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情怀

2020-09-06 13:46吴昊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情怀

吴昊

摘    要:从哲学的视域看,国家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为民情怀;由此情怀而激发的使命担当与建立在精准扶贫基础上的实干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真实写照与浓墨重彩;此情怀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更是对守望相助,扶危济贫民族情怀美德的伟大实践与创新发展,为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战走深走实提供保障。

关键词:脱贫攻坚;消除贫困;情怀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最大短板。一个“最”字,表达的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并成为能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性指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接过为人民謀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接力棒,夙夜在公,抒写的是心系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亦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的无比博大与深沉的天下情怀。

一、脱贫攻坚的为民情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1]“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对近七千万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更是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爱和深情。

贫困地区人民的喜怒哀乐,成为国家制定政策的晴雨表。近十四亿的人口大国,中国一方面有着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过程,这无疑是值得中国人无比自豪与振奋;另一方面,中国有七千多万人的贫困人口,加上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有一千多万人,八千五百多万残疾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还有二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一人数几乎与欧洲发达国家法国、德国和英国人口总和相当。这些数字交织在一起,显然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都是一副沉甸甸的重担。

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是共产党人成立之日起的初心,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便是新时代共产党的初心。国家始终把对贫困人口念念不忘的深情转化为解决贫困问题的使命与担当。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站在为劳苦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起点,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无时不牵挂贫困群众的拳拳之心,成为众志成城,吹响进行脱贫攻坚战的嘹亮号角。“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2]

二、脱贫攻坚的理性情怀

就脱贫攻坚的主观愿望而言,国家始终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路线,切实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工作有自身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舆论引导不能说空话、说假话、说外行话,否则会适得其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是成绩就是成绩,是问题就是问题,承认问题并分析清楚、提出解决思路是市场利好,遮遮掩掩反而欲盖弥彰。”[3]因地制宜,乘势而为,而不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历史的教训已经不止一次提醒人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好与快之间找到平衡点与结合点,这考验在脱贫工作中会不会、能不能、行不行的实践理性问题,而不是想不想、要不要、急不急的一厢情愿的主观认识问题。

脱贫攻坚的科学态度,还体现在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的理性认识与底线思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要积极开动脑筋,开拓思路,要以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解决贫困问题。劣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优势,辩证思维启发工作思路要多转换脑筋,抓住潜在优势,善于整合与创新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坚持辩证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贫困地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其实,换个角度看来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努力吧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风光等要素统筹整合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引领贫困地区脱贫,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脱贫攻坚的实干情怀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面对任务更加艰巨与繁重的脱贫攻坚战,国家始终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忘我奋斗精神。“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4]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消除横亘在这一征程中七千多万人还处于贫困水平这一顽疾。

消除贫困是一个蹄疾步稳、久久为功的艰巨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有效的组织领导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保证。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争中不能有松一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真正干出成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见诸于广大干部和千千万万群众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实际行动。总书记指出:“古人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知行合一,贵在行动。”[5]消除贫困工作越往后,难度愈大,也就愈需要领导干部的坚韧意志。一鼓作气,善始善终,毫不懈怠,脱贫工作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倒计时,越是充满了更加艰巨任务挑战。为人民谋福利不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一个因为实干作为底色而倍加崇高的价值目标。这一价值追求,也是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情怀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2015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1日

[2]《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2月21日

[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经济摘编》,第324页

[4]《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页。

[5]《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8日)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情怀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细节放大镜情怀尽收的少女“领”袖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