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具教学活动策略探究

2020-08-27 08:47舒勋全
文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策略

舒勋全

内容摘要:我国是农业古国,先民们创制的多种多样农具,见证了我国农耕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学习古代农具是对学生进行农具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古代农具的教学活动策略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古代农具 教学活动 策略

我国是农业古国,先民们创制的多种多样农具,见证了我国农耕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勤勉地谱写了大地丰硕的乐章,忠实地记录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凝聚了先人们的智慧,学习古代农具是对学生进行农具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现行初中历史教材有关中国古代农具的内容较少,缺乏对农具知识的全面解读,学生难学。我们探索出的古代农具活动策略,弥补了教材农具知识的不足,训练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发展。

策略一:查阅资料 传承文化

我们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农具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查阅农具(耕)资料,理解其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农具文化,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案例1】查阅资料,结合课文理解农具文化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的主要内涵就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写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凭主观))返道(违反客观规律),就像入泉伐木(潜入水中伐木),登山求鱼(爬到山上捕鱼)一样,结果就是“劳而无获”。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强调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古代农具(耕)文化所提倡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历史悠久、广播人心,所体现的低碳环保意识、资源保护思想、和谐共生共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值得我们诊视与传承。

策略二:创办刊物 锻炼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广泛收集与古代农具相关的图文资料,加深对古代农具的认识与了解,体会农具演变及传承特点,最后要求学生创办农具专刊或手抄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2】我们指导学生利用收集的农具材料,创办农具专刊或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主题明确。学生对收集的文字材料甄别筛选取舍,对图片从清晰度、亮度、色彩搭配、对比度、版式等方面综合选择,还对专刊和手抄报的刊头、版面、边框、中缝、字体、字迹等进行周密安排,然后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协作。共同打造出较高质量的农具专刊《争鸣》和手抄报,锻炼了综合能力(图1)。

策略三:合作探究 学科综合

古代农具蕴涵历史知识、几何图形、物理原理、美术造型、语文诗词、地理环境、生物科学、政治思想等学科知识,是学生跨学科综合学习的重要载体。

【案例3】曲辕犁融合多学科知识

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生长,水田耕作主要农具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唐代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不适合地块狭长的南方梯田使用。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轻便的曲辕犁。曲辕犁共由11个部件组成。主要优点是:第一,曲辕犁短且是弯曲的,末端设有能转动的犁盘,牛在牵引时可自由摆动和改变力的方向,操纵灵活,一头牛耕地,节省畜力,更适合在狭小的江南水田使用。第二,犁评可以调节犁箭上下,改变牵引点的高度,控制犁地的深浅。第三,圆形犁壁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减少前进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埋在田里作绿肥。

曲辕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特殊地理环境下出现的,它蕴含了力学结构物理原理,埋草作绿肥的生物学知识。造型美观,运用了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它的犁铧有菱形的、V形的,犁壁成圆形,犁盘与耕索、曲轭构成三角形等。曲轅犁以策额为中线,左右两边保持等量不等形的均衡;从色彩上来看,木材的颜色是冷色,而铁也是冷色,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均衡;犁铧V形成对称,给人舒适、庄重、严肃的感觉,这些设计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体现了良好的审美情趣。使用时需要身体各部位协调、灵活和柔韧。

策略四:制作模型 感悟快乐

我们指导学生制作了多种农具模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了多学科知识,训练了综合实践能力,感受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案例4】学生制作耒耜模型

①买骨:我买牛肩胛骨时,卖牛肉的叔叔告诉我:“最好把牛骨煮一下。”我知道叔叔说的对,但不明白原因,我上网查询后知道了,如果用未煮过的牛骨做模型,骨上的肉粒会腐烂变质,有臭味,生细菌,这是生物化学知识。

②煮骨:我家的锅放不下大大的牛骨,就专程到乡下外婆家去煮,我从灶堂的柴要架起来,留空隙通风的现象中,知道了空气中有氧,氧有助燃的化学特性。

③锯骨:制作耒耜模型,应去掉牛骨中突出的骨梁。我用榔头使劲一敲,牛骨弹起来,差点砸到我自己。我请做木活的叔叔用锯子锯给我做示范后,我艰难地锯掉了骨梁。后来我明白了一个物理原理:敲骨的时候我给骨一个作用力,骨跳起来给我反作用力;锯骨的时候需左右手协调一致,掌握力的平衡。通过实践,我明白了劳动的不易与艰辛,以后我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④钻骨:制作耒耜的关键工序是在牛骨上钻两个孔,便于绳索穿过绑牢木棒。我用大铁钉去钻,不行。用榔头敲打改刀尝试,也不行。我借来电钻,按叔叔的讲解去做:左手用力把骨头按住固定好,右手握住电钻,向下用力,打开电源,钻头旋转。很快,我在牛骨上钻出两个孔,这时我手痛了,大汗淋漓,但我学会了钻孔技术,十分开心。我明白了钻头向下,把力垂直作用于牛骨上容易操作这一力学原理,同时也感受到几千年前的古人,在当时没有电钻的情况下,要在牛骨上钻孔,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这需要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不正是我们中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吗?

⑤装柄:我把长木棒紧贴在牛骨的两孔之间,用绳索绑牢木棒,又在骨头处绑牢一个脚踏横木,这样,耒耜模型做成了。我观察发现:我钻的两个孔及骨头绑绳索处,刚好成一个三角形,这正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数学原理,使木棒与牛骨浑然一体,成为一件复合农具——耒耜(图3)。我为收获开心快乐着。

策略五:使用农具 劳动实践

我们要求学生节假日回到农村老家使用农具劳动,学生热情高,兴趣浓。体验了使用农具的艰辛和快乐,锻炼了劳动实践能力,强化了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案例5】体验戽水。外公教我握住戽斗的两根绳子,把戽斗象钟摆一样地摇起来,让戽斗装上水,使劲向上一提一甩进行戽水,我力气小,动作僵硬,不协调,始终戽不上水来。我认识到:劳动真不容易,我需加强锻炼,强身健体,训练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掌握劳动技能。

【案例6】体验挑粪。我在粪桶里装了大半桶粪水,用扁担挑,刚一用力,两个粪桶的粪水压得我肩膀好痛好痛,粪水从桶里荡出来,溅到我的腿脚上,好脏,好臭,好恶心哦!农民伯伯真厉害,他们劳动时不怕苦,不怕臟,不怕臭,勤勤恳恳劳作,收获丰收果实。这让我对农民伯伯肃然起敬,真正感受到劳动最光荣。

策略六:演讲故事 升华情感

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农具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古代农具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他们演讲农具故事,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可以静心怡情、升华情感、正气创新。

【案例7】:学生演讲“祖冲之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从464年开始任南朝刘宋王朝娄县县令以来,勤于政事、兢兢业业、政绩突出。但他注意到农民舂米、磨面很费力,十分辛劳,他就想利用机械来代替人力,以减轻农民的辛劳,提高效率。他利用政闲时间日思夜想,全心研究,终于发明了利用水流冲击的力量同时舂米、磨面的新机械——水碓磨,水碓磨首次运行时,连当时的皇帝齐武帝也亲自观看,祖冲之创制的水碓磨沿用了1000多年(图4)。我们应学习祖冲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学习他以民为本,服务百姓的公仆意识;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通过以上策略,学生认识到:每一件古代农具都凝聚了先人民们的才能、智慧与创新,农具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珍视、学习与传承。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我的手机在哪?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