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设计角度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应如何与现代产品结合

2020-09-10 07:50杨欣悦
经济·艺术商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扎染手工艺手工

摘要:中国传统手艺是我们先辈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人们智慧的结晶。当下,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棘手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民间手艺人也变得青黄不接,甚至走在了渐渐消失的边缘。因此,在当今这个创意爆发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让传统手工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它们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生机。

1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价值魅力

自有古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此言正体现着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气质,蕴育于天地之间,利用材料本身所有的特性,通过精湛的技艺打造出了无数传统手工艺作品,使中国传统手工艺在世界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美名。这一切,都和华夏文明渊源流长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从我国祖先一辈留传下来的手工艺珍品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这些形式多样、博大精深的传统手工艺技法,这些无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体现。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造物方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手工艺产品,也包含了许多人工造物与生活的智慧。陶瓷、漆器、银饰、刺绣、剪纸等这些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以人为本,强调实用和民生,而且体现在传统工艺与具体的技术和材料上,更是在深一层次的基础上表达出传统手工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2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

2.1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断层

往昔的传统手艺人为了生计与传承,年复一年的传承着代代相传的精神,坚守着那份匠心。在他们精工细作与用心打磨下,成就了一个个精品,滋润了人们的生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民间手艺人也变得青黄不接,走在了渐渐消失的边缘。

有些传统手工艺传承比较封闭保守,许多手艺甚至到现在还坚持“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承方式。比如乌铜走银创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与北京景泰蓝并称“天下铜艺双绝”,可自古乌铜走银家训极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云南乌铜走银第六代唯一传承人金永才有两个女儿,她们也只能眼看着父亲的手艺流失[1]。

有关机构曾发表过一份《中国传统手工现状调研报告》。据报告显示,我国86%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分布在农村,55%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年龄在50岁以上,近七成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2]。这份报告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由此可以寻出,为何传统手工艺继承人出现了断层。

2.2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创新困境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导致很多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濒临消失,新时代如何唤醒“工匠精神”,让传统手工艺重获生机,正是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创新问题。

传统手工艺除了代表着民间艺人数千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外,还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脉络。然而,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对手工业的巨大冲击,导致中国很多传统的手工技艺濒临灭绝。进入21世纪后,由于传统手工艺受到社会、政府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使得传统手工艺再度兴盛。然而,无论是从整体产品的质量、艺术性或是文化性,都很难同往日相比。虽然现阶段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借助先进的材料与设备,简化了一些手作步骤,减轻了制作的难度,但大量产品题材庸俗,形式拘泥于古式。“工之范则必以清乾隆之式,非繁密细透不以为工巧”,这样的手工艺品既无继承传统样式精髓之处,又无发扬新时代风貌之样。新入行的年轻从业者在创作中要么机械模仿、要么脱离了中国的文化体系,只把物质表象假作精神内容,结果却是缺乏内涵和神韵,徒有符号堆砌。认知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相去极远,致使当世之传统手工艺徒有工艺之精而无良品之美[3]。

2.3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合度低

正是因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人们的生活融合度降低,与受众的黏性因此也变小。大多数的人都会顺着时代的潮流,去接受那些更加潮流的新生事物,而不愿意去回溯往昔的古老传统。因此,新一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就更不用提及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由此可见,随着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土壤与环境也逐渐瓦解,我国传统手工艺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普遍堪忧。

虽然拥有大量的手工艺,但是传统手工艺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现代生活不断进步,科技更新换代,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让绝大多数手工艺都处于比较低迷状态。国家提供一定的资金让非遗项目继续维持着,但非遗真正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当代价值的重现,该如何走入现代人的生活,让古老的非遗手艺和现代化生活融合,重新发现传统工艺的价值。

3 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的结合方式

3.1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表现手法与现代产品结合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拥有繁多的传统手工技艺,大理白族的扎染便是其中的一种。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产品,该产品将民间文化与艺术巧妙的融为一体。扎染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手法,配合手工反复浸染,呈现出多层次的细腻质感。如今,这项传统手工艺已经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扎染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从民间艺术走向了时尚界。在2020春夏新品发布会上,各大品牌都将扎染的元素注入服装的设计中去。例如范思哲将扎染手法运用到常见的T恤上。经典的扎染方案对范思哲标志性的 Logo进行再造,利用扎染手法的处理使得服装更有一种别致的复古感。我们就是要将传统手工藝的美感运用于一定的现代载体,将这份美注入现代产品中去。

3.2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与现代产品结合

活态流变是中国传统手工艺重要的传承特征。因此,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需要以一种实用的姿态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现代产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将传统手工艺技艺结合现代生活特点,更符合现代大众的需求,传统手工艺才可以不断迸发出活力。例如竹编这样的传统技艺,在蔡红光的手中走向新的发展道路,她利用创新的思维,使得大众对于竹编包产生了颠覆性的印象。台湾浙江非遗展,蔡红光在一次台湾的非遗展上被几款竹艺包吸引了目光,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将传统竹编技艺融入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去。在多次的尝试之后,她选择了将竹编与皮革相结合的创新方式,通过传统的竹编手法将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皮革制的包进行了结合。使得这样的产品变得新鲜且有趣。

3.3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造物造型与现代产品结合

挖掘手工艺中的当代传承价值,通过产品设计、商业包装等途径的建设,让传统手工艺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提高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利用各地手工艺资源,将传统艺术再设计为富有创新的产品,提升原生吸引力和消费力,保护并促进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这其中,传统手工艺造物造型便是一种很好的元素。例如一款造型别致的“笙瓶”,此款产品造型形态取材于湖南少数民族侗族的传统乐器芦笙,花瓶造型充分展示出植物茁壯成长的动势,挺拔的瓶身有力量感的同时兼具多种功能。展开使用时就如同演奏的芦笙一样富有韵律感。

4 结语

传统手工艺融入产品设计进而进入现代生活正是一种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继承中寻求发展的过程。“美是发自内部生命的光”,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美更是如此,它的造型、它的内涵、它的生命力都无不是它散发的魅力。在当今创意爆发的时代,我们需要让传统手工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它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生机。“传统的民间艺术嫁接于都市土壤,有它先天的优势:相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往往更具有‘烟火气 ,也更接地气。”谈起传统手工艺与市场的结合,倪里勋表示,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要回到它的“原点” ——实用性和功能性,将时代审美融入到实用价值之中,是都市中民间文艺发展的应有之义[4]。

总而言之,传统手工艺中民族的基因是非常珍贵的,必须要通过我们这代人的积极行动使它们代代传承下去。我们所创新的只是符合现代人们生活习惯的那部分。我们要在现代化的改变与提升的基础上,将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通过把握好手工艺的核心,保证传统手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适应于现代的产品,让传统手工艺真正回归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去。今年,抖音发布了一场“非遗合伙人计划”,抖音用别具一格的匠心来承载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匠心”,打造了一场属于我们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民俗公艺大百科”。

年轻一代手艺人所亟待解决的是利用传统的手法、工艺、材质,通过手工艺产品的形制来表现当下的、时代的主题,起到创新性意境上的表达、功能上的承载。对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定义,年轻一代手艺人所表达的创新感,更多的将会表现在多元融合上。融合了不同的工艺创作手法进行创作,有融合有发展,这才是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杨欣悦(1997.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产品设计,研究方向:文创产品与手工艺产品研究。

猜你喜欢
扎染手工艺手工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剪纸
VALENTINO TIE & DYE 扎染系列限定展览登陆北京 SKP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