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共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影响

2020-08-27 08:47武万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

武万

内容摘要:诗歌作为经典的文学体裁,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应当在小学阶段得到学生的充分重视。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育重点关注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启发讲解,同时培养学生在诗歌赏析、阅读理解和作文书写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科目的众多拓展教学内容中,诗歌理解教学对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和诗歌学习具有重要帮助,本文以小学阶段学生诗歌理解学习情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诗歌中的共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诗歌理解 共感教育 共情能力 寓情于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篇目,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诗歌理解不够清晰,许多学生会机械背诵诗歌但是没有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和背景故事,没有感知诗歌魅力。对此,将共感教育理念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共感升华。

一.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内容分析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学生需要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简单的诗歌,如《静夜思》《池上》等,这一类诗歌篇幅简短,和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学习的童谣相近,读起来朗朗上口,相比于律师等更容易理解,学生需要通过背诵简单的诗歌来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从三年级开始,学生需要接触更为复杂的古诗词,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惠崇春江晚景》等,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在背诵诗歌的同时理解诗歌的重点字和重点句传递出来的具体意境,并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来看,一二年级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兴趣教学,带领学生背诵诗歌,并逐字逐句带领学生分析诗歌意境,在三到六年级阶段,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预习诗歌,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走向,在背诵诗歌的同时体会诗歌传达的思想感情,站在诗人的角度思考,体会诗歌中的寓情于景手法的运用,将自己代入诗歌意境,获得深层次的感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为初中阶段的诗歌以及古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未将教学改革落实到位,诗歌讲解课堂比较生硬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都比较困难。学生初次接触古代诗歌时会觉得晦涩难懂,学习热情不高,对此,大部分语文教师会落实强制性教学政策,即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反复朗读诗歌以达到让学生学会背诵诗歌的目的,学生虽然能够熟练背诵诗歌,但是对于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都不够深刻,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只是生硬地进行诗歌背诵并没有感受到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这说明教师进行古代诗歌讲解时还没有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和诗歌有关的课程活动中来,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只关注学生是否学会背诵诗歌这个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还是生硬地通过反复朗读诗歌来背诵诗歌的诗歌学习过程。总体来看,诗歌讲解手法比较生硬死板,缺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热情不够高涨。

2.教师和学生过分关注学习成果,忽略了能力培养的过程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大多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为重点教学目标,而小学测试卷面中,诗歌理解所占的比重较小,诗歌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背诵情况,无论是教师还是试题编写者对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关注不强,而对于学生诗歌背诵结果的关注比较大。一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会重点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强化教学,比如拼音与多音字、成语填空等等,教师讲解诗歌时重点关注学生的背诵准确率与诗歌默写情况,对于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关注较低这对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诗歌赏析能力的提高也会有消极影响。

3.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探索诗歌学习的热情不高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诗歌讲解时主要采取课前导入-诗歌翻译-背诵练习-作业布置这一教学模式,课程导入环节教师会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情景,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但是在诗歌翻译和背诵练习阶段,学生都处于一个被动地位,接受教师的安排,机械完成诗歌背诵的学习任务,没有动脑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课后,学生会利用工具书等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纸质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提升,但学生并没有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学生接触陌生诗歌时仍然没有良好的分析思路,无法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索诗歌学习的热情。

二.共感教育理念的应用对于诗歌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共感理念概述

共感理念即共情,最初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心理学范畴的重要理念,其概念是让非当事人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事情发生时候的真实情境,进而理解当事人的做法或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共感理念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部分语文教师会利用共感教育理念带领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将学生代入特定的环境,循序渐进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共感理念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率的促进作用分析

相关调查表示,学生在落实共感教育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放松自我,共感教学理念能够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从细节之处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和课堂体验。诗歌模块和现代文本阅读相比不仅考察学生对于文本语句的分析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对于古汉语的转化学习能力。学生需要斟酌关键字,体会诗人运用的写作手法,融入特定情景之中理解诗歌内涵。在诗歌教学课堂中运用共感教育理念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实现师生角色的合理互换,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探索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共感理念在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合理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共情体验,带领学生感受诗歌魅力

高效的课堂应当在具有教学魅力的情景中展开,合理创设教学情景是实现高效率共感教育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外界认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逐步引导学生感知诗歌魅力,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和视觉感官,实现对于学生的双重刺激,达到高效情景创设的目的。为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古韵之美,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具有古典韵律的纯音乐,并配合音乐为学生朗诵诗歌,实现共情教育的有效情景创设,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朗诵展示,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结合音乐把握整体的朗诵节奏,学生对于诗歌断句问题将会有深层次的理解,掌握诗歌断句的具体方法后,学生可以自主翻译诗歌并将自己代入特定情景中感受诗人的内心活动,获得良好的共情体验。举例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针对小学四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忆江南》這首诗歌展开教学时可以播放节奏相对缓慢的古典音乐为学生进行朗诵展示,然后随机指定学生配合背景音乐进行诗歌朗诵,把握诗歌情感走向,在学生结束展示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感受,逐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具体意境。教师在针对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清平乐.村居》展开讲解时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和乡村生活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乡村风光,了解诗人写作诗歌时的生活处境,为后续学生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二)划分学习小组并倾听学生想法,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代入情感,理解诗歌

教师应当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放松,展开积极的讨论和畅想,共情代入诗歌意境分析诗歌主旨和诗人心理活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更加自由,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诗歌分析小组,在实现情景创设和课堂导入后,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析诗歌内涵。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表现出对于学生的理解和鼓励,并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做学生的倾听者和学习导师。举例来说,教师针对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牧童》这首诗歌展开共感教育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朗读诗歌后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提出对于牧童生活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诗歌吟咏,让学生在反复吟咏中体会诗歌意境,实现共感学习。

(三)合理提出课堂疑问,引发学生想象,实现共感诗歌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富有想象力,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优点,合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学生的共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问题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针对诗歌中的某一个字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当时诗人所处的情景,并进行对比分析,诗人使用其他汉字是否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例如教师针对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独坐敬亭山》展开讲解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疑问让学生分析,诗歌题目中的“独”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基调,诗人在敬亭山中是怎样思考人生并欣賞景色呢。实现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而落实共感教育。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言文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想象进而落实对于学生的共感教学将会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为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诗歌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当在共感学习中充分感知诗歌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晓.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点滴[C].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44-45.

[2]郭秀君.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设计与微课应用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293-296.

[3]王永梅.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共情及其与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C].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09:181.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新庄镇中吊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