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平台福州”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壮大

2020-09-02 06:55林善炜修菊华
商业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平台经济

林善炜 修菊华

[摘 要] 2019年6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平台福州”的战略部署,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平台福州”建设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将有效推动福州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树立“平台”思维,用“平台思维”整合资源,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各类平台型企业。

[关键词] 平台福州;平台思维;平台经济;平台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 F5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8-0016-04

Abstract: In June 2019, Fu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building "platform Fuzhou",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s an effective support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Fuzhou"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uzhou platform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platform" thinking, integrate resources with "platform thinking", develop new formats and new models, and cultivate all kinds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Key words: platform Fuzhou, platform thinking,platform economy, platform enterprises

作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经济正在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变革的重要推手,成为未来大部分企业创新的战略转型与功能拓展的重要发展方向。2019年2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商建函〔2019〕61号),对构建平台生态、促进商产融合、推动协同发展等提出了10条具体意见。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8号),就鼓励发展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等经济新业态,以及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完善业态标准体系、合理界定平台责任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平台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6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抢抓大数据时代机遇,审时度势地提出建设“平台福州”的战略部署,并及时发布了“平台福州”建设的行动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可谓恰逢其实,恰到好处。“平台福州”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福州平台经济发展,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有效支撑。“平台福州”具体怎么建设?平台经济怎么发展?这事关福州产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也事关能否构建福州现代产业体系。

一、平台与平台经济

早在十几年前,平台现象就已经引起了学者和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亚历克斯·莫塞德和尼古拉斯·L·约翰逊在其著作《平台垄断:主导21世纪经济的力量》中指出:“平台正在吞噬这个世界。”[1]平台打破了传统大企业的垄断,正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世界经济的基石。这是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

让·夏尔·罗歇和让·梯若尔最早对什么是平台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定义,即:“双边(或者多边)市场是一个或几个允许最终用户交易的平台。”[2]从平台本身来看,平台是一个多方交流,各方聚集的场所。平台融合多方资源,互惠互利资源互补,打破企业单打独斗困境,实现合作共赢。从个体来看,个体在平台上展示自己,能够找得自己所需求的,也能吸引到自己的潜在客户或者与自己具有相同目标客户的合作伙伴。

总体上说,平台是一种为供需及相关主体提供连接、交互、匹配与价值创造的媒介组织,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型资源配置方式。[3]平台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方式,是一种渠道,是一种载体,更是一种思维。平台的核心是整合资源,召开一次会议、举办一次会展、搞一次论坛、举行一次活动,等等,都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各方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本、数据、人脉等聚集起来,整合起来,然后去挖掘、发现、经营、利用,从而实现新的价值增殖。构建平台是经营互联网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未来企业的竞争模式将会发生重大改变,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平台使用的是众人的力量和智慧,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经济生态圈。

至于平台经济,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新兴经济模式。平台经济对现有经济理论提出很多挑战,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自2006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平台经济和双边市场的研究逐年增加,平台经济的研究成为近10多年来的热点,并在理论研究和运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学术界发表的大量关于平台经济的著作和文章看,平台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竞争战略、业务模式、平台定价和网络外部性等问题。[4]但平台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现有理论提出很多新挑战,[5]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平台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平台的经济活动,是新经济的主要类型,其显著特征是共享性,最初主要体现在流通领域,如电商平台,典型例子有阿里巴巴、京东、当当、苏宁易购等。但现在已不再仅仅是狭义的“电商”概念,不能就这么狭义地理解平台经济就是电商经济,或者就是互联网经济。随着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不断加深和拓展,平台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平台经济已经拓展到物流流通、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我们认为,平台经济是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企业以平台为载体,以实体产业为核心、以新技术为支撑、以新理念为引领,搭建线上线下互动的交易平台,来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从事信息互动、多方交易、信用支付、增值服务或媒体传播的高技术服务业的新型经济形态。平台经济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依托,弥补了传统流通渠道供需信息不畅通、商业模式效率低、基础设施受局限等不足,为商品流通带来根本性变化,也为实体商品流通市场的创新发展和优化升级明确了方向。[6]平台经济逐步成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福州市平台经济发展的基础与现状

(一)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谋划“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实践地,较早地开展了“数字福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2017)》显示,福州数字经济指数在全国351个城市中排名第九。2019年,福州市数字经济规模达35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8%。2019年1-9月,福州市规上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支撑软件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93.4%、28.3%、32.8%、55.3%。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平台福州建设和福州平台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在发展平台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科技优势、市场规模优势突出,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已经培育形成了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五大千亿产业,并已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链。[7]近年来,福州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2019年,电商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移动支付普及率超95%,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达18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这些都为平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业态模式不断创新

“十三五”以来,福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VR产业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三条措施》《关于加快福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三条措施》,以及建设海上福州、数字福州、平台福州等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目前,福州市以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快速成长,平台企业崭露头角,以米客互联、扑扑、永辉1233、票付通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综合服务能力与行业影响力初显;平台领域不断拓展,全市工業、农业、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多行业企业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向平台型企业转变,促进平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工业、农业、旅游、金融、物流、教育、养老等领域渗透;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方式的不断完善,各类企业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不断增长,形成了支撑平台经济发展的多种商业模式。

(三)平台型企业不断壮大

近年来,福州市民营资本加快进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平台型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量不断增加,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迅速,从业人员增长不断增加。如2019年,福州市培育了兴业信托、慧连无车承运等产业平台203个,811家工业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同时,平台型企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形成了纵腾网络、榕金集团、融达通、炬宏、金源纺织、盛辉物流、扑扑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营平台型企业。如纵腾网络在港、深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在美、英、日、澳等国自建了电商仓储配送中心;榕金集团开发的电商平台已为全美3万多家中餐厅提供冷链电商物流配送。目前,中安绿色等一批供应链金融项目在加快建设,京东、拼多多等一批跨境电商项目快速落地,朴朴、永辉生活等一批新零售企业迅速壮大。

(四)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2019年6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福州市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榕委发[2019]6号),明确提出要以“平台福州”和“数字福州”“海上福州”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发展平台流动和倾斜,实现人才、信息、资金等集聚互联,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并强调要大力支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及物流服务平台等11大类平台。为加快推进平台福州建设,引导规范全市平台企业发展,2020年3月10日,福州市服务业办印发了《福州市平台企业认定办法(试行)》(榕服办〔2020〕9号)。通过“平台福州”建设和平台经济发展,将有力推动福州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有效支撑。

当然,福州平台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有:

一是福州平台经济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仍然较弱,整体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水平。以跨境电商行业为例,能提供出口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家具、铁艺、个别电子产品、鞋服上,还未形成规模优势。此外,平台企业普遍存在交易金额高但主营业务收入不高的问题,多数未能达到规上服务业年度收入1000万元的纳统标准,无法应统尽统。

二是缺乏大型龙头平台型企业,缺乏像腾讯、阿里巴巴等体量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目前福州市平台型企业规模较小,年度交易额一般都在在100亿元以内,引领带动作用不强。与国内龙头企业相比,福州市本土的电商平台综合实力还有较大差距,电子商务独角兽的培养任务繁重。在专业市场方面,缺乏大型全国性的专业市场平台,除了海产品交易市场以外,福州我市在其他领域尚未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平台,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现仍处于整顿、停业状态,在大型期货市场和现货交易市场方面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三是平台企业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通过平台拓展业务范围不够,对工业领域的渗透率较低,平台经济的外部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金综合服务平台等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加速。

四是平台型企业的高端人才较为匮乏。人才短缺一直是困扰平台型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从事平台集成服务、技术开发、营销推广、模式创新等高工作的核心人才较为匮乏。

五是缺乏对平台经济发展的支持,保障要素不够健全。如一些物流平台型企业反映,目前全市物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能实现车辆与货物的无缝衔接,特别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壮大物流业规模做得不够。又如重点行业平台经济方面,目前科研服务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行业总部平台、互联网产业应用体验平台、非银金融平台和服务外包示范平台等配套产业服务平台都还不够完善,不利于企业规模化发展。

三、“平台福州”建设与福州平台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平台思维”

平台的核心是“整合资源”,建设“平台福州”,要树立“平台思维”。“平台思维”是一种互联互通互动的网状思维,是一种开放的、创新的思维。[8]“平台思维”不同于点性思维,不是停留在做一些碎片化、点状化的工作,而是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连接多方资源,以一种共多方赢的方式,达到1+1>2的效果。“平台思维”也不同于线性思维,不是停留在点到点之间的线状工作,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把更多的资源聚集起来、整合起来,然后去深度挖掘,实现最大效益。建设“平台福州”,首先是要求政府要有创新治理的思维方式,要树立“开放包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思维,打破各种制约新发展的制度壁垒和条条框框,拆掉各自为政的种种“堡垒”。要树立平台治理的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大局意识,跳出福州看福州,把福州的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要形成网状思维模式,不断搭建更多创新创造创业的平台,打造多主体的互利共赢的优质生态圈,要充分发挥福州的各种平台资源优势,用“平台思维”做乘法,用“平台思维”整合资源。

(二)创造平台基础

一个城市要发展平台经济,需要微观基础,即需要很多大中小型微型平台型企业。要充分把握大数据时代机遇,充分发挥福州区位、市场和政策优势,不断创造平台基础,大力培植平台型企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力搭建一批创新的、产业的、开放的平台,让各种信息、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管理等要素在这个平台上组合互动。一是维护一批原有平台。摸清原有平台型企业状况,正确引导、扶持原有各类平台型企业,促进原有平台型企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二是整合一批现有平台。整合现有各类平台,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一批业务相近的中小平台加快整合,扶持一批已有一定规模的平台提檔增效、转型升级,促进现有各类平台型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搭建一批新的平台。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搭建更多创新创造创业的平台,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的平台企业。四是引进一批外来平台。把平台经济作为招商工作重点,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平台型企业、交易中心,打造万商云集的平台生态圈。

四、促进“平台福州”建设与福州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

根据平台型企业的集聚性和产业生态规律,立足于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大集聚,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平台项目。发挥福州市在粮油、肉类、医疗器械、化工产品、水产品等国家级大宗商品交易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基地、综合能源交易中心。加强实体性平台用地保障,在实施城乡规划和城市更新中收购储备的存量土地优先用于安排实体性平台项目。支持实体性平台企业以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实施兼并重组,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实体平台并购贷款业务。大力支持福州航运交易所等一批实体性平台发展。扩大虚拟平台规模。面向新兴信息服务需求,重点引导推动金融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社交网络平台、媒体平台、支付平台、搜索平台等各类虚拟性平台发展,搭建促进虚拟性平台孵化和集聚发展的载体,打造集研发设计、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检验检测、孵化培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的虚拟平台经济集聚区。

(二)强化政策扶持

平台经济的发展需要突破许多传统规则,迫切需要有新的政策来引导、促进与规范,从而构建新的治理架构。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相关政策支持,最大程度地用好用足上级各项扶持政策,并及时出台、完善推动福州市平台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鼓楼区服务业国家综改实验区优势,加大政策协调力度,推动平台整合产业链,延伸服务链,为各类平台做大做强创造条件。制定《福州市平台经济示范企业(园区)认定标准》,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平台经济项目滚动库,每年择优认定一批平台经济示范和培育项目,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放宽平台企业的市场准入。为解决平台企业初创期面临的融资问题,要鼓励金融机构为平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VC(即风险投资)、PE(即私募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机构的快速规范发展,帮助中小平台企业获取更多的股权融资机会。

(三)鼓励发展新业态

以“平台福州”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落实扶持平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绿色供应链金融、航运金融、会展业、大宗商品交易等流量型服务业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海上风电运行维护服务、全球维修服务等创新型服务业态,发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福州新区的政策优势,大胆探索开放型服务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服务经济新体系。聚焦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互联网、新兴金融、信息技术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发展消费网购、现代物流、金融支付、文化与生活服务类平台。促进永辉1233全球消费品供应链、福耀供应链、乐纺云等平台项目发展,培育一批大型供应链服务平台。扶持元洪在线、纵腾电商、永辉买菜等平台型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消费品特色电商平台。依托福州港和四大临港工业基地,建设煤炭、石油液化气、钢材、水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同时,积极鼓励各县(市)区依据本地实际和特色,培育建设平台经济集聚区。

(四)加强改革与创新

首先,要加强探索建立平台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传统上对国内贸易进行统计的两个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主要从批发和零售角度来衡量贸易的规模。但是面对新型的平台经济的发展,情况发生了改变。市商务部门要会同市统计部门建立平台经济统计制度,动态监测平台运行情况,定期编制和发布本市平台经济发展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平台企业用工、灵活就业人员相关政策。平台企业的用工模式、就业形式与传统经济相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其相对特殊的用工需求和相对灵活、松散的就业群体,不能只按照传统的用工、就业政策来对待。进一步完善平台企业灵活用工和就業的从业人员社保政策,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引导更多平台从业人员参保,保障这些行业又确保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五)优化服务发展环境

首先,制定、出台专门的平台经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平台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平台运营商和平台交易、交流双方的职责和权益,规范平台运营,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惩罚措施,严厉打击平台上的不法行为,公平维护平台参与者权益。其次,积极引导各平台间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推进平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再次,加大对平台型企业在货物通关、外汇结算、税收返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企业审批、备案等手续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服务,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美]亚历克斯·莫塞德,尼古拉斯·L·约翰逊.平台垄断:主导21世纪经济的力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5.

[2][法]让·梯若尔.创新、竞争与平台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论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98.

[3]魏际刚.平台经济正在改变产业发展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19-08-16.

[4][5]陈红玲,张祥建,刘潇.平台经济前沿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5):3-11.

[6]张莉.平台经济开创现代商品流通新时代[N].国际商报,2019-03-12.

[7]本报记者.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平台福州”[N].福州日报,2019-06-18.

[8]海纳川.平台思维很重要[N].青岛日报,2019-04-28.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平台经济
共享经济下集装箱拼箱平台定价策略分析
基于平台经济学视角下的共享经济制度需求研究
福建省平台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激励风险视角下的平台契约选择
互联网平台中信息产品的定价模式研究
平台化货运运力组织对物流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模型研究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平台经济视角的P2P网络借贷实质研究
平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竞争方式探究
会展经济理论的新支撑——平台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