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9-07 07:30轩静静
临床荟萃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左心心源性病史

王 克,轩静静

(1.郑州市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系列以心肌缺血、心肌坏死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与过度劳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饮酒、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具有突发性、致残性及高致死率,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死首要原因[1-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转变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攀高,且发病人群具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国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3-4]。急性心肌梗死易并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出血、心脏破裂等多种并发症,其中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最重要原因[5-6]。相关研究表明,2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伴有心力衰竭[7]。急性心肌梗死后若不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易并发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8-9]。目前,多数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主,而对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分析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旨在掌握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0例,依据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分组,分别为心力衰竭组(n=120)与非心力衰竭组(n=430)。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10],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心力衰竭以Killip分级Ⅱ级以上。②排除标准:高度怀疑或确诊为恶性肿瘤者;伴有晚期肾功能不全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及瓣膜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既往心功能不全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1.3资料收集

1.3.1一般病例资料 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心率及血压。

1.3.2病史资料 冠心病病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高血压病史、陈旧性脑梗死病史、吸烟史、糖尿病病史。

1.3.3检查 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

1.3.4检验 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入院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肌钙蛋白1(cTnI)最高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高值。

1.3.5造影结果 左前降支(LAD)是否有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

1.3.6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 急诊血运重建、择期血运重建、保守资料、临时起搏器、使用利尿剂。

1.3.7院内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出血、猝死等。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及病史资料 两组年龄、入院时心率、血压、既往冠心病病史、PCI术病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病史资料对比

2.2心电图及化验检查 两组血清SCr、UA、BUN、Hb、HCT、cTnI最高值、CK-MB最高值、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及化验检查结果对比

2.3造影结果 两组LAD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造影结果对比

2.4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 两组急诊血运重建、择期血运重建、保守治疗、临时起搏器、使用利尿剂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对比

2.5院内并发症 两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年龄、cTnI与CK-MB最高值、心电图ST段压低及抬高数、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LAD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择期血运重建、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发生与否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6。

表6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年龄、入院时心率、血压、既往冠心病病史均为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发病影响因素。老年群体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发群体,童随阳等[11]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青年患者高。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基础一致,均为冠状动脉动脉硬化,致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造成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和)心肌梗死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病因[12-13]。此外,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血清SCr、UA、Hb、HCT、cTnI最高值、CK-MB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水平过高均可引发全身炎性反应,致使机体内皮功能紊乱。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病率高达15%以上[14]。本研究结果表明UA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发病危险因素。Hb、HCT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随Hb、HCT水平下降,心功能分级则随之升高[15]。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Hb、HCT水平明显较低,充分说明Hb、HCT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发病影响因素。cTnI、CK-MB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力衰竭常见预测因素[16-17]。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cTnI最高值、CK-MB最高值均较非心力衰竭患者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CK-MB存在升高趋势时,可提示左心衰竭发生。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疗效重要指标,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仅(38.42±6.74)%,不足50%,提示急诊血运重建效果并不理想,需进一步采取相对措施治疗。

两组急诊血运重建、择期血运重建、保守治疗、临时起搏器、使用利尿剂及入院前4 d静脉补液率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血运重建为急性心肌梗死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用于恢复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及时治疗效果更佳[18-19]。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使用临时起搏器,加之病情进展较快,保守治疗多无法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故通常不提倡保守治疗。利尿剂为心力衰竭常用治疗药物,用于缓解患者充血性症状、体征,近年来,该病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但利尿剂的重要地位从未改变[20-2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LAD病变、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均较非心力衰竭患者多。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患者罪犯血管虽为右侧冠状动脉,但多数为多支病变血管,且多合并LAD病变,提示LAD病变可能在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结果还需做进一步探讨。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均明显提升,但由于心力衰竭组病情较为严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仍存在3例0~2级,而非心力衰竭组则均为3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影响因素。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cTnI与CK-MB最高值、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LAD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择期血运重建、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均为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危险因素,临床需加以重视。

综上所述,罪犯血管为右侧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掌握患者一般资料,及时评估cTnI与CK-MB最高值、急诊血运重建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LAD病变、是否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择期血运重建、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发生与否,必要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降低左心衰竭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左心心源性病史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糖尿病是猝死“黑手”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些隐私也要说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