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2020-08-27 08:47王冰冰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微博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作为获取国内外即时信息的主流传媒手段,网络新闻对大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语用预设普遍存在于交际话语当中,新闻评论恰当地使用语用预设能够使交际更加顺畅,同时使话语更具有说服力。本文以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中孙杨颁奖风波系列事件为例,结合预设分析理论,试图对网络新闻主流媒体微博平台所发表的微博评论作出评析,总结其特点、类别及功能,为网络新闻评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语用预设 主流媒体 微博

一.引言

信息时代下,网民的日益剧增和新兴媒体的扩建使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突飞猛进。依托于网络,新闻评论的重心日益从纸媒转移到网络传媒上来。微博,作为新闻评论的载体之一,集信息分享、获取及传播于一体,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化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主流网络媒体例如人们日报、头条新闻等微博平台在给大众传播信息、塑造其价值观和是非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游泳健将孙杨在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夺冠后颁奖风波事件受到了国内外网民的极大关注。作为将此事件传递给大众的主流网络微博媒体,其发布的言论及观点对大众舆情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国际体育赛事,以语用预设分析为基础对国内多家主流官方微博平台:人民网、头条新闻、新华视点、新华网、新浪体育和中国日报对孙杨夺冠颁奖风波事件系列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探究微博网络媒体是如何运用预设理论传递特定信息的。

二.网络新闻评论及语料来源

1.网络新闻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见信息,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王振业,2004)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类网络平台的层出不穷,网络新闻已经成为大众认识和了解世界、知悉国内外方方面面的重要工具。

1.1类别。网络新闻评论从内容上可以被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三类。为了便于研究,杨新敏从内容角度将其分为政府媒介评论、商业媒介评论和网络论坛跟帖评论。(杨新敏,2002)

1.2特点。网络新闻评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纸媒相比,网络新闻评论发布更加便捷、传播速度更快、涉及受众群体面更广。潘英(2004)將网络新闻评论的网络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栏目设置更多样,形式直观;二是容量大,包容性强,存留时间长;三是传播和互动及时;四是形式加灵活。但却鲜少有研究能够从报道编撰、语言的措辞及产出出发研究话语实践。因此,本文重在从网络新闻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出发,分析语言内部结构。

1.3功能。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网络新闻评论将信息以精炼、客观的方式呈献给大众,在阐述事实的基础上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大众认知。主流新闻媒体所发布的网络新闻评论很可能也会成为热点新闻,成为再次热评的对象,因此,这些起着“领头羊”作用的媒体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客观公正、不偏不已。张世浩将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作用归纳为五点:第一,促进公开与公正;第二,有利于社会控制;第三,扩大网站影响力;第四,与传统媒体互补;第五,加强社会监督。(张世浩,2009)由此可见,主流网络媒体在实践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2.语料来源

本研究以光州游泳世锦赛中孙杨夺冠颁奖风波系列事件为例,选取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权威网络新闻媒体平台:人民网、头条新闻、新华视点、新华网、新浪体育和中国日报,收集与此事件相关的新闻评论报道,并将其归纳整理,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例分析。

三.语用预设分析

预设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在1892年发表的《意义和所指》一书中首次提到预设这个词。预设包括两大类: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Leech对预设的定义是:X的前提为Y意味着:(1)X蕴含Y;(2)X的否定命题的含义为Y。其中(1)为逻辑条件,(2)为语用条件。(Leech, 1966)广义上的预设一般是将预设看成是交双方预先设定的先知信息,即人们所说的语用预设。(曾必好,2012)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 (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语用预设具有三个特征:(1)共知性,语用预设的先决条件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信息;(2)合适性,不同的话语会因语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讲话者要正确发出言语,并能够使听话者很好地明白;(3)隐蔽性,这种预设信息是暗含的,并且通过推导能够得知的。语用预设与语境关系密切,立足于语用预设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鞠彤,2013)

四.新闻评论中的语用预设实例分析

网络新闻日益被看作媒介发展史上信息覆盖面最广的大众传媒。本研究选取的主流媒体平台在语言的使用上相对考究,以下结合实例进行语用预设分析:

1.语言的经济性

预设能够通过把已知信息作为前提,能够减轻讲话者的交际负担,便于听众理解,避免冗长赘述。

(1)人民网:在今晚结束的游泳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2秒的成绩夺得该项目世锦赛四连冠,这也是孙杨在世锦赛历史上的第十金,世锦赛个人项目夺金数和罗切特并列,仅次于菲尔普斯!大白杨,霸气!

在这个新闻评论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语用预设的应用。“在今晚结束的游泳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预设了“今晚是游泳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以3分42秒的成绩夺得该项目世锦赛四连冠”预设了“孙杨从前曾参加过世锦赛该项目”和“孙杨曾在世锦赛获得过冠军”;“这也是孙杨在世锦赛历史上的第十金”预设了“孙杨曾在世锦赛获得过金牌”;同样,“世锦赛个人项目夺金数和罗切特并列......”预设着“罗切特曾在世锦赛多次夺金”以及“菲尔普斯世锦赛夺金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像此种大型体育赛事,公众先前会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报道信息的时候在保证信息度适当的情况下将信息精炼到较短的篇幅是媒体报道的一致追求。

2.突出焦点

語言的使用可以使话语中关键信息在整个句子当中凸显出来。预设的改变会使信息焦点发生变化。例如:

(a)Her sister flew to Paris at some TIME.

(b)Her sister flew to some PLACE last Friday. (魏在江,2003)

同样地,在新闻评论中,报道更多地需要将重点放在话语中凸显的位置,以便读者能够快捷地获取信息。

(2)新浪体育:颁奖仪式上,夺得亚军的霍顿没有站在领奖台上,在奏国歌之后也没有和孙杨还有冠军一起合影......

在此则新闻中,将“夺得亚军的霍顿”作为主语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通过交代人物信息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该人身上来。紧接着,“在奏国歌之后也没...”又一次提醒观众其做出的举动。官方虽未直接对霍顿的行为做出评价,但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推导出报道预设了“前三名应一起合影”和“奏国歌之后冠亚季军按照程序有合影仪式”,并且通过语境和标志词“也”暗含对该运动员做法的不认可,将人物最大程度地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提高了传播的针对性。

3.亲和性

新闻评论为了增强说服力和吸引读者,往往会采用富有亲和力的表述。如例(1)中的“大白杨,霸气!”“大白杨”是国内公众对游泳健将孙杨的爱称,报道沿用“大白杨”三字,使新闻内容看上去更加接地气,同时表达出对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的偏爱。

(3)新浪体育:孙杨在赛后发布会回应,“他想通过这样举动影响我在赛道上的发挥......”“你可以不尊重我,但是你必须尊重中国。”

对于霍顿在颁奖典礼上拒绝与孙杨合影的事件,官方报道并未直接发言,此则新闻既在第一时间将运动员的态度传达给民众,又通过直接引用运动员话语的方式将自身态度表现了出来,即国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中国公众对于游泳健儿孙杨是很拥护的,因此直接引用采访话语也预设了“孙杨在颁奖风波后接受了采访”,直接话语播报拉近了官媒与公众的距离,使报道更具亲和力。

4.增强说服力

预设在话语中使用时,为增强说服力亦会在表达中暗含信息。

(4)头条新闻:#英媒炮轰霍顿行为野蛮#:资格赛落选,走后门参赛# 世锦赛400米自颁奖典礼上,霍顿拒绝和孙杨合影......霍顿表现糟糕,没有拿到参赛资格。

通过此则新闻评论,可以看出官媒采用转述国外权威媒体话语使霍顿的不正当、不礼貌行为更加深入人心。“英媒炮轰霍顿行为野蛮”预设了“英媒对霍顿行为做出了评价”,“霍顿拒绝和孙杨合影”预设了“霍顿应该合影”,“霍顿是靠特权才获得参赛资格”预设“霍顿没有参赛资格”。

五.结论

本研究以韩国光州世锦赛孙杨颁奖风波系列事件为例,结合语用预设理论,探讨国内主流新闻微博评论平台对事件的报道,发掘其在新闻编写过程中所使用的语用预设方法。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倾向于在准确传递信息的基础上力求达到语言简练、明确、亲和、富有说服力的效果;另外,新闻媒体通常不会将态度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预设话语暗含于报道之中;还经常借助第三方言论来左实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使论述更加有据可依,达到客观公正。此研究一方面利于学者深化对预设分析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新闻评论话语的深层内涵,亦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重点放在主流媒体的文字评论,未能够与视频、图像等进行结合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以使研究更加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Leech,G.N. English in Advertising:A Linguistic Study of Advertising in Great Britain[M].London:Longman,1966.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8.

[3]鞠彤.《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预设分析》[J].才智2013(18).

[4]潘英.《比较视角下的网络新闻评论》[J].《当代传播》,2004(3).

[5]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223.

[6]杨新敏.《当代新闻评论》[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296.

[7]曾必好.《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2.

[8]张世浩.《网络新闻评论导向调控路在何方》[J].《采写编》2009(5).

(作者介绍:王冰冰,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兴趣:话语分析)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