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远出——南阳汉画艺术中线性表达

2020-09-10 07:50王炎
经济·艺术商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画像石南阳律动

南阳汉画像石在全国汉画像石艺术中占有突出地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表现在特殊的天象神仙等题材,并以概括、简明、意象的造型表现出汉代艺术厚重、自信的审美特点。南阳汉画像石画面的物象形态和动势多用线条描绘传达,线条或曲或直,形态极尽变化,突出表现了物象的生命气息。

南阳汉画像石本身属于墓葬艺术,加之南阳地区曾作为楚国的旧地,楚人喜好巫术,在受到楚国文化的影响下,题材上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描绘生命逝去之后的引魂升,神仙天界和天文星象,以此引起的对于生命精神一吐一呐“气”的表达。南阳汉画像石的制作为了表现这种日月经天,万物周而复始的“生生之气”与其他地域的汉代画像石就出现了不同的艺术手法。

1 以线为主的“骨气”传达

彭吉象在《中国艺术学》中讲到:“中国艺术是气的世界,同样也是力的世界,动的世界。”追求“气”的律动根本在于表现“力”的状态,而力的来源出自运动、动态,正如南阳汉画中的“气”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带来的阳刚之力来传达。中国古代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运行意识,生机勃勃的运动很好的为艺术提供了灵感,无论是南阳汉画中的社会生活、还是神仙异兽、天文星象等几乎都是带有强烈动感的线性形式。为了更好的突出生命运动的铿锵之力,经常采用概括的线条表达生命的运动状态,再把独立简练的形象放置到空无它物的畫面背景中,而这背景多象征无尽飘渺的涌动时空。南阳地区的汉代刻石艺术比其它地方的汉代刻石艺术更具有强烈的运动感,原因就在于熟练地运用洗炼的线条,给人以力拔山河的运动美。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这内部的运动,用线纹表达出来的,就是物的骨气”,“中国绘画中之骨法用笔,即运用笔法把握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首先,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凿是以斧刀代刻画的毛笔,线条运用多以雄强刚健、生动简洁为特点。南阳汉画像石在对具体形象的处理时,以曲线为基调共同组成物象形态并赋予其强劲的韵律感,画面变得舒朗而明快,线条之流动与形态之律动油然而生。其次,在整幅大的画面上也不刻意地搪塞堆砌,而是以主要剪影似的轮廓、形态为依托,以线条来做进一步的雕凿绘制,将生命之律动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这种表达为此后中国画特殊的空间意识以及以线条为主的造型特点都打下了的基础。

2 曲线图像构成产生的连绵“气势”

南阳汉画艺术气的表现一方面通过技法上塑造物象运动的线条的力,也就是上面所说,即为“骨气”、“力气”。另一方面还表现为连贯的外在曲线图像构成一气呵成的“气势”。

宗白华指出:“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南阳汉画像石就是以曲线图像依形布势、就势生气为显著特征,展现出由大汉文化带来的荡气回肠的奔放与豪迈,塑造出富有节奏律动,回味无穷的艺术形象。如南阳麒麟岗出土的汉画像石《神兽·仙人》,从仙人到神兽的跌宕起伏动势形象,两条一波三折式的仙人曲线形象上下相向,左右相背,从左向右贯通整个画面,就在这一前一后,一扑一让中,紧凑而强烈的连绵激烈之势彰显无遗。南阳汉画像石擅于运用以“S”为基本形态的曲线图像,如风驰电掣的雷公,垂尾画地的应龙,抵力相向的角兕,手持仙草的羽人,舞动奔月的嫦娥,搭弓射日的后羿等等,各个形态不同的节奏和律动,大至天体星象的勾连变幻,小至飞鸟走兽的一呼一吸,形成了图象与内涵相联系的律动和气势,反应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后来“六法”所提到的“气韵生动”,而具有“气韵生动”的曲线形态无不展现着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势”。

3 主观精神作用下的“意气”

南阳汉画艺术为表现生命的不朽需要通过气的贯通,既要技法上线条运动呈现的内在“气力”,也要图像勾连呈现的外在“气势”。两者共同作用于物象,传达出具有特定意味的思想、内容、品格、意志等形而上的精神,即为“意气”。

在南阳汉画像石雕凿中,工匠有意地使用线的长短曲直、顿挫粗细及各种组合形式,去传达和展现独具一格的神韵。如南阳汉画像石《雷公出行》,可以看出,三只虎的曲线姿态形体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雷公出行的风驰电掣、雷厉风行,在几根简单的线里,直线和曲线组合转换互用,表达了强有力的生命力实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不可分割的表现形式,南阳汉画图像艺术有意地追求和表现这种神韵,以线条传万物之神,去繁就简而从大处着眼,不仅是为了突出整体动势,还是为了强调画面的神韵。用线勾勒是汉画图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线条流畅起伏、富有弹性和节奏感,在视觉上形成连绵不绝之形态,心理上产生周而复始的生命寓意。

南阳汉画像石用线传达的跌宕连绵的典型特征,形态之多样,动态之俊美,极大地展现了汉代艺术的思想文化含量。汉代先民们不仅追求自然主义的现实美,而且更着重追求去繁就简的雄强粗放的意象神似之美,这使无论是以后中国画的空间营造还是以线为基础造型的特点都找到了依据和根源。

作者简介:王炎(1994.01-)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与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画像石南阳律动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和谐律动
徐州汉画像石历史文化研究探微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南阳 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汉风新韵
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动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拜祖谒圣品南阳古韵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