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叶秋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020-08-29 03:30吴海红冯秀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秋海棠根长外植体

李 丹,吴海红,岳 玲,冯秀丽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

蟆叶秋海棠又称王秋海棠、毛叶秋海棠,是著名的盆栽花卉,为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 叶片卵圆形,正面绿色,带金属光泽,具有不规则的红色环纹,叶片背面红色,叶柄红色,叶片与叶柄均多毛。 花朵饱满呈淡粉红色,清新雅致,同时具有很好的观叶与观花效果。 是应用较多的室内装饰植物,适用于宾馆、厅室、橱窗等的摆放点缀。 盆栽几年之后,植株长势减弱,叶片色彩变淡,需要重新繁殖。 海棠属的植物种子多不易获得,有性繁殖能力弱,且易发生变异,优良性状难以保持。 蟆叶秋海棠采用传统的分株于叶插得繁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且受季节限制。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蟆叶秋海棠进行繁殖,具有繁殖系数高、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 本试验以蟆叶秋海棠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蟆叶秋海棠快繁技术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蟆叶海棠植株2018 年11 月份采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连栋温室内,将其叶片与叶柄一并剪下,作为外植体。

1.2 试验方法

将剪下的外植体用洗衣粉水清洗掉表面污垢,放到流水下冲洗30 min 左右。 将叶柄剪下,切成1.5 cm 左右的小段,叶片切成1.5 ~2 cm 见方的小块待用。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滤纸将实验材料表面的水分吸干,放入到0.1%的氯化汞溶液中灭菌,灭菌时间设计为3、5、7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 ~4 次,将叶片与叶柄接触到氯化汞的边缘分别切掉0.5 cm 备用。 将准备好的试验材料接种到诱导愈伤培养基上,待长出愈伤组织后,将愈伤切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 块,当增殖的不定芽长到一定大小后切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 d 左右练苗移栽。

诱导愈伤:培养基采用MS 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 与NAA 组合,6-BA 的浓度设计为0.1、0.5、1.0 mg/L,NAA 的浓度为0.01、0.1、0.5 mg/L,共9个组合,培养基pH 调至5.8,加入蔗糖30 g/L。 增殖培养:培养基采用MS 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 与 NAA 组 合, 6-BA 的 浓 度 设 计 为 0.1、 0.5、2.0 mg/L,NAA 的浓度为0.01、0.1、1.0 mg/L。 生根培养:以 1/2MS 为 基 本 培 养 基, 添 加 NAA 0.1、 0.5、1.0 mg/L 进行培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灭菌时间的选择

每个灭菌时间接种30 瓶培养基,其中3 min 的灭菌时间污染率达到40%左右,5 min 与7 min 的处理污染率都为0,可见蟆叶海棠叶片与叶柄的消毒时间5 min 即可。

2.2 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将灭完菌的叶片与叶柄分别接种到6-BA 与NAA 组合的9 种培养基中,其中叶柄无论在哪个组合的培养基中都没有愈伤组织长出,可见叶柄并不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的外植体使用。 叶片在6-BA0.1 mg/L,NAA 0.01 mg/L的组合中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呈绿色,质地紧密,可见芽点,易 于 出 芽。 高 浓 度 的6-BA 0.1 mg/L,NAA 0.01 mg/L 的组合也有愈伤组织长出,但愈伤呈白色,出现透明状,有玻璃化的趋势,不利于出芽。 由此可见,蟆叶海棠的愈伤诱导需要低浓度的6-BA 与NAA 组合,6-BA 的浓度是NAA 的10 倍,有利于愈伤的长出。

表 1 不同6-BA 与NAA 浓度对叶片诱导愈伤的影响

2.3 增殖培养基的选择

带芽点的愈伤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后,各激素浓度组合的培养基都会有芽增殖,高浓度的6-BA 产生大量的丛生芽,但芽不会长大,不能用于接种生根,高浓度NAA 不利于芽的增殖,培养一段时间后愈伤组织块褐化严重,低浓度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芽的增殖与生长,适合的增殖培养基是6-BA 0.1 mg/L,NAA 0.01 mg/L。

表 2 不同6-BA 与NAA 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

2.4 生根培养基的选择

当不定芽长到3 ~5 cm 时切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14 d 以后观察结果。 当NAA 的浓度为1.0 mg/L 时,没有根长出,浓度为0.1 mg/L 时有少量的根长出,但根系弱,根数少,不适合移栽。 NAA 浓度为0.5 mg/L 时,有较多的根长出,根系壮。 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 0.5 mg/L。

2.5 移栽

待苗长到5 cm 以上,且有多条根时,在实验室内把瓶口拧松,进行练苗,2 d 后移栽。 把苗从瓶内取出,洗净根部残留的琼脂,避免滋生细菌,移栽入蛭石与草炭1 ∶2的基质中。 由于秋海棠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大多数品种抗寒性较差,且组培苗抗逆性较弱,对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温度控制在20 ~25 ℃,早、中、晚3 次叶片喷雾,使湿度保持80%,14 d 统计成活率,可达96%以上。

表 3 不同NAA 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在蟆叶秋海棠的组培快繁体系中叶片可以作为外植体使用,叶柄不宜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叶片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增殖长出丛生芽从而得到完整的植株。 诱导愈伤和增殖的培养基均以MS 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低浓度的6-BA 与NAA,6-BA 以0.1 mg/L 为 宜,NAA 以0.01 mg/L 为宜。 生根培养基以1/2 MS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 0.5 mg/L,高浓度的NAA 不利于生根。 蟆叶秋海棠组培苗的移栽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高,但对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控制好温度与湿度,就可得到较高的成活率。

在丛生芽增殖的过程中,虽然有较高的增殖率,但也存在愈伤组培块褐化的情况,这也是以后的工作中重点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秋海棠根长外植体
伊藤杂种‘巴茨拉’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诱导
贵州30种原生秋海棠属植物资源观赏性评价
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
道高一丈
刺五加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美丽的秋海棠
秋海棠:植物中的“大家族”
菊花离体快繁技术流程概述
树藤哪根长
水稻OsDHHC13基因参与氧化胁迫响应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