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损伤成因与预防措施研究

2020-09-10 07:22钟璧蔚
体育风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挥杆球杆球手

钟璧蔚

一、引言

高尔夫是一项蕴含着几百年悠久历史的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曾经有人研究过:高尔夫这项运动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人的安全有威胁,在很多的体育运动的项目中,高尔夫的冲击力是比较低的,而且没有身体的对抗,不过,这也不代表这项运动不会带来损伤。这种运动可能看着损伤率极低,但是实际上的运动损伤是非常严重的。禹健(2012)[1]在研究里面表明,高尔夫运动员的损伤概率是非常高的,高达93%,损伤的状况也是极其严重的。由于高尔夫运动损伤情况在球手中非常常见,因此,重视此方面的研究,使得预防与降低损伤的风险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篇论文的意义则在于从高尔夫运动者的运动初期着手,引起参与者的重视,利用预防损伤的手段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让预防走在损伤前面;也为后来的学者更深入的进行有关高尔夫球运动损伤预防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论文研究的需要,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湖北省某高校高尔夫运动专业年龄在18-22岁的学生中,抽取100人作为对象,对他们的日常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遵照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根据原理和社会学的问卷设计的要求,并参照在损伤的研究专家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发放问卷前,请教6名专家,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修改。评价指标为:“非常有效,效果有效的,一般的,无效的”(见表1)。

2.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数据库检索高尔夫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了《高尔夫挥杆原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书籍,详细了解当前高尔夫运动中各部位损伤的现状,帮助本次研究,从而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3.访谈法

因为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为了有严谨的数据,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的材料,选用的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口头交谈,结合受访者的回答,收集客观公正的材料,从而来准确地描述样本中所要代表的总体。

4.數理统计法

以概率论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规律性。本文主要研究高尔夫与运动损伤之间的规律,以及各种相关因素之间规律性。

(二)研究结果

1.运动损伤发生率(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00名高尔夫球手中,受伤的人数为92名,受伤率为92%。而最为严重的损伤部位有4个,其中手腕、肘关节的损伤率为15%;肩部损伤率为91%;腰部损伤率为58%,膝、踝关节损伤率为75%。

2.运动损伤部位特征分析(见表3)

(1)手腕、肘部损伤分析

调查显示,手腕损伤发生率为7%。高尔夫球手在挥杆击球时,身体上巨大能量的产生是通过手腕再传到球杆和杆头上的。腕部是连接前臂与手的联接部位,腕关节是解剖学和力学中最复杂的关节,它由尺桡侧远关节等各种关节组成的。手腕的肌肉分为两组:背侧和掌侧。除了旋前方肌肉之外,前臂前部的前臂肌肉都被移动为肌腿中。手腕的外侧韧带坚固,背部韧带较弱,腕关节和足部韧带的刚度对手腕的稳定性很重要。摆动是常见的错误之一,而是在杆上开始的腕部力量,而不是在肩部和躯干旋转中驱动手腕和杆上的提示,尽量利用手腕,这将造成伤口侧腕屈肌负荷过大,容易触发腿部肌肉受伤。杠杆到顶点,左手腕和肘部屈曲,加重提示,抓紧太紧,可以明显增加腕伸肌张力的尺侧,张力杆下一个峰值,反复练习后会引起左脚手腕受伤;左手腕被运动反复刺激,容易使腕管的压力增加,引发一系列腕部损伤综合征。

肘部损伤在高尔夫的运动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运动员的肘部出现这种损伤的概率有8%。在高尔夫球运动中常见的肘部损伤是右肘高尔夫球肘(以右手为例)、左肘网球肘。高尔夫球肘通常也会被称作“肱骨内上髁炎”,在高尔夫挥杆上杆到顶点的时候,这个时候,肌肉处于外翻的强大压力之下,在下摆的过程中,肌肉会一直收到该压力的贯穿,直到把球打出去。疼痛感是由肘内上髁引起的,随着腕屈动作和前臂旋转动作的进行而不断地增加。网球肘又称为“肱骨外侧上髁炎”,在整个挥杆进程中,肘部腕伸肌群需持续供给伸腕与手臂旋后的力量,在击中草坪草的一瞬间,肌腱的负荷会迅速增加,从而造成压力,长时间重复这个动作,肌腱就会出现明显的弹性疲乏和酸胀感,严重时可能造成肱骨外上髁部发生持续性疼痛,形成网球肘。

(2)肩部损伤分析

由表3得知,肩部损伤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所占比率为91%。挥杆是高尔夫运动中的基本动作,高尔夫球手在练习场上练习的挥杆频率高达平均320次左右,但是,肩带在挥杆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挥杆打球的过程中,当球杆到达顶点时,左臂胸前交叉,左肩锁关节压力增加,可引起肩锁关节炎,显示左肩痛;同时左肩后侧透支,导致关节囊损伤,表现为肩背疼痛。在极点的情况下,肩膀和肩膀太快地展开,特别是如果肩膀不稳定,肩部疼痛容易。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肩袖肌群慢性损伤,也是在高尔夫球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3)腰、背部损伤分析

调查显示,腰背部损伤的发生率为58%,很多从事高尔夫这项运动的人都有这个问题。一个优美的高尔夫挥杆,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活动,而且会极易造成生物力学的各种损害。在挥杆的过程中,脊柱上的大的侧向压力和扭矩可能导致后背的损伤。尤其是在挥杆的过程中用力过大,会对腰部的肌肉造成损伤。若挥杆过程中出现了挥杆技术的错误就更加大了腰背部损伤的发生,例如:挥杆时重心协调不当、挥杆时脊椎旋转和后仰的过度猛力造成腰背部的拉伤。不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原因都会是引起背部受伤的原因:长时间连续躯干扭转,或在长时间的弯曲弓姿下练习;由于肱骨背部张力或胸椎脊柱旋转范围受限,腰部部位做出补偿行为不足造成腰围,腰部肌肉或肌肉不平衡的情况;在摆动的过程中,弱脊推动身体的深部肌肉无法匹配强力扭矩的快速旋转,部分由于关节的位置无法控制和稳定。众所周知,正确的挥杆技术,合理的训练安排和特定的体能训练对于防止腰部受伤至关重要。

(4)膝、踝关节损伤分析

高尔夫运动的准备姿势是膝盖微曲,这种站姿有利于稳固下盘,但由于上半身前倾导致重心落在前脚掌,无疑对膝关节施加了重量。而基本挥杆动作中顶点上杆对膝盖的要求也特别高,上杆顶点时,头保持不动,上肢的躯干是向右边转动的,整个人的身体重心会随着躯干的转动移到右脚的内侧,但是右边膝盖必须保持站姿状态不能与躯干一起转动,这样导致重量集中分布在右边膝盖。在下杆释放动作中,躯干整体是在往左边转动的,所以,身体的重心也要移到左脚,同时收缩左腰,如此一来左膝伸直,同时一面在扭转身体,左膝承受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在高尔夫 SVS的基础教材中提到:上杆时膝盖打直或是顺势往右边移动最容易造成伤害,因为膝盖一旦伸直将导致身体不稳,腰部的位置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话,会导致球杆不能回到最开始瞄球的地方。在下杆释放动作中,旋转的轴落在左脚上,同时左膝承受来自右边的重心。这样看来,这项运动技术动作解剖学的特征,就已经从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膝关节是全身各大关节运动中,损伤概率发生较高的一个部位。

三、高尔夫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

运动损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为了全面认识运动损伤的致因,深入细致的研究运动损伤的产生因素,分别是从生理因素、训练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几个方面出发,高尔夫球手运动损伤致因排名靠前的分别是:热身活动不合理、挥杆技术不准确、忽视身体训练和训练后的放松、场所设备不良、对高尔夫运动了解不充分。

在运动前,进行了不合理的热身活动,是造成这项运动发生损伤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损伤致因中出现频率最高。对于高尔夫球这项以挥杆击球为主的运动项目,一次全挥杆要求身体肩关节、脊柱及膝踝关节等都需要达到良好的旋转状态,而这种良好的旋转状态正是需要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热身准备活动来达成。因此,做好热身活动对于高尔夫球手来说,是能安全有效的完成比赛或训练的重要保障。

(一)技术动作不佳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专项技术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尔夫球手的问卷调查中,技術不正确的致伤因素位居所有致伤因素的第二位。高尔夫球运动技术是以挥杆为核心,拥有正确的挥杆动作、良好的平衡和协调的能力以及正确的发力顺序,在合理安排运动训练量的前提下,基本上是不会出现损伤的。反之,如果为了打球,而加大一些不合理的运动负荷量,出现损伤的情况将会非常多。

(二)忽视身体训练和训练后的放松

高尔夫球手在练习场进行练球时,平均每次的练习时间约2-3个小时,球手在大强度的挥杆练习后或者长时间的下场打球之后,骨骼肌中超微结构的改变和肌肉修复过程中类似发炎的反应,将会引起肌肉的延迟性酸痛,同时相关肌肉的硬度会增加,运动结束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放松活动,肌肉很难使自然恢复到运动前相对松弛的状态。不做整理活动或整理活动不合理就会导致肌肉的长期疲劳积累,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高尔夫设备不良

球杆合理的选择非常重要,球手如果选择球杆不当,球杆与自身技术不相符,容易影响技术发挥并导致损伤。除场地环境与球杆选择不合理对球手损伤产生影响外,在球场内也会偶尔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如球杆击伤、球车撞击等。

(四)对运动损伤了解不充分

对运动创伤的认识欠缺,也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心理现象。主观缺乏对运动创伤的认识,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忽视运动损伤对运动产生的影响和对身体本身产生的危害。运动心理是运动员在体育运动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现象。遵循体育项目运动心理规律,对技术的提高与运动员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对运动心理的不正确认识或违背体育项目运动心理规律,会使运动员在无意中产生损伤。具体表现在:防伤意识差、过度兴奋、情绪低落练球、注意力不集中四个因素。

四、高尔夫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预防意识

想要预防运动损伤,先要让高尔夫运动相关的人群,尤其是球手、教练员和球童,让他们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预防损伤重要。光有思想的准备远远不够,必须要体现在行动上,采取相关综合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尽全力去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从多个方面着手,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部分业余球手与职业球手为了尽快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采取了不合理的训练方式,受伤后不进行休息疗养坚持练球。也许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提高技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负伤练球,会减少球手的运动寿命。球手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从长远打算,只有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己在这方面能有所成就。要使球手明白通过锻炼形成良好的体魄,是球手投入正常学习、锻炼、工作与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练,在这方面必须要做到最好,以身作则,才能让自己的学员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上的认识,让他们逐渐的树立正确的意识。

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就要开展一与普及有关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与活动。使教练员与球手能够掌握和认识预防损伤的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开展与普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可采用电视放映、电台广播、高尔夫相关报刊杂志刊登、举办高尔夫预防运动损伤知识培训班、制作与发放预防运动损伤知识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实践证明,凡是预防运动损伤知识普及与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地区与单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就大大降低。

(二)充分热身

准备活动是在比赛、训练的基本部分之前,为了让身体的肌肉兴奋起来,而做的克服身体的惰性,让自己更快投入的、防止运动带来的损伤的身体练习。也可以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它的作用主要是:增加骨骼肌的供血,使骨骼肌温度升高;降低骨骼肌粘滞性,使肌肉更加自如的收缩,提高肌肉机械效率;提高细胞的代谢率与功能能力,进一步提高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加快神经传达速率;提高本体感受能力、动作的准确性与控制能力;润滑关节,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提高身体运动幅度;降低结缔组织的硬度,预防损伤的发生;改善心血管对突然应激的反应,减少血管阻力,有利于稳定心率。对于高尔夫球爱好者,合理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运动的损伤。

(三)注意运动间的放松和运动后的恢复

整理活动是在参加一些剧烈运动之后,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快速恢复到平静时的身体练习。运用这种方式,不只会获得好的训练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损伤的作用。对于高尔夫球爱好者来说,整理活动尤为重要。在高尔夫训练中,尤其是练习场的挥杆练习结束后,更应着重做好挥杆动作中主要发力肌群的伸展运动,如脊柱周围的肌群、胸部、肩部、臀部、骼腰肌、大腿等肌群,伸展方式以静力拉伸为主。

躯干及腰骸部的主要伸展方法有:第一,仰卧屈膝转体,保持15秒后换另一侧,可以放松到脊柱下段附近的肌肉;第二,仰卧二郎腿转体,保持20秒后换另一侧,可以拉伸到腰背部和大腿外侧的一些肌肉;第三,跪姿伸展,保持20秒后换另一侧,可拉伸到骼腰肌与股四头肌。

上肢伸展的主要方法有:第一,直臂水平侧拉,可伸展肩后部;第二,屈臂头后侧拉,保持15秒换另外一边,可以拉伸到大臂与肩后侧的肌群;第三,前臂伸展,保持15秒换另外一边,可以拉伸到前臂的肌群。

(四)加强对易受伤部位的练习

在进行伤后康复训练的时候,首先要详细的了解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机体损伤的程度范围、损伤部位的解剖特点与形成损伤的病理过程,视情况而定,看哪一些练习需要减少甚至是停止,并决定哪些部位需要加强柔韧、力量练习。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内容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练习。具体训练方法需要根据运动损伤发生的实际情况来定。本研究以高尔夫球运动中常见的腕部损伤为例进行论述。左桡骨茎突部狭窄性剑鞘炎在高尔夫球运动中比较常见,损伤表现为左腕拇指侧桡骨茎突部肿胀,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会采取停止训练的方法。在疼痛与肿胀缓解后的恢复期就要加入对左腕的针对性训练,使其快速恢复机体功能。首先进行腕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训练,具体方法见整理活动中前臂肌群的拉伸练习;其次肌力的恢复练习,提高前臂肌群力量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单手握球杆练习,第二反握球杆练习,完成尺偏力量练习;第三,右肘屈肘90度,手握球杆,完成旋后练习,旋前和旋后的练习是相反的(注意在选择球杆的时候,要注意球杆的重量,要在没有手腕过度压迫的前提下,顺利完成10—20次的练习)。最后通过渐进的挥杆练习恢复腕部的协调性,以及对专项动作模式的适应性。对于那些损伤未痊愈还要坚持训练打球的高尔夫球爱好者,可以选择使用合理的运动保护带,对关节较松动的部位以及有伤部位进行缠绕固定,有利于预防损伤的加重。

参考文献

[1]魏星临,李显.对高尔夫运动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3):151.

[2]袁航.浅析高尔夫运动的损伤与预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145–149.

[3]钟壁蔚.高尔夫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4,11(28):86–89.

[4]吕尤焱.高尔夫运动肌力平衡与慢性下腰痛的关系[J].幸福家庭,2014(02):70–71.

[5]刘清泉.高尔夫铁杆挥杆速度与体适能相关之基础研究[J].大专高尔夫學刊,2008(05):82–89.

猜你喜欢
挥杆球杆球手
改变,不断努力向前
对不起我犯规了
hoopanddreams
“占领”
全球运动装备技术专利竞争情报分析:以高尔夫球杆技术专利为例
高尔夫球杆导购指南
街头高尔夫
打高尔夫球可能致耳聋
快速阅读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