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增长新常态下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2020-09-10 07:50尚凯
经济·艺术商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财税财政制度

尚凯

财税改革有三大重要任务,分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目前来看,央地关系改革相对滞后,是财税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也成为当前工作重点。本文对经济增长新常态下财税体制改革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经济总量呈现上升趋势,这对实现我国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增长适应当下国家建设的要求,体现出新常态。当然经济增长需要相关的体制进行约束,保证经济发展的健康性和合理性。财税体制改革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对于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以“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双轨制”转变。“统收统支”下权力过于集中,缺点逐渐显现。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财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就是打破“统收统支”,主要方式是通过“放权让利”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伴随着国家营改增改革全面的推开,六项减税政策公布,极大的激发了很多企业的活力,也提高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针对一些小微企业的壮大发展,激活市场活力,都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作为企业纳税人来讲,不偷税漏税,都是贯彻和落实科学规范的财政税收政策的具体表现。

2经济增长下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2.1人员价值重视不高

无论在哪种改革实践中,人员往往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发挥着主观的作用。由于人在改革中会提出创新的理念,总结出新方法,为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财税体制改革也是如此,人员会先从当下的财税机制进行分析,总结预测出未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增长的新常态理解会逐渐加深,有利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由于在当下改革实践中往往会忽视人员的价值功能,导致财税体制改革不能呈现很好的效果,改革也不能进一步深入。

2.2财政税收体制具有一定局限性

当前的税收体制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发挥政府决策在经济发展中科学调控和合理管理的职能。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能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要求进行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制度安排,实质的需要是“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虽然连续的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但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大,有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这并不利于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所以这体制并不能让政府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合理发挥作用,作用局限,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财税体制要符合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总体环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需要通过其职能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并不起决定作用。

2.3绩效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

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存在很多可量化的指标,但在财税改革方面,因改革存在一个周期,无法立竿见影,对绩效评价活动造成了直接影响。如在财税改革措施得到推行后,当地向物流、冷链建设等领域进行投资,以服务商业、旅游业和影视业需求,由于上述行业需要较长时间获取业务上的拓展,如果仅以产值作为评价指标,虽然直观可视,却缺乏客观性。同样,财税改革的过程中,其他措施也难以短时收效,绩效评价评析对此重视不足,影响了工作质量。

2.4疫情带来的困难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军,也是这次疫情受影响比较大的群体,前各地复工复产脚步加快,但是一些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困难问题。

3基于经济增长下财税体制改革问题措施

3.1建立财政制度

经济增长新形态下的财税体制改革应该以社会发展为基础,全面实现现代财政文明,从完善财政制度出发。首先,在近40年的经济发展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需要在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行业有所进步,应该以实现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立足于竞争愈演愈烈的世界潮流中。其次,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后,我国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迎合市场需求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除此之外,财税体制改革还需要体现时代特性,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逐渐转变成现代财政的形态,实现新时代的改革目标。在我国目前的改革体系中,只有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过去很多国企改革都需要参照现代化企业的制度,所以当今的财税体制改革也应该参照现代化财政制度,此外还可以借鉴其它国家成熟的财税体制改革的规律。总体上来看,财税体制改革要以现代财政制度为参考方向进行深化改革,这将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对经济社会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3.2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基本确立体現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改革方向的财政体制框架。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将转移支付整合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3.3增强完善对于财政的预算和管理

所谓预算管理,首先,体现为要建立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其次,体现为提出“将其他政府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即除一般公共预算外,还要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具体措施为(1)逐步建立起各种部门和部门内部的控制监督体系和制度,防止预算执行不合理的部分;(2)要听取信息反馈,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预算调整,建立起严格的报告制度;(3)改革拨款方式,必须按照预算的方式执行,根据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记录好每一笔款项的来和去,保护预算管理批准的权威性,不可随时随意更改;四、将实物形态的预算资金纳入管理之中,以往政府通常以货币的形式对各地财政部门进行分配,而忽略了对实物、劳务等资源的管理;四、保持预算的分配与执行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建立好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在预算实施过程中不会被钻空子,并且要对违反预算规则的行为进行量化的处罚。

3.4在融资上帮其增信助力

为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税务部门在今年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将纳入“银税互动”的企业,从纳税信用A级、B级拓展到M级,这样数量增加了一倍,并且确保疫情期间信息推送、申请受理不中断,努力实现“银税互动”贷款网上一站式办理。

4结语

综上所述,财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整体框架中继续推进,旨在通过建立现代化财税体制彻底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改革成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调节有机结合”的MULTI-CSSA将得到全面修复,服务型政府和独立的市场主体将在完备的财税制度约束下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财税财政制度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某些单位的制度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
被遗忘的真实
对我国高校财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