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过就改”与“知过不改”

2020-09-02 06:46姜海智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三害蛟龙橡皮

姜海智

笑笑和小明是同学。一天,小明的橡皮丢了,笑笑此时不在教室,小明顺手拿了笑笑的橡皮来用。笑笑回来后,看到小明在用自己的橡皮,就和老师说:“小明偷了我的橡皮!”老师调查清楚事实后,教导小明:“没有得到他人允许,擅自动用他人的东西,这是偷盗的行为。今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并鼓励小明:“过则勿惮改!”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接受老师的教导吗?此处老师说的“过则勿惮改”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句

过则勿惮改。

(选自《论语·学而》)

译文

有过失,不要害怕改正。

典故锦囊

三国时有个叫周处的人,乡亲们把他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并称为“三害”,可周处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有一天,周处听到乡亲们在谈论“三害”的事,他说:“猛虎和蛟龙算什么,我去把它们除掉!”过了几天,周处果然上山去,打死了吃人的老虎。他又带着刀剑跳进水里去寻找蛟龙。找到后,他与蛟龙在河里搏斗厮杀,一直斗到几十里以外。三天三夜过去了,周處还没回来,大家以为周处一定是死在河里了,乡亲们喜出望外,都敲锣打鼓地庆贺。可正当人们庆贺时,周处竟然回来了。周处看到百姓们以为他死了,并且竟然这样高兴,才明白自己是“三害”中的最后一害。于是周处心生惭愧,决心改过。从那以后,他刻苦读书,不断加强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最终成为了一个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人才。

这就是知过就改的周处,不仅增长了自己的学问和德行,还被后世所称赞!有没有知错不改的人呢?他们有怎样的经历呢?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把厨师处死了。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忠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决定劝谏晋灵公要爱护自己的臣民。晋灵公只轻描淡写地回复:“我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但晋灵公并非真正认错,之后他对待臣民仍旧十分残暴。忠臣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竟心生厌恶,多次设计要杀害赵盾。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这就是知错不改的下场。

所谓当局者迷,我们的错误自己是很难发现的,所以当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应该心生感恩,并努力改正。这样做,我们会成为更优秀的人。

成语卡

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的错就一定要改。

近义词:过而能改 闻过则喜 知过即改

反义词:将错就错 明知故犯

造句:一个人做到了知过必改,就能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三害蛟龙橡皮
机械革命蛟龙7
“蛟龙”探海
《世说新语》:周处除三害
我喜爱的橡皮
周处除三害
橡皮收了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
周处勇除“三害”(下)
周处勇除“三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