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疗效

2020-08-27 12:35邱勋定王涛王鸿邓伟陈井鑫甘成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平阳鳞癌低剂量

邱勋定 王涛 王鸿 邓伟 陈井鑫 甘成文

(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海南 海口 570311)

口腔癌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发病率随之升高,以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最为常见〔1〕。术前诱导化疗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其中以平阳霉素的应用作为广泛〔2〕。平阳霉素属于常用的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能够充分发挥较强的抗肿瘤及抗菌的作用,分布于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量较多,因此对于鳞癌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3〕。目前的研究尚未对不同剂量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本研究探讨平阳霉素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癌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90例,按照不同平阳霉素的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80~112 mg)、中剂量组(120~160 mg)及高剂量组(168~200 mg),每组各30例,低剂量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7~73〔平均(61.23±3.45)〕岁,病变部位:舌癌8例、牙龈癌5例、唇癌9例、颊黏膜癌4例、口底癌4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 口腔恶性肿瘤(TNM )标准分期〔4〕:T1N0M0 5例,T2N0M0 6例,T2N1M0 5例,T3N0M0 4例,T3N2M0 5例,T4N1M0 3例,T4N2M0 2例。中剂量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5〔平均(62.12±3.56)〕岁,病变部位:舌癌7例、牙龈癌6例、唇癌7例、颊黏膜癌5例、口底癌5例,TNM 标准分期:T1N0M0 6例,T2N0M0 4例,T2N1M0 4例,T3N0M0 5例,T3N2M0 3例,T4N1M0 4例,T4N2M0 4例。高剂量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7~72〔平均(61.15±3.49)〕岁,病变部位:舌癌6例、牙龈癌7例、唇癌6例、颊黏膜癌6例、口底癌5例,TNM 标准分期:T1N0M0 5例,T2N0M0 5例,T2N1M0 6例,T3N0M0 3例,T3N2M0 5例,T4N1M0 2例,T4N2M0 4例。三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口腔鳞癌;卡氏评分>60分〔5〕;化疗前后各项生物全项、血常规指标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尚未存在远处转移;无手术、放化疗史;仅给予单纯手术无法根治或创面较大无法修复并对功能重建造成影响;对本治疗无禁忌证;签署了知情权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使用其他化疗类药物者;肿瘤出现转移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方法 全部患者给予术前平阳霉素诱导化疗+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放疗,术前平阳霉素诱导化疗方法为:将盐酸平阳霉素(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08)注射剂(8 mg/支)为患者行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按照分组给予不同的使用剂量,分别为低剂量组(80~112 mg)、中剂量组(120~160 mg)及高剂量组(168~200 mg)。3组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放疗方案相同。手术治疗的方案: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根据术前诱导化疗的位置扩大切除,同时需要切除位于肿瘤边缘1.5 cm的组织,在术中进行切缘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原发灶的彻底切除。之后给予颈部处理方案:全部患者患侧颈部给予根治性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术,同时需要注意血管的保护作用。手术后放疗方案为:在手术治疗后的第4至6周内进行,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若原发病灶的切缘为阴性及颈部淋巴结为阴性,术后放疗所采用的剂量为55.0~60.0 Gy,每次使用的剂量1.8~2.0 Gy,每周进行5次。若原发病灶切缘为阳性或颈部淋巴结为阳性,则每次使用的放疗剂量1.8~2.0 Gy,每周进行5次。

1.4疗效评价标准 对口腔鳞癌患者经过不同剂量平阳霉素诱导化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3年生存率。①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6〕,分为完全缓解(CR):全部目标病灶消失,任何病理性淋巴结短轴值<10 mm;部分缓解(PR):以临界直径的综合作为参照,全部目标病灶直径总和至少减少30%;稳定(SD):以目标病灶半径的总和最小值作为参照,即无法达到减缓的标准,也无法达到恶化的标准;进展(PD):以目标病灶直径总和的最小值作为参照,全部目标病灶的直径总和至少增加20%,另外直径综合增加的绝对值必须>5 mm;以CR及PR之和作为总有效。②参考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即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判断〔7〕。③分别于治疗1年、2年、3年对患者生存率进行计算,生存率的计算公式=(生存患者/全部患者)×100%。

1.5统计科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3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n(%),n=30〕

2.2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均较轻,以Ⅰ级、Ⅱ级为主,停止治疗后自行缓解或经过对症治疗后消失,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高剂量组发热4例,轻度胃肠道反应3例,皮肤反应2例,合计9例;低剂量组2例发热、1例皮肤反应、1例血液反应,合计4例;中剂量组2例白细胞增高,2例胃肠道反应,合计4例。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3组随访3年生存率比较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随访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随访3年生存率比较〔n(%),n=30〕

3 讨 论

口腔颌面部手术,因涉及外部美观及生理功能,直接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为口腔颌面部相关癌症的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必须考虑多个方面,在确保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预后局部复发率的同时,还需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以更好提高生活质量。

有研究资料显示,口腔鳞癌具有较高的转移率及复发率,5年内的生存率50%~60%,仅给予单独化疗并不能对鳞癌进行有效治疗,多被认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手段〔8〕。术前诱导化疗被认为是新辅助化疗手段,通过积极有效的术前化疗不仅可减少肿瘤负荷,消除亚临床状态,同时能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肿瘤术中种植及转移率,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9,10〕。

平阳霉素作为一种由平阳链霉素所产生的抗肿瘤抗生素,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不仅可作用于M期及G1期,同时能够对S/G2边界及G2期产生较强的延缓作用〔11〕。由于平阳霉素带来的全身反应较轻,在应用于人体当中对骨髓及免疫功能不会产生明显的损害,尤其是在应用于头颈部高分化鳞癌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已经被当作口腔鳞癌的化疗常用药〔12〕。另外,通过注射平阳霉素能够保证药物更好地分布到人体各个组织,其中以皮肤鳞癌分布较多,主要作用机制在于能够对细胞的角化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从而杀死癌细胞,对鳞癌细胞产生较强的诱导分化作用〔13〕。

术前诱导化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新辅助化疗方法,其临床优越性可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尚未经过手术治疗干扰的肿瘤区仍然具有良好的血液供应,药物吸收效果更好,疗效更加显著;②肿瘤体积较大、浸润面积较广、尚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在术前诱导化疗之后肿瘤明显缩小,为后续手术治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③对增长迅速易发生转移的肿瘤,通过术前诱导化疗能够明显地减低癌细胞活力,避免术前癌细胞的播散,甚至可减少临床微小病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总有效率〔14,15〕。综合可见,中等剂量(120~160 mg)平阳霉素应用于口腔鳞癌术前诱导化疗不仅表现出更高的临床总有效率,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随访3年生存率达到70%以上,应用价值更高。不过在对药物剂量选择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做出合理判断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平阳鳞癌低剂量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C12A7 hollow cathode
Earl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12A7 hollow cathode fed on iodine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