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纪录片

2020-09-06 13:46张玉玺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

摘    要:央视网、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于2020年1月15日在东方卫视播出,一经播出就获得了一致好评,各类平台评分也居高不下,知乎评分9.5、豆瓣评分9.2、Bilibili评分9.8。短短12集的纪录片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分。本文将通过分析《人生第一次》的各个方面,来考察人文类纪录片的成功之道,为以后人文类纪录片的制作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传播技巧;主流价值观

《人生第一次》从2020年1月15日在东方卫视和各视频网站播出以来,就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近日央视网的微博官方账号发文称,《人生第一次》将从5月20日起登陆cctv4进行播出,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海外受众群体可以收看了。为何《人生第一次》从上映到完结以来的这么长时间还有这么高的热度,本文将从创作理念、运行技巧、传播策略等方面来分析其传播优势,为以后人文类纪录片如何创作提供借鉴之道。

一、创作理念

1、主流核心价值观

选材贴近生活,纪录片由12个小话题构成,贯穿了一个主题,一个普通小人物的一生里程。从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不同的阶段,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旅程。这些人生中的第一次,涵蓋了普通大众的一生,以大众视角浓缩了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传统伦理、时代精神。片中选择的都是生活中各行各业、普普通通的人物,相似的经历让我们具有很强的认同感。传统亲情的维系、家庭观念的传承、相扶到老的陪伴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亲情、友情、爱情、责任等一直宣传的主流价值观都贯穿始终,陪伴了我们一生,受众在观看的时候产生了强烈地认同感。

2、创作主体多元化

《人生第一次》的制作过程中,采取分集导演制进行创作。每一集都对应各自的导演进行拍摄,各自负责各自的部分,确保拍摄视角、风格多元化。从开始筹划拍摄到最后完成播出用了近三年的时间。12位导演对自己的选题部分进行蹲点拍摄,为了维护记录片的真实性,他们进行长时间的蹲点、客观的记录镜头,将任务的日常生活精准还原。在第五集《上班》中,残疾人王绍军在上班途中腿脚不便又遇上轮椅坏掉向路人求助的场景就很典型。拍摄团队不能上前相助,而是以第三人视角将主人公求助的场景进行还原,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

二、运行技巧

1、解说词触碰人心

为了将故事串联,在每集的开头都由一位故事讲述人进行引入,这些故事讲述人都是和该集话题有着高贴合度的明星组成,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借由他们的声音引入主题,讲述人的旁白加上主人公的画面达成了高度统一。此外,对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的解说词写得恰到好处、贴合人心。像“在认识你之前我就开始爱你了”、“我在爸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人类最大的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这些解说词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和感动,对正在遭遇挫折的人们来说有起着抚慰心灵的共情作用,有人声称也太好哭了。

2、背景音乐恰到好处

在纪录片始终,将音乐和主人公情感进行完美融合。为了凸显主题、带动观众情绪、渲染气氛,将背景音乐贯穿其中。从皮影动画的中国风片头曲组成的主题画卷到开始故事讲述人讲述的柔和的背景音乐,都给节目奠定了一种温情的节目基调。就像导演所说,“主题是记录每个平凡中国人的高光时刻”。柔和的背景音乐配合了宣扬的人性之美,生活的平凡幸福。除了搭载故事讲述人所配的音乐,剧中还夹杂了和主人公命运相符的音乐。第五集中,《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的》歌曲将生活中千万的普通人和节目里的主人公相串联,传播效果做到了最大化。

3、剪辑紧凑不拖沓

虽然每集只有三十多分钟,但是剪辑很紧凑、情节叙述完整而又高贴合。在30分钟内,讲述了足够多的内容,每集都有不止一组的主人公,几位和主题相关的主人公用自己的故事将主题自然而然的串联。导演在对各人物讲述中,镜头切换自然、无缝衔接,连贯的镜头高度还原了故事的主题和人物的日常,节目信息内容丰富。在这些多视角的镜头切换中将普通大众的生活断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剪辑很巧妙,富有冲突性。像记者和幼儿园小朋友的一问一答中,充满了趣味性。小朋友更是说出了“老师都挺好的,都蛮凶的”这一刷屏的金句。

三、传播策略

1、传播媒介多端化

《人生第一次》作为央视网、上海广播电视台、腾讯、Bilibil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充分利用了各平台进行推广。1月15日起每周三晚在央视网、东方卫视播出,同时在腾讯、优酷、Bilibili进行同步更新,充分将多屏互动利用起来。除了传统的电视台,充分运用视频网站,满足了年轻受众通过移动端收看的习惯。此外,央视网在新浪微博、抖音APP等平台开通了官方账号《人生第一次》进行同期宣传。将节目精彩片段剪辑进行推送,赢得了知名度和宣传热度,为节目宣传造势赢得了有利局面。传统媒介的威望加上向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平台的传播特质,在专业评分平台——豆瓣和知乎,获得了话题参与热度。口耳相传式的口碑推广和安利,《人生第一次》也越播越火,赢得众多受众。

2、依托意见领袖宣传造势

首先纪录片由12位知名明星担当故事讲述人,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参与并讲述了纪录片主人公的生活。他们对节目已经有所了解和体会,在宣传中将这部分情感表达给了他们的粉丝群体,形成了较好地宣传效果。粉丝这一特殊群体将节目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吸引更对受众。此外,在《人生第一次》播放中,高品质的内容吸引了新一波自媒体人以及知名博主,比如考研英语的朱伟、知名博主豆豆说、徐晔医生等都推荐了这一纪录片,他们拥有几十万、上百万的粉丝量,充当意见领袖的他们担负了充分话语权,带动了新一轮的传播。新媒体环境对意见领袖进行赋权,意见领袖将宣传变为流量进行推广,刺激传播。

结论新媒体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生活的压力使人们寻求于从综艺节目、纪录片和各种选秀节目放松压力,泛滥的网络剧、综艺节目的大环境中,人文类纪录片要赢得竞争和口碑,就必须从内容上创新,做到内容为王、服务大众。只有做好内容,提升节目自身竞争力才能赢得受众市场,获得成功。

作者简介:张玉玺(1996.4.6,女),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硕士,山西省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