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还是大师,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2020-08-25 10:05向睿洋
大众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克鲁格柠檬汁山峰

向睿洋

在生活中,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

他们刚入职不久, 就觉得自己已经能把工作做得相当好,期望升职接受更大的挑战;

他们自己打球水平不高, 却总是在论坛上对职业球员的球技、教练的战术安排指指点点;

他们看到一篇新闻报道, 就觉得自己仿佛身在事发现场一般,洞悉全局;

在疫情中, 他们本来毫无医学经验, 却鼓吹一些具有“ 神奇疗效”的治疗或防控方法,甚至认为消毒剂可以注射……

相反,你也可能遇到一些人:

他们精通于某一领域, 却始终清楚自己的不足,对别人的指摘虚心接受,并且认为他们能做到的,很多人也能做到。

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 能力差的人往往极度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最强的人却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研究发现, 因此被称为“ 邓宁- 克鲁格效应”

用柠檬汁“隐形”的抢劫犯

邓宁和克鲁格做这项研究的缘起很有意思。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自我评价中存在普遍的“优于平均效应”,即在各项重要的品质、能力上,人们都会认为自己优于人群的平均值。显然, 每个人都优于平均值是不可能的,人们会高估自己。但每个人高估自己的程度一样吗?

1995年美国匹兹堡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抢劫犯没有做任何伪装,甚至还在走出银行前对着摄像头微笑。在逮捕抢劫犯并进行调查后,警方无语地发现,抢劫犯声称在自己身上涂了柠檬汁,以为柠檬汁能让他隐形,因为柠檬汁能作为隐形墨水,用柠檬汁写的字只有在遇热时才会显形。这个抢劫犯没有任何精神问题,他只是搞错了柠檬汁“ 隐形” 的用法。

这件事引起了邓宁和克鲁格的注意。他们推测,能力越差的人,高估自己的程度也会越高。

从“无知”到“大师”的四个阶段

在邓宁和克鲁格的研究中, 他们比较的是客观能力不同的个体在主观自我评价上的差异。得到的结果显示, 能力最差的1/4被试者, 却认为他们的能力比60%的人更强;而能力最强的1/4被试者, 自我评价得分却比客观能力略微偏低。他们分别考察了逻辑、语法、幽默感等能力,均发现了相似的结果。

后来的研究将这一效应继续推广到了一个人能力的发展,即学习一种新技能时,如果能不断精进,将经过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以学习一门乐器为例简要介绍。

“无知将让你保持无知”,这一可怕的事实才是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

阶段1:登上愚昧山峰。我从零开始,学会让乐器发出声响,演奏出每个音,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就能演奏一些简单的曲子了。这时,我觉得这门乐器不过如此,自己已经完全掌握,可以给别人表演了。然而,此时我只掌握了基本功,甚至还没有练纯熟,更不用说高级的技法,但我自己不知道。

阶段2:跌落绝望之谷。可能我给别人演奏得到了消极的反馈,也可能在练习较难的曲子时遇到了花费很多努力也难以克服的问题。我渐渐发现自己的水平之低,发现这门乐器原来这么难。这让我内心深受打击。

阶段3:经历个人自信崩溃之后,我没有放弃,继续耐着性子练习,在多年时间里,我的演奏能力将逐渐提升。我知道自己正逐一攻关高级技法,自信心也将稳步提升。

阶段4:我已完全掌握了演奏乐器的技法,演奏的境界达到了基于对曲子的理解、个性化的演绎水平。此时我的自信心比较平稳,人们说我演奏得好,我可能也无法告诉人们到底好在哪里,只是心里相信还不完美,还有提升空间。

为何到达愚昧的山峰

上述四个阶段刻画出了一条典型的“大师养成之路”。但大师毕竟是少数,能走完这条路实在不易。

其实, 从愚昧山峰跌落绝望之谷已是不多见的情况。正如邓宁和克鲁格所说,对于能力不足的人来说,他们不仅会对事物产生错误的理解,做出错误的选择,甚至他们认识自身错误的能力都被剥夺了。

不是只有“ 愚者” 才会停留在愚昧山峰, 每个人在学习掌握某些知识、技能时,都可能受困于此。“无知将让你保持无知”,这一可怕的事实才是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

为什么能力不足者意識不到自己的能力不足, 而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呢?有几点原因:

第一,不知道能力有哪些要素。

以练习乐器为例, 初学者往往认为能奏响、演奏出基本的旋律就是掌握了,根本不知道高级的技法如何让演奏出的曲子更动听,他们缺乏判断自己能力强弱的依据。

第二,很少接收到消极反馈。

在社交中, 我们习惯于给别人留面子,即使别人表现得很差,我们也不会指出,最多只委婉地提一句。而人们又习惯于和能力与自己匹配的人一起活动,比如,如果我打球打得不好,我球友的水平也会和我差不多。因此,能力不足者不仅缺乏自我判断的依据,还缺少社会线索。

第三, 对于明显的失败存在认知偏差。

对于能力不足的事情, 我们一般不会经常做,至少不会经常在他人面前做。而即使我们做了并遭遇了明显的失败, 我们的认知中也会有一种“基本归因偏差”,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运气等。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 会共同把我们推上愚昧的高山。

摆脱无知稳中求进

愚昧山峰或许是我们在学习技能、获得智慧时必须经过的,我们能做的,是降低山峰的高度,争取从一开始就平稳进步。

第一, 经常问自己: 我评价自己能力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总是奔波于匆匆的生活,很少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而询问自己想法的来源、依据,正是“自我觉察能力”的体现。

第二, 请身边的人不要过多顾及面子,批判性地给出意见和建议。告诉他们批判的意见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毕竟提高能力、获得真实的自信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

理解邓宁- 克鲁格效应, 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和事,也是为了摆脱这一效应,争取不“翻山”,不“跌谷”,稳中求进。

猜你喜欢
克鲁格柠檬汁山峰
天空低了
一个柠檬,多种清洁功效
“搭便车”
黛安·克鲁格 美貌只是敲门砖
拥抱
烤翅根
加州大学枪击案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Taking Meals(就餐)
征服那座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