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2020-08-25 00:36白新涛于亚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频域时域血肿

白新涛 韩 亚 于亚亮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作为一种可控制而不可治愈的疾病,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以维持血压水平在正常水平。而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因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忘记服药、随意换药及停药、用药剂量或用药方法错误,均可造成血压水平波动。而血压水平控制不当可引发多种类型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疾病、眼底病变、肾衰竭、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等[1]。其中HCH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因高血压引起的颅内血管破裂、病变、坏死而致出血。HCH有较高致残和致死率,主要机制在于脑出血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形成颅内血肿,挤压患者脑部,造成脑部组织损伤,神经结构出现异常[2-3]。此外,血肿周边区域存在缺血或水肿,可引起脑代谢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4]。而出血位置、血肿位置及面积均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5]。因此HCH发病后,有较高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而对HCH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患者病死率,减轻患者预后风险。但研究指出,部分HCH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后,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颅内血肿被清除,仍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可导致失语、偏瘫等后遗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加重患者预后风险[6]。目前有关HCH后EN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有关研究指出,脑出血患者END与患者血压有密切关系[7],提示END的发生受患者血压波动影响。还有研究指出,血压波动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密切关系[7]。因此可认为END的发生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关系。但目前临床有关HCH患者HRV与END的相关性尚无较多研究报道。本研究选取72例H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评估其自主神经张力,判断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进一步探讨HCH患者HRV与END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1—2019-12收治的72例H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28例;年龄53~74(63.21±5.74)岁;颅内血肿量22~36(27.58±3.42)mL;出血位置:顶叶12例,基底节11例,小脑14例,颞叶13例,枕叶10例,额叶1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3~16(8.31±2.26)h;入院时收缩压132~164(148.21±10.85)mmHg;入院时舒张压87~112(99.53±9.27)mmHg。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的实施。

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患者有明确高血压史,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②均为HCH初次发病;③于入院后36 h内行侧脑室引流术、颅内血肿清除术或脑脊液引流术;④无颅脑手术史;⑤生存时间≥3 d;⑥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梗死、冠心病的患者;②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患者;③合并颅内肿瘤的患者;④合并创伤性脑出血的患者;⑤合并痴呆、自闭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⑥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1.3方法

1.3.1 心率变异性检查方法:患者入院时,使用飞利浦DigiTrak XT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记录患者R-R周期数据,总记录时间不少于23 h。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自动识别、标记R波,删除早搏及感染。获得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其中时域指标包括24 h每5 s 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of normal-to-normal r-r intervals,SDNN)、24 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s quare successive difference,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总的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s exceeding 50 milliseconds,PNN50),频域指标包括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

1.3.2 HCH患者END评估结果:分别于入院时、入院72 h后,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总分为0~42分,分值与神经损伤呈正比。若入院72 h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以上,判定为END,将患者划分为END组和非END组,

2 结果

2.1HCH患者END发生情况72例HCH患者12例发生END,60例未发生END、END发生率为16.67%。

2.2END组和非END组HRV时域及频域指标比较END组SDNN、r-MSSD、PNN50、LF、HF均低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1。

表1 END组和非END组HRV时域及频域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RV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between END group and non-END

2.3HCH患者入院时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对END影响的回归分析将HCH患者入院时SDNN、r-MSSD、PNN50、LF、HF作为协变量,将HCH患者END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END发生,0=END未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r-MSSD、PNN50、LF、HF低水平是HCH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HCH患者入院时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影响END发生的回归分析结果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HRV time and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END inHCH patients upon admission

2.4HCH患者入院时HRV时域及频域指标预测END风险价值的ROC分析绘制ROC曲线(图1)发现,SDNN、r-MSSD、PNN50、LF、HF单项检测用于HCH患者END风险预测的AUC分别为:0.802、0.854、0.811、0.812、0.815,均>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各检验变量对应的最佳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等相关参数见表3。

图1 HCH患者入院时HRV时域及频域指标预测END发生风险的ROC曲线图Figure 1 ROC curve of HRV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predicting the risk of END in HCH patients upon admission

表3 HCH患者入院时HRV时域及频域指标预测END发生风险的ROC检验结果Table 3 ROC test results of HRV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exes predicting the risk of END at admission of HCH patients

3 讨论

HCH病变在脑部,内部有多个神经聚集,一旦出现颅内血肿压迫、移位或血管供血异常等情况,均可造成神经功能受损。多数HCH患者在经及时的手术治疗后,颅内组织压迫解除,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神经功能逐渐恢复,预后风险也得到减轻[10]。但有关研究指出,部分HCH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END是其中常见类型,可导致患者预后风险升高[1]。

研究报道缺血性脑损伤患者治疗后END发病率高达10%~40%[12]。本研究显示72例HCH患者的END发生率为16.67%,与上述研究发病率相近,提示HCH患者治疗后END发生风险高。而一旦发生END,多预示着近期及远期转归不良,应对患者实施更为积极的治疗,并加强监测,预先制定END的治疗方案[13]。但目前有关HCH患者治疗后END发生的机制尚未明确,认为END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临床无法预测END的局面,易导致END发病后无法及时得到应急治疗方案,患者预后风险升高[14]。针对此情况,应对END发生的预测因子进行研究。

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肿体积及血肿体积扩张等诸多因素,对患者早期预后有重要影响[15]。但上述因素中,通过检测血肿体积难以量化预测HCH患者的END风险,且HCH患者的血肿体积在创伤进展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不宜作为预测END的有效指标[16]。临床需要更为有效的预测因子,用于预测HCH患者END发生。研究认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HRV有关系[17],提示HCH患者HRV与END之间可能也存在一定关系。鉴于此,本研究拟选取HRV作为HCH患者END发生的预测因子,对HCH患者HRV与END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END组SDNN、r-MSSD、PNN50、LF、HF均低于非END组,提示HRV与END发生间存在一定关系。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r-MSSD、PNN50、LF、HF低水平是HCH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提示HRV各项指标低水平可导致END发生。进一步绘制ROC曲线发现,SDNN、r-MSSD、PNN50、LF、HF单项检测用于HCH患者END发生风险预测均有一定价值,证实HRV可作为HCH患者END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分析原因HRV分为时域和频域指标。时域指标SDNN反映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张力大小,r-MSSD及PNN50可反馈迷走神经张力大小,频域指标LF可反馈交感神经活性,HF可反馈迷走神经活性,各项指标低水平提示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受损,呈现为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失调,活性及张力降低[18-19]。而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自主神经,两者平衡对控制神经内分泌疾病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若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呈现严重失调,则反馈神经内分泌疾病进程可能会出现失控,继而导致患者治疗后END的发生风险升高[20]。此外,HCH发病过程中,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有脑水肿、颅内高压等症状,易引起植物神经中枢病变,反馈为不同程度的HRV各指标降低[21]。因而HRV各指标较低水平可提示HCH病情更为危重,经治疗后,END的发生风险高。

HCH患者END发生率高,HRV与END发生关系密切,可将HRV作为HCH患者END发生的预测指标。但因本研究选取例数较少,且未对HRV指标进行全面探讨,结论有一定局限性,还应在未来扩大研究样本量、增加研究指标,进一步探讨HRV对HCH患者END发生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

猜你喜欢
频域时域血肿
改进的浮体运动响应间接时域计算方法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基于频域的声信号计权改进算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作战计划时域协同方法研究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网络分析仪时域测量技术综述
频域稀疏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处理和快速成像稀疏阵列设计
网络控制系统有限频域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探地雷达的新型时域超宽带TEM喇叭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