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过后体育复课的安全反思

2020-09-10 00:45杜垚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体育教学

摘要:伴随公共卫生事件缓和,各地各校复课在即,但四月中多起学生跑步猝死事件令人痛惜,继而引发体育工作者的深思,针对复课后的体育课程开展及体育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教育;对应措施

近日,伴随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有些地区已陆续返校复课,其余地区也返校复课在即,但是在各地中小学集中复课的四月内,接连发生的三起初三学生跑步猝死事件,实在令人痛心。在为不幸事件痛心惋惜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从不幸事件中得以反思,汲取教训,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而非像某些省市因噎废食,直接取消中考体测。

明确学校开展一切体育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要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开展一切学校体育活动的准则与要求,这是一切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不能因为运动事故而弱化体育课,因噎废食。恰恰相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追远溯本,加强学生运动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完善校园急救体系,制定科学急救措施,推行更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重视体育课风险管理,切实落实安全教育措施,而且在复课之际的学校更应该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制定快速有效的应急预案。

一、构建常态化校园体育安全督察

相较于将问题归咎为学生体质弱,应试教育等周期性问题,不如将重视体育课风险管理纳入具体的教研活动中,更应是当务之急。《现代中小学教育》曾发文指出,学校体育安全督察应该常态化,这种常态化的安全督察方案包括: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体育健康测试的落实、体育场地体育器械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消毒、校医对于学生的既往病史的建立、监控管理课间作息时间的科学安排、锻炼出勤的把关、体育活动风险应急方案、每学期的自身安全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更应开展系统急救安全措施的培训管理等等,考虑到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增加固定场所与器械的通风消毒,寄宿学校的食堂宿舍的消毒管理常态化。

应对校园体育风险,一方面,学校切实开展师生安全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学习。另一方面,校医室应配备基本的急救设施,校园医务人员具有资质,有能力切实履行其责任与义务。日本曾开展“校园零死亡”计划,它就是基于校园急救体系的建立,从小普及急救安全措施、AED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面对校园中极易出现的校园安全事故,学校都應该有相应的应急方案,尤其是校医室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的校医和一个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具有的设备。而且学校做出的紧急应急方案不仅仅存在于文档纸面上,更应该像是火灾及地震应急方案一般,每年有固定的时间进行演习培训,安全教育时时挂心头。从目前来说,校医不懂得急救,缺失急救体系,依旧存在于部分校园。这些校园存在风险隐患,不出事则已,一旦出现那就是血淋淋安全事故。给师生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传递尊重生命守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感,更是未来学校去思考与践行的方向。

伴随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复课,各地学校都充分做好了准备,医务人员与学校方面统筹安排精力合作,何不以此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为切入点,重建校园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缺失的急救体系,构建常态化的健康指导小组,使校园安全教育成为传统。

二、体育课程科学合理安排

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复课,体育课程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四月份的初三学生跑步猝死事件无疑不是为我们敲响警钟,初三学生有面临中考体测的压力,体育教师急于恢复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任务,却未能及时考虑到学生在假期缺乏体育活动,体能是否得到及时的恢复,就开展较高强度的训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另外基于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要求上体育课是佩戴口罩,却忽视了初三学生在进行800米或1000米的测试,佩戴口罩跑步,尤其是在要求有一定强度的体测项目中,无疑是增加了运动风险。更进一步的说,佩戴口罩,会限制氧气的摄入,强制呼吸吐纳,即便是体格健壮的成年人都会感到不适,面对未发育完善的青少年,更会成为其猝死的原因之一。

伴随其他年级的复课准备,体育活动可尽量开展活动量较小的跳绳,武术操等活动,遵循适度原则,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情进行体育教研,从而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课堂要求预防为主,安全至上,充分利用较为宽敞的室外环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不得进行聚集性的运动;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安全性要高,可进行一些发展心肺的有氧徒手运动或者是自主单人可完成的练习动作。学校根据本校场地实际,尽量做到科学合理的场地利用,使师生间的安全间隔距离达到最优设计,场地不足的学校可错峰进行。

随着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明白,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在教授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还包括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自我保护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应该了解学习的卫生防疫知识也应该纳入传统的体育教学环节中,它对于指导学生,乃至于影响到每一位社会成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小我影响大我。

另外,伴随公共卫生事件的缓和,低风险地区根据具体的情况开放口罩的佩戴,事实上,新华社采访了多位医学工作者,他们认可在低风险地区,在保持人员距离的情况下,在体育锻炼场上可以不佩戴口罩,但是要明确做好宣传,不能形成好像回到学校就可以不佩戴口罩的误会。现阶段防疫形势依然要保持高度的紧张,不能因公共卫生事件的缓和松懈对学校防疫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体育课程不能“因噎废食”

自四月复课后,浙江、山西、上海等多地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今年中考体测的政策变化,取消今年中考体测,规避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复训风险;仍有江苏、贵阳、南京等多地坚持中考体测,并作出了相应的体测项目调整,四川省教育厅明确发文:不取消中考体测!考试项目,方式可做调整。

各省根据自身的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进行了体测工作安排,取消是无奈,但是我们是否更应该支持四川省教育厅的观点,不取消,而是根据自身实际做出调整呢?

从长远来看,解决体育课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此次的“强基计划”里明确了36所高校面试招生都增加了体育测试,使体育也成为必选题,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2020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内的多项重要文件。

会议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约翰说:体育是教育中唯一比较全面、完整的系统,它发展身体效能,与精神品质并重。体育教育,挽救的不仅仅是刻不容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更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首要路径。面对改革首先要转变智育优于体育的固有观念,智育与体育并无优劣之分,他们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体育“补课”刻不容缓!体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通知[Z].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2016–2017.

[2]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Z].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2017.

(通讯作者:侯闫胜)

课题:天津师范大学教改课题(jgzd01217007)。

作者简介:杜垚(1995—),男,汉族,山西临汾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教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体育教学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