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就业为导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10:55施丽男
环球市场 2020年6期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学前教育

施丽男

摘要:以我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现状为例,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用人单位对入职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以国家对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的专业信息素养为依据,通过计算机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变革、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学前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课程设置;自主学习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素质和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中的“通识性知识”领域中的一项基本要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養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学生职业标准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

二、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员工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

跟随学生下园见习让我对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员工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育活动方面的应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科学、语言、艺术、健康、社会五大领域。通过信息技术把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各种感官,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员工信息技术能力要具备对信息的搜集、甄别、整理、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利用相关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二)生活与沟通交流方面的应用

除了日常的教育活动,家园沟通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家长希望时刻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动态,除了实时视频之外,QQ、微信、博客等方式也是非常方便的。如:可以为班级建立一个专属博客,不定期的张贴一些班级活动情况及照片,建立一个班级幼儿成长的电子档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可以做一个展示活动的电子相册,一方面是班级活动情况的展示,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家园的沟通和交流。

三、以我校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

我校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三年,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我校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时间较长,课程内容注重计算机办公软件处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一定课时的利用PowerPoint进行课件制作,学生相对练习时间较短。然而计算机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信息素,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及其专业能力的主要渠道,我校现存的计算机课程在其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跟随不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教学案例的处理与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相脱节,加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幼儿园教师所需具备的有关课程及活动设计能力,具备课件制作能力的培养相关内容涉及又较少,致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用人单位对入职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

四、教学内容设计的变革及教学模式的改变

为解决以上问题,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变革、教学模式的改变,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变革

结合学生开设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这门课程,通过前期的下园实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设计多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项目,把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季节或节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达到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在一定范围内扩展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和解决未来工作中即将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实施目标是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学生会学、善学;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实现教师的角色由“教”向“导”的转变;学生的地位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学”;教学媒体的功能的转变;媒体由教师的“教具”转变为学生的“学具”;教学进程由“描述”向“流程”转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依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学习兴趣,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策略,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的各方面素养都得到提升,更大程度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4]谢忠新.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5.

[5]林慧敏,万代红.信息化环境下的有效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7.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ZCY413。

猜你喜欢
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学前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