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板荷载试验(适用性试验)分析

2020-09-05 02:09江艳萍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建筑 2020年9期
关键词:适用性挠度现浇

江艳萍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31)

0 前言

随着大空间、大跨度建筑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在建筑中应用中已十分广泛,如果对某一现浇楼板的结构性能持有怀疑的,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验证结构安全性能,可以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进行板荷载试验。

1 工程概况

庐江县佳源东方都市三期5#楼系六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2810.76m2。工程由庐江县佳源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勘察,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安徽勤丰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庐江县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于2018年3月开工,目前形象进度为主体结构封顶。为了解该工程加固后现浇板施工质量,确保结构使用安全,为此安徽勤丰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站对部分加固后现浇板进行荷载试验。

2 现浇混凝土楼板荷载试验方法与步骤

2.1 试验目的

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要求,本次检测内容如下:佳源东方都市三期5#楼二层顶8~9/B~D轴、(1/8)~9/D~(2/G)轴加固后现浇板进行静载检验(适用性检验)。

2.2 试验依据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现行国家有关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委托方提供的本工程原设计图纸、加固设计图纸。

2.3 主要仪器设备

0~10mm机械百分表(编号:6126761)、0~10mm 机械百分表 (编号:6126689)、0~10mm 机械百分表 (编号:1060825)、0~30mm 机械百分表 (编号:13L041173)、0~30mm 机械百分表 (编号:13L041352)、万向表座、DJCK-2 型裂缝宽度检测仪(编号:031093)、0~10m 钢卷尺。

2.4 试验荷载

①被测现浇板概况:被测5#楼二层顶 8~9/B~D 轴、(1/8)~9/D~(2/G)轴现浇板经叠合层加固处理,板面基本平整,未发现明显宏观裂缝。二层顶8~9/B~D轴现浇板实测尺寸为3.65m×4.16m(板厚设计值为 120mm),二层顶(1/8)~9/D~(2/G)轴现浇板实测板尺寸为2.70m×6.0m(板厚设计值为120mm),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25,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

②本次检验荷载采用适用性检验荷载,具体为:Qs=Gk+Qk

Qs—构件适用性短期性能检验值;

Gk—恒载标准值,原设计图纸;

Qk—楼面活载标准值,取为2.0kN/m2。

本次试验现浇板自重荷载取为2.5kN/m2,面层装饰荷载取为0.3kN/m2,因此,总检验荷载(含自重)为:2.5+0.3+2.0=4.8(kN/m2);

外加荷载为:总检验荷载(含自重)-现浇板自重荷载=4.8-2.5=2.3(kN/m2)。

二层顶8~9/B~D轴现浇板配重计算重量为2.3×3.65×4.16=34.9(kN);

三层顶(1/8)~9/D~(2/G)现浇板配重计算重量为2.3×2.70×6.0=37.6(kN);

2.5 加(卸)载方式

采用表面重物堆载方式进行加载。本次荷载试验采用均布荷载分级加载,每级荷载值采用袋装水泥(每袋50kg)作为试验荷载;加载共分为五级,卸载共分为三级。

2.6 变形及裂缝观测

每级加载后持续时间为10min后测读变形值及裂缝开展情况,加载至最大荷载后持荷30min后测读变形值及裂缝开展情况;每级卸荷后持续时间为10min后测读弹性恢复值,全部卸载后持续45min测读残余变形。

2.7 测点的布置

对双向板量测挠度曲线的测点应沿两个跨度方向布置,且任一方向测点数包括量测支座沉降和变形的测点在内不应少于五点。

3 试验结果

3.1 挠度及裂缝检验结果

在现浇板板底安装5只机械百分表,其中四个支座跨中位置各安装一只,板中央位置安装一只。采用百分表对被测现浇板各级加载后支座及跨中挠度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并同时对现浇板是否出现裂缝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其测量结果见表1~2(X方向为现浇板短跨方向)。

3.2 试验结果分析

5#楼二层顶8~9/B~D轴板外加试验荷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1

5#楼二层顶(1/8)~9/D~(2/G)轴板外加试验荷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2

3.2.1 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

在适用性检验荷载值作用下,被测板分别有X、Y两个方向的跨中挠度,全部卸载后,被测板弹性恢复后,测得其弹性恢复值和残余变形。具体检测结果见表3。

在适用性检验荷载值作用下,被测两块现浇板在X、Y两个方向的短期挠度实测值未超过规范要求允许限值。

在适用性检验荷载值作用下,被测两块现浇板在X、Y两个方向的实测挠度与外加荷载基本呈线性关系。

现浇板挠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表3

图1 二层顶8~9/B~D轴现浇板X、Y方向挠度-荷载关系

3.2.2 裂缝开展情况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被测板出现明显宏观裂缝。

4 结论及建议

①在适用性检验荷载值作用下,被测两块现浇板在X、Y两个方向的短期挠度实测值未超过规范要求允许限值;被测二层顶8~9/B~D轴现浇板卸载后弹性恢复值为0.47mm,残余变形为0.13mm;被测二层顶 (1/8)~9/D~(2/G)轴现浇板卸载后弹性恢复值为0.57mm,残余变形为0.12mm。

图2 二层顶(1/8)~9/D~(2/G)轴现浇板X、Y方向挠度-荷载关系

②整个试验过程中,被测现浇板挠度—荷载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且未发现现浇板有明显宏观裂缝产生,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浇混凝土楼板跨度大、荷载大是必然发展的趋势,应用静载试验对楼板结构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与评估,可为楼板结构的安全评估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适用性挠度现浇
轨道交通整体承载式铝合金车辆车体挠度的预制方法及试验研究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新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挠度特性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地铁深基坑大跨度无格构柱钢支撑挠度控制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童装常用领型及其适用性分析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基于LabVIEW的装配车体挠度无线快速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