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参与、自我效能感与深圳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2020-08-27 12:17刘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效能流动

刘庆

(长江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湖北 荆州 434023)

近年来,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和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特征日渐显现,流动中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加,他们的生活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1〕。其中,生活满意度作为生活质量总体性评价指标,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正在落实的背景下,推动老年流动人口市民化势必会对迁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挑战。因此,研究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合理布局养老服务产业、统筹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加快落实健康老龄化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活动参与作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在经验层面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否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命题〔2〕。本文旨在回应上述关切,对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定量实证分析,系统考察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试图解答城镇化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福利带来的影响及社会活动参与所起的作用。

1 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深圳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最主要的流入地之一,以跨省人口流动为主〔3〕。受到大城市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B区是快速城镇化的地区,外来人口家庭整体流动的现象在区内较普遍,B区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外来人口的就地市民化,这使得B区成为研究我国农村流动中老年人问题的理想地之一。既有研究对“流动中老年人”的界定较多并不统一,为了清晰地界定概念且易于识别研究对象,本文中的“流动中老年人”是指:户口关系仍在原居住地农村、跟随子女到深圳生活的≥50岁中老年人。对老人年龄界定为50岁及以上,主要是因为农村老人的流动迁移是以照顾孙子女为主,这种流动迁移的选择性决定了这一群体主要是较年轻的老人和尚未进入老年阶段(50周岁)的人〔3〕。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到B区的流动中老年人样本,2017年4~6月在深圳市尚德社会工作服务社一线社工的协助下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等比例抽样和偶遇抽样,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7份(95.7%)。其中男404人,女553人;50~59岁189人,≥60岁768人;有配偶者786人,无配偶者171人;超过一半的流动中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占53.4%);平均有2.92个子女;流动中老年人来深圳居住的时间平均为4.54年,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好;照料孙辈、给子女提供家务上的帮助、为了家庭团聚是流动中老年人最主要的流动原因。

1.2分析方法 考虑社会活动参与的内生性问题,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构建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效应的反事实框架模型,尽可能控制选择性偏误的影响,分析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利用逐步回归法检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倾向值匹配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

2 结 果

2.1倾向值匹配分析

2.1.1平衡性检验 根据倾向值匹配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倾向值分区来保证倾向值匹配的平衡要求。经过匹配后,参与社会活动组和不参与社会活动组在各个控制变量上无显著差异,所有变量的均值偏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匹配后参与社会活动组与不参与社会活动组的样本均值更加接近,差异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即通过倾向值匹配,本文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反事实,能够有效地进行比较。图1显示了标准化偏差分布图,可以看出,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大幅度降低,匹配效果较为理想。

图1 标准化偏差分布

2.1.2倾向值匹配结果 本文通过最近邻匹配、核匹配和半径匹配就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处理效应进行了估计。不同的匹配方法估计的效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具体来看,最近邻匹配得出的处理的平均处理效果(ATT)为0.133,核匹配得出的ATT为0.133,半径匹配得出的ATT为0.139,见表1。虽然不同的匹配方法得到的ATT的数值略有差异,但这3种方法估计的ATT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比较相近。以上分析表明,在考虑选择性偏误的情况下,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依然存在解释效力。社会活动参与确实能够在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决定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社会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表1 社会活动参与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倾向值匹配结果

2.2影响机制分析:中介效应检验 模型1结果显示,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前文估计结果一致。由模型2可知,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参与社会活动的流动中老年人其自我效能水平越高。由模型3可知,在同时控制了社会活动参与和自我效能感后,社会活动参与和自我效能感均表现出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进一步观察发现,社会活动参与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从模型1中0.129下降到模型3中的0.118,这表明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活动参与影响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至此进入下一步的Sobel检验,利用自抽样迭代500次本文得出Sobel检验的Z值为2.743,且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进一步验证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即社会活动参与通过影响流动中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生活满意度。见表2。

表2 中介效应模型(r值)

3 讨 论

社会活动理论认为社会活动参与具有增益效应。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直接的支持和帮助以改善其生活状态,还能从更广泛的视角去解读自己的生活经历,增强正向事件的积极体验、弱化负向事件的消极体验,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4〕。对于流动中老年人而言,从原本熟悉的“乡土社会”迁居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公共空间”,面临着城市适应性问题、生活融入的巨大压力和社会网络的萎缩。在他们的乡村社会记忆中个体互动频繁,同质性较强,围绕的是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进行互动,其交往具有“强连带”特征;而城市社会记忆则恰恰相反,城市社区空间的私有化,个体间的交往呈现“弱连带”特征,他们体会到的是血缘关系的逐步淡化,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尚未完全建立,使其交往行为中断,因此逐渐被边缘化〔5〕。社会活动参与作为他们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从直接支持的角度看,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帮助流动中老年人获得更多的来自他人在物质、经济和人力上的支持,了解各种有益的信息,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弥补和改善因角色的中断而引发的城市适应问题,有效地适应城市社会环境,扩展社会网络提高生活满意度。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行为是否能取得成功或应对某种困难情境所需能力的一种信念,属于个体的认知评价范畴,会影响个体在行事过程中的坚持性和情绪〔6〕。流动中老年人远离故土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虽然享受着合家团聚的快乐,但由于生活场域发生了变化,城乡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与文化的差异也使他们承受着精神压力,心理上可能会有一种孤寂感和疏离感,自我价值感较低。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一方面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发挥了自身的余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自尊心得以满足,有一定的心理成就感,促使他们要更加乐观地生活,自我效能感得以增强,激发更多的自信去主动面对生理老化和晚年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积极地投入到新的晚年生活中去〔6〕。受到家庭支持系统的影响,流动中老年人的自我积极评价增多,对生活充满热爱,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流动中老年人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当地老人互动,双方交流情感、彼此提供帮助和分享快乐,增强了群际信任,体会到存在感,感觉到自我价值被认可,增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和自我效能感。这些积极体验将有助于产生一种乐观的心境,使流动中老年人能更好地通过各种方式调节情绪,拥有更多的自信心去适应城市生活,缩小群际间的社会距离,减少城市生活的无力感和疏离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本文基于2017年深圳市农村流动中老年人专项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社会活动参与状况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面对社会活动参与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倾向值匹配方法纠正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误,得到了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无偏估计。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社会活动参与能够显著提升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作用机制表明,社会活动参与不仅对流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直接效应,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即社会活动参与的差距使得流动中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分化,进而导致其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这进一步证明了“积极老龄化”的意义,也进一步论证了社会活动理论的观点:老年人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尽可能继续保持中年期的生活方式,通过新的参与和新的社会角色来弥补老年人因角色的中断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精神问题,不断缩小自己和社会的距离,保持生命的活力,提高生活满意度〔7〕。

建议: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厘清了社会活动参与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拓展了生活满意度决定机制的研究。与此同时,本研究结论也彰显了较强的政策含义。在政府方面,发挥政府在政策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提升流动中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度。建立普惠性的家庭基础福利制度,让流动中老年人平等地享有城市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在社区方面,发挥社区支持作用,拓展中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的平台。社区要不断丰富中老年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吸收流动中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协助他们组成互助团体,以此为平台让流动中老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价值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方面,发挥家庭的支撑作用,鼓励流动中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整合家庭资源,强化家庭建设,家庭成员要鼓励老年人转变对自身消极的角色定位,为参与社会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和精神激励,增强其价值感。在个人层面,流动中老年人要主动转变传统的观念,挖掘自身优势,加强社会活动参与。流动中老年人要积极走出家门,提高参与意识,自信地与他人交流互动;另外还要主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城市生活的压力与不适应,疏解负面情绪,进行自我调节,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效能流动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