南州蔬菜跨越式大发展的新征程。

在“黔菜出山”征程中承担重要角色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黔南配送分中心,其规划占地面积578.38亩,总投资12亿元,是一个集科研、仓储、物流配送、检验、检疫、通关为一体的区域性粤港澳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

当天正式运营的信息平台,拥有产品溯源、物流跟踪、电子围网和市场信息四大功能,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透明交易,为黔货出山插上信息的翅膀。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黔南配送中心,都匀市墨冲镇良田坝区蔬菜基地变身为粤港澳大湾区常年的“菜蓝子”。从这里生产的茄子、白菜、辣椒等蔬菜也随着当天的11辆运输专车发往了大湾区。

作为都匀市创建省级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坝区——良亩坝区,涉及墨冲镇的良亩村、河西村、河源村3个村,总面积1925亩。其中,良亩村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解决了当地463户土地流转户及墨冲镇易地搬迁贫困户25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全年可增加收入约14000元,实现公司与贫困户双赢。

近年来,黔南州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坝区为主阵地,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黔南州自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坝区共完成蔬菜种植14.7万亩。

下一步,黔南州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黔南配送中心,把黔南茶叶、蔬菜、畜禽、水果、稻米等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供应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将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变成珠三角常年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村社黔南
农奴制改革下的村社制度
绿色贵州引客来
山水黔南
规划落地,人工智能驱动“产业革命”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
基层治理要直面矛盾
国务院副总理首提物联网强调“四个关系,五个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