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性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创新

2020-08-27 08:47黄创孙琼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创新

黄创 孙琼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语作为中国的标志性语言已经吸引了许多外国学生的注意力。汉语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空前提升,诸多国家先后开设了孔子学院和汉语课堂。所以,如何激发外国学生对汉语以及对汉语文化的兴趣至关紧要,趣味性在汉语教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趣味性原则的定义、趣味性教学的定义以及笔者在海外教学总结的几点基于趣味性原则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趣味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 创新

笔者在菲律宾任教期间,有一个老教师问过我一个问题,他说:“黄老师,你这么年轻,学生会怕你吗?学生能听你的话吗?”我说:“我不需要我的学生怕我,如果他们对我的课感兴趣,自然就会听我的话”。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知道自己有非常多的不足,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我的中文课,在增加课堂趣味性这一方面,我一直在摸索。在知网上看过几篇关于增强对外汉语教学趣味性的论文,我才慢慢有所了解。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得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量的模仿、重复、记忆等机械性活动,容易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讲解形象生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地学,快乐地学。学生只有对汉语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但是我深知,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过分依赖趣味性,依靠趣味吸引第二语言学习者,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目的语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学习者,吸引他们最根本的东西应该是实用性等,所以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合理适度。

我所教的八个学生中,有六个都是华裔,这六个学生已经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有的已经是HSK6级的水平。我本科是播音主持专业,所以想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运用趣味性原则,用一点自己学过的知识,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趣味性原则的定义

趣味性原则是指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语言、教学活动或者表情动作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欲望,力求把上课讲授形式从主动变为被动的一种教学原则。如果遵循趣味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灵活处理汉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因此,趣味性原则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同时也是一个基本要求。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趣味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恰当的肢体动作、生动的教学技巧、饱满的激情等最大限度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趣味性原则指导下,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把原本形式单一、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汉语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和多样化,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

二.趣味性教学的定义

趣味性教学是指在趣味性原则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教学,其教学实施过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师讲授水平、教材内容、教材设计形式、课本语言、教学节奏、教师肢体语言、教学表达形式和整体教学设计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需要以授课形式和课本内容的兴趣为出发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一种非常轻松且愉快的状态下接收课上所学知识和内容。当然,趣味性教学也有它自身的局限,对外汉语教师在任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当地教育文化特点、当地外语教育文化特点、当地汉语接受度、任教学校教学文化特点、任教学校外语教育文化特点、教室多媒体设施、学生的汉语水平差异、学生家庭背景等。

三.基于趣味性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创新

(一)巩固发音基础

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学生的中文发音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平翘舌不分,有的鼻边音不分,有的舌尖前音和舌面前音分不清,更有甚者让人一听他说话就知道是一个外国人在学习中文,四个声调完全混乱,为此,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来练习语音。

1.绕口令。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对症下药,平翘舌音发不好的学生,我会给他打印一张练平翘舌的绕口令,課间就可以练习,比如“隔着窗户撕字纸,一次撕下横字纸,一次撕下竖字纸,是字纸撕字纸,不是字纸,不要胡乱撕一地纸”。鼻边音发不好的学生,我会给他打印一张练鼻边音的绕口令,比如“男篮有个蓝教练,女篮有个吕教练”,以下类推。

2.儿化和轻声。事实上,有些学生的中文已经说得很好了,但还是不够地道,又或者儿化和轻声没说好会引发歧义,是因为儿化、轻声还没能熟练掌握。比如说“爷们儿”,如果没有儿化就很不地道,“头”如果没有加儿化就表示脑袋,加了儿化就表示领头的。

3.语音语调。在这一方面,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上去这四个声调。首先我会告诉学生这四个声调的调值分别是多少,阴平是55,阳平是35,上声是214,去声是51。学生会自己拿手势比划。接着我就开始带读四字词,“中国伟大,花红柳绿,资源满地,山河美丽,山明水秀”等。语音语调的课是和儿化轻声安排在一起,每两周一节。

(二)创新课堂活动

为了让学生自信地说中文,并让他们的汉语输出最大化,每两周我会花一节课的时间举办各类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

1.演讲。一般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准备,演讲的主题是“我”。我会提前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演讲者在舞台上的表现,并告诉他们演讲的姿态应该如何到位,比如眼神,手势,走位等。让我惊喜的是,有的学生非常重视这个活动,他们会在其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一篇演讲稿,在演讲的当天,着装还非常正式。

2.辩论。辩论的题目都是和中学生所面临的生活问题相关,这样一来,他们会比较有想法有共鸣,比如“初中生应不应该带手机来学校”“中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网络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和演讲一样,我会提前给学生播放辩论的视频,给大家介绍如何辩论,学生也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准备,查资料。前两次辩论我都是采取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但在后来我采用了听证会的方法,即提供八个身份,学生抽签选定自己要的角色,代表该角色的身份围绕辩论题目展开讨论。

(三)活用视频教学

这是我经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因为每篇课文我都会运用视频来教学。视频的内容都是和课文知识密切相关。如,在学到“山洞”这个词的时候,我给学生找了一个中国黄龙洞的视频,这会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洞”除了原始人类和各类动物居住,在现今还成为了景观,。有一次我在讲“多么”这个语法点的时候,我给学生找了一段中国内蒙古大草原的视频,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用“多么”说句子,学生开口便说道:“草原多么大啊!牛羊多么多啊!天多么蓝啊!天气多么好啊!人们多么幸福啊!”在讲到“沿”这个语法点的时候,我放了《变形记》里面山区的一个片段,看完以后让学生用“沿”说句子,学生答道:“他们沿着山路回家,沿路都是山区”等。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顺便介绍中国的风景文化。

四.结语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学习多元文化教学,把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趣味性原则的指导下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关于趣味性原则更加高效的利用,值得我们继续探讨。以上三点是我利用趣味性原则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所总结的教学上面的小方法,但都是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去开展。在实际汉语教学当中,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树立一个综合、立体、丰满的汉语形象,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汉语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薛慧媛.趣味性原则在韩国小学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安阳师范学院,2019.

[2]程若娟.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兰州大学,2015.

[3]杨亚新.趣味性原则在对外少儿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

(作者介绍:黄创,沈阳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硕士,国家汉办优秀志愿者教师;孙琼,沈阳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创新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