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题——一束照亮未来学校语文教育的光

2020-09-10 07:22王旭明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裁作文题目作文题

编者按: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共11道,题目虽然形式、主题、体裁要求各不相同,但都以材料作文为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把握住了时代脉搏,紧贴时代精神,体现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多年来,王旭明一直钻研语文教育,关注高考尤其是高考作文题。今年,高考语文结束后,王旭明撰长文分析了作文题。在上篇《2020高考作文题简析》中,他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题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更加凸显;继续坚持体裁意识,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专业性;趋于立体化测试,在检测考生语言能力同时,检测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简明易懂,更重题目内涵日趋明显。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中高考素有“指挥棒”之称。如何利用好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来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家庭语文教育?王旭明在下篇《未来,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语文教学该怎样改进》中指出,我国学校语文教育应该也必须适应国家总的要求,进行改进和加强。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将语文课上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二是语文教育必须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教育,语文课必须上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课;三是,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强化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折射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家庭语文教育之不足和急需大力提升;四是,从高考作文题目看,凸显语文回归生活;五是,口语交际类作文题目开始显现,意味深长。

此外,王旭明还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核心素养要求方面对高考作文题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未来高考作文题还要提高难度、拓宽广度、挖掘深度、凝练美度,在千八百字的作文上呈现出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果,也呈现出考生语文思维的成果。他希望,未来中考、高考尤其是高考作文题的指挥棒作用更加明显、更加强化。

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面对今年的高考,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众所周知,因为疫情,今年的高考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又有部分地区因暴雨、洪灾,不得不临时取消语文考试。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赶上了建国以来一个最大的灾难时刻——后疫情时期、雷雨洪水中、惊魂未定时。因此,全国一千多万考生,无论考得如何,只要能镇静地走进考场,心无旁骛地考完,平静地等待,满怀信心地开始人生新篇,就已是成功,已是人生场上的赢家。我们应该为每一个考生祝福!

说心情复杂,还因为高考本身的残酷性。可以说,每年的高考都是一场没有硝烟、不见刀枪的战争。高考已然历经四十余年,其竞争的激烈、惨烈日益显见,将来还要残酷多久,尚不可知。在所有需要努力、拼博、奋斗才能取得成就的事情中,高考之残酷似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这种残酷可能要伴我终生了,但我仍寄希望于未来。未来,也许没了这等残酷,大家都自由选择:命运非考而定,分数不再主宰人生,学而优不必仕,学而不优亦人才,行行出状元,人人乐呵呵。有教育界人士说,我描绘的是教育的“理想国”,那我要为这理想祝福!为未来祝福!

每年高考,先考语文,语文之重要足见一斑;语文中,作文题又是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也足见作文之重要。本文拟以2020年高考作文题为例进行分析,进而廓清我国学校语文教育之走向,以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判断下一步高考的走势有所帮助。

上篇:2020高考作文题简析

一、题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特色更加凸显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考生选一),此外,北京还增加了三选一的微作文题。这些题目虽然形式、主题、体裁要求各不相同,但都以材料作文为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握住了时代脉搏,紧贴时代精神,体现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此,应给予充分肯定。

说到主题,无疑,今年的全中国、乃至全人类抗击新冠病毒之战是最重要、最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主题。全国II卷就以古今中外的名言为线索,要求考生写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演讲稿。如此鲜明主题的还有全国新高考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北京卷微作文“给疫情中的快递小哥写一段文字”等。这些题目弘扬时代主旋律,考查考生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主题突出,导向正确,值得充分肯定。

说到这类主题,还应特别肯定上海卷的作文题。上海卷作文题虽未直接要求考生表达与抗击疫情有關的内容,但从题目看,显然暗示着考生,可以与抗击新冠疫情相联系。这样巧妙地与现实生活相连,既给了考生一定指向,又不局限于某一个题材,给考生以更宽广的思维和发挥空间,同样值得肯定。无论开放式主题,还是限制性主题,都应特别称赞。“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也是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就今年而言,最深刻、最广泛也最值得考生咀嚼和提炼的“道”,就是全人类抗击新冠病毒之战引发的思考。

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从形式上说,基本以材料作文为主。这些材料作文,从语言表述上看,大部分主题是突出的,指向性是明确的。材料的主题表达与现实生活直接联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追求。我们看到一些材料作文,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考生思考。例如,全国I卷提供的材料“齐桓公何以成为春秋五霸”的历史故事。这段故事有若干要素:首先,齐桓公在与仇敌的争霸中取胜,取胜后,敢于启用自己仇敌的谋士管仲,而且管仲是由自己的谋士鲍叔推荐的;其次,鲍叔推荐管仲,就意味着鲍叔自己的地位受影响;再次,管仲的有智有谋……在种种情况下,齐桓公毅然选择管仲,并采纳了管仲的很多高见,最终成就一代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样一段历史材料,本身就很吸引人。考生当然可以写一个印象最深的。总的来说,我们的时代需要齐桓公的胸怀、鲍叔的雅量和管仲的智慧;更需制度层面的设计和保障。如果考生能结合现实生活,从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对人才的渴求的角度,挖掘这一题材的思想性、深刻性和现实性来写,这是很好的角度。天津卷要求考生从纪录片“中国面孔”中挖掘,既有屠呦呦这样的大家,也有快递小哥这种普通人,还有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等等。要求考生进行思考和感悟,相对来说,这也给考生对主题的挖掘和阐释提供了不小的空间。显然“中国面孔”不是只有这三类人,由此启发考生关注身边不同类型的“中国面孔”。应强调的是,无论是开放式主题表达,还是限制性主题表达,材料作文大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我国语文教育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在作文中立德树人意识的明确导向。

二、继续坚持体裁意识,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专业性

我始终认为,学习语文的重要一条就是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的文章写法。没有受过规范的语文教育训练者,拿起笔就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之,受过规范语文教育训练者,下笔前一定要想好写什么体裁的文章、这种体裁有什么要求,等等。从体裁要求上看,今年绝大部分作文题沿袭以往,由考生自己确定体裁,这本身就是对学生体裁意识的检测。上海卷虽无明确的体裁要求,但“认识和思考”显然是要求学生写议论性文章。

说到体裁要求,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中的三类不同的体裁要求。

一是,全国III卷的作文题——“为刚进入高一的考生写一封信‘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先说说主题,从高考来说,这个主题很难有较多的可发挥之处。在与一位专家讨论这一题目时,专家说:“这个题目难写,如果考生写应该怎样怎样,就好写;如果考生要写实际怎么怎么做,就难写。”我开玩笑地问这位专家:“高考作文的实际目的是什么?”专家答:“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我说:“当然是,但实际的还是三个字——得高分。”这是最实际的价值,几乎所有考生都要追求得高分,而要得高分就要追求平稳,追求得高分的最大可能——这道题得高分的最大可能,毫无疑问,是对高一新生的正能量引导。其实,这道题最难能可贵的不是对主题的挖掘,而是对体裁的要求。要求写一封信,这也是十一个题目中唯一没有对考生提出“明确文体”要求的作文题目。显然,出题者把书信列为一种文章体裁,这是对的。大家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书信这一体裁变得陌生起来。但书信这种体裁,对考生从语言运用到修辞炼句,从立意结构到具体情境下的恰当表达,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我想,很多考生也没想到还会考这种体裁吧,但这一点也恰恰是值得考生思索的地方。

二是,发言稿、演讲、主持词等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文体进入了題目。例如,全国II卷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出发,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我特别赞赏这个题目的体裁要求。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对演讲这种表达形式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在 2019 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六年级的口语交际部分已经有了演讲的内容和要求,这相较于过去,无疑是进步。事实上,学生应该从更小的时候,比如一入学,就接受这方面的训练。长此以往,到高中毕业时,学生才能拥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习惯。今年全国II卷的作文题,从表面上看,是体裁要求,实际也是语文教育的风向标之一——引导学校语文教育更加重视口语表达、更加重视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表达。演讲是口语和书面语结合的最完美的形式。要求考生写演讲稿,从内容上说,考生可以以联系中国,也可联系世界的抗击疫情之战,因为材料不仅仅是中国的。从形式上说,写演讲稿不仅要考虑主题、材料,还要考虑演讲中的体态语言。当然,还要注意演讲稿的特点。例如,要有故事、更加重视修辞、用短句、甚至重视韵母……这些对考生无疑是很高的要求。奇怪的是,要求写发言稿、演讲和主持词的出题人,为什么在这三个题目后还加上“明确文体”四个字,难道上述三个还不算文体?

三是,说到体裁,必须说一下我多年呼吁但仍未明显改观的一件事儿:几乎所有高考题目都将诗歌排除在外,有的甚至明确不允许写诗歌。我一直很纳闷儿:我国作为诗歌大国、诗歌古国和最美的诗国,为什么到了现代,在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中,却把诗歌禁在门外,而且一禁就是几十年?

从《诗经》论,诗歌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远比其他各类体裁要久远得多。可能有些人以为,诗歌不好阅卷,不好以字数来评判。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来评判诗歌了?我认为,创作诗歌的方法是有的,判定诗歌的方法也是有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打破禁锢思想的藩篱。我很高兴,北京坚持了几年的微作文的“三选一”中,有一题是“为新冠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这既可理解为北京几年来的坚持,也可理解为“诗禁”的打破。

说到诗歌进入高考作文题目,还必须提一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已经突破了旧版的审美鉴赏,加上了创造。美的创造是审美,我认为,就是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在内的文学作品创造。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标准》中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要实现 12 个目标,这12 个目标之一就是美的表达与创造。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和语文教育目标都把实现美的创造作为一个方面。“写诗”,自然属于美的创造的范畴。因此,按照国家标准,诗歌进入高考作文也是合情合理、有根有据的。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诗歌这一体裁在各种考试作文题中完全被允许。

应当指出,对体裁意识如此强调,这并非我个人喜好。我在长期的语文研究和实践中发现,不少语文老师一篇一篇地讲课文——“今天我们讲某某篇课文”似乎已经成了老师的口头禅。在我们现在的统编教材中,把每一篇课文,无论课文的体裁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还是演讲稿,一律说成课文。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的心中就淡化了体裁意识。而这样的淡化对语文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是“不管谁死了都这样哭”,用文雅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一篇篇地讲,不考虑体裁的特点和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卷大作文中,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这也让我很纳闷儿:议论文、记叙文只是教学中的一种为训练考生说理、写人记事的教学体裁,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体裁。无论是理论还是常识,都不会有人要求去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对接受了十二年语文训练要走向社会的考生,还在要求他们写教学体裁,这未免太简单了,这要求也太“low”了。为什么不直接写出体裁要求呢?

三、趋于立体化测试,在检测考生语言能力同时,检测其思维能力

说到底,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或承载形式,再华丽的语言和训练有素的语文表达也不能取代深刻的思想。这方面,全国新高考Ⅰ卷在提供若干材料的基础上,要求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题,显然带有哲学思辨色彩。还有浙江卷的如何看待个人与家庭、社会的落差或错位,明确写出自已的“体验和思考”,可以看出出题者对思维的要求。我以为,今年高考作文题,无论内容与主题,还是形式与表达,无论教与学,还是考试与阅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称为“标杆”的,或者说可供各地高考作文题借鉴的,是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上海高考作文题仅一句话,寥寥数字,就包含了题材、形式、体裁等方面的要求,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是,考查学生如何对这个观点进行立体化、深度的挖掘和思考。大家知道,学习语文不仅是学识文断字和谋篇布局,还要学习思想。或者说,学习语文,看得见的是字、词、句、段、篇,看不见的是思想和灵魂。这思想和灵魂就是所谓的“思维”。需要说明的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不应仅仅落在对思维结果的考查上,更应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既考查考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又考查考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在语文教育中,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绝不是个人喜好或学派意见,而是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和要求的。同样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就是其中之一,并进一步提出,“考生要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言的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不说这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至少可以肯定地说,作文题和对考生的写作考查应集中对这五大思维有所检测。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去写小说,也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去当演讲家。但学生有文学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既会一般的抽象概括,也会具象的生动描写,这些应该是基本要求。

上海卷这道题,可以引发考生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考生思考的品质,在文字呈现上是否深刻、灵活,是否带有批判性、独创性,都可显而易见。首先,“世上很多转折都是在意想不到中发生的”,这句引发考生思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包括熟悉的和不大熟悉突然发生的,如新冠疫情这样的灾难。其次,这种“发生”给人带来的思考是什么?是人定胜天?还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还是人类一定取得胜利?或是还有更多可能……这就要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了。其实,总结多年的高考作文可以发现,上海卷作文题这样的考查(题目是一两句话,主题有,但导向并不很明晰,可引发考生深刻思考)已坚持了若干年。若讲理,则必有根有据,条分缕析;若论事儿,则必占有材料,充分佐证;若事理结合,则更体现考生综合运用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知识,而最终结论的形成,则体现了考生不仅仅在文学层面,还包括在哲学层面的思考。我相信,这道题的阅卷不会“以某个结论为界限来分一二三类文”。对此,我熟悉的、担任上海作文阅卷组组长多年的华东师范大学周宏教授与我观点相同,我也为上海的考生能有这样高水平的阅卷把关人而高兴和自豪。

四、语言表达简明易懂,更重题目内涵的特色日趋明显

在分析2020年高考作文题的时候,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作文题题干的语言表达。材料作文题的材料,字数是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多,以多少为好?少,要精练到什么程度?答案不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无论字数多少,材料提供多少,都应以考查考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主。我特别想说,在题目设置和文字表达上,要重视内涵,如上文提到的上海卷。切忌有意或无意地设置语言呈现上的障碍,让考生的时间浪费在琢磨题目要求里,从而阻碍了考生对题材本身的思考深度,影响学生的表达时间。

高考之后,有不少网友提出,江苏卷作文题的材料不好理解,有网友甚至称之为“天体文”。我仔细看了这道题。题目其实并不难,材料也不难理解: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材料中一共有四句话。很显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统领句,是中心句,是观点,二、三、四句实际上是围绕中心句对考生提出要求,只不过,在表述上删去了必要的关联性词语,使人要琢磨半天;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显然是对第一句的一个总体阐述;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种种塑造更加可感”显然是对中心句主题在当下这一时代的表达;第四句有意识地了引用了“浏览”“点赞”“分享”这样的网络用语,很显然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首句观点的强化——很明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出题者很明确的主题导向。我在想,这样的题目把考生的思维空间、表达空间和想象空间都限制得很死,可能很利于阅卷判分,但确实很难考查出考生的四大语文核心素养。我在想,同样一个题目,为什么不能这样表达呢:“‘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人说这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也有人不同意,说说你的看法。”同样也是一句话,也是基本的考查内容,换一下题干,是不是更利于对考生多方面能力的检测呢?

行文至此,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语文考试,尤其是作文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其重要性从每年都把语文考试放到第一即可看出。有记者问,年年高考后,语文的作文题目都引发全民讨论、吐槽,成了全民狂欢、全民盛宴,这是不是好事?我说,当然是好事。如此对语言和语文教育的关注,总比追星强得多。在全民討论的种种声音中,总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专业的,一种是非专业的。 我们希望,在专业的声音中,有更多人从语文教育的今天和未来出发,去分析和讨论高考语文,尤其是作文题目。因为这对培养祖国未来一代的语文能力很重要。

下篇:未来,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语文教学该怎样改进

在高考作文之后,我们对高考作文题的分析,有多重价值的追求与考量,其中旨在启发教师如何对学生、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语文教育,有重要意义。尽管本文在开始时评点了高考的“残酷性”,且发出充满理想主义的呐喊,但稍懂国情者都知道,高考“一棒打天下”的局面不仅不会改,而且大有强化之势。况且,就以我对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之考察,如果没了高考(也包括中考)这样的指挥棒,还真不行,语文教学还不知会偏离到什么地方去。

那么,如何利用好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来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家长开启孩子语文智慧?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介绍一个重要背景,即近期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政策的重大变革,笔者称之为“三大变化”。

众所周知,国家近年来为深化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从2019年9月新学期开始,全国1—12年级使用国家同一版本语文教材,一改沿袭多年的全国中小学使用不同出版社、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做法。“国标本”或称“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为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启动和实施。尽管方案不断变化,内容不断调整,但语文、英语和数学为必考科目是基本确定的。在必考科目中,有两科是语言,语文排在首位,足见语文之重。三是国家下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尤其是,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出台的,更加体现其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标准中,再次明确了语文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即语文课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停止了长期以来学界争论不休的语文课的属性和特点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干扰。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中明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课程标准将会日益发挥其强大功效,同时意味着,沿袭多年的考纲与教纲分离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

提供上述背景,旨在说明,我国学校语文教育应该、也必须适应国家总的要求,进行改进和加强。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将语文课上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别无其他。那种美其名曰这样或那样的流派和实验,那种蹦蹦跳跳、看视频、听音乐的“伪语文课”,都应该尽快调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而考生如果没有平时长时间的大量语言训练和积累,没有形成语言运用的习惯,是不可能驾轻就熟地完成这些题目的。特别要强调的是,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基础期和关键期,不是高中的三年,而是其〇至六岁和小学一至三年级,而恰恰在这一时期,我们不少老师和家长忽视孩子的语言运用,尤其忽视培养孩子运用语言的兴趣,很多孩子不爱说、不爱写,恰恰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二是语文教育必须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教育,语文课必须上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课。从高考作文题看,题目要求都是人文性与思想性自然融合和互为支撑的统一。那些习惯空唱高调、不会选用恰切语文方法表达的,那些只会扣词儿选句、忽略定位和主题挖掘的,肯定不能适应高考要求。应当强调的是,将语文的人文属性和工具属性统一起来,形成自觉,变为习惯,也不是短短的高中三年就能养成的,而应当是在学生十二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养成的。这方面,我们显然还有很多不足,缺少主动自觉的强化,缺乏有意识的训练。

以“某地作文课后学生坠楼”事件中那位语文老师批改学生的读后感为例,教师将学生充满“正能量”的主题表达批为“还要‘正能量’”,且不说其它,这样空泛而抽象地评价五年级学生的作文,的确太不专业;至于如何让学生多角度去“感”,在评语中并未涉及。据说,这位老师还是当地小有名气、有自己工作室的骨干教师。如此割裂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且割裂得十分低级和十分不专业,学生只能到高中“恶补”了。

三是,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强化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折射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家庭语文教育之不足和急需大力提升。以上海卷和全国新高考I卷为标志,高考对考生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能力的考查,显而易见。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有能力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质疑,对我们熟悉的现象,如高考题目中“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新高考I卷)“人与人和社会之间的落差”(浙江卷)等,进行反思,重新进行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独具特色的行为策略。所谓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在形象思维还是在逻辑思维中,都有包括发散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上海卷作文题目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从考生的呈现中,一定可以看出其思维模式、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

反观眼下不少老师和家长,若发现自己的孩子多多少少有点与众不同,都或许要批评、指责一通,这怎么可能培养出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品质的孩子?如果孩子写一些与老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的东西就被视为“负能量”,那么谁还敢说、敢写?如果孩子在一至九年级中已经养成不思考、背答案的习惯,指望其在高中三年里去改,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四是,从高考作文题目看,凸显语文回归生活。教育即生长,语文即生活,这是对的。2020年高考11个作文题目中,无论大至“抗击新冠疫情”,还是小至“看自己与他人的落差”;无论提供的素材,還是给出的观点,无不与生活相连。值得注意的是,演讲、书信、发言稿、主持词等,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文章体裁都出现在作文题目中。可见,从主题到形式,生活都已成了高考作文题目的源头和基础。

因此,在学校语文教育的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安排场景、创设情境,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池活水,源源不断,充满生机。

五是,口语交际类作文题目开始显现,意味深长。口语交际一直是语文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中有专家特别反对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内容。尽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把口语交際作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甚至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列语文课的五大课型中,口语交际是其中之一,但教师不教、学生不学口语交际的现象比较普遍。令人兴奋的是,2020年高考作文题出现了发言稿、演讲和主持词这些带有口语交际色彩的题目,这是否意味着口语交际将列入今后中、高考语文作文题内容呢?我以为是的,也应该如此。

我认为,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基础。大家都知道,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大家可能还不大清楚,听说读写是有顺序要求的——先听说、后读写。再从人生需要角度说,人们都重视写作,其实,与听说相比,一个人会写,当然好,不会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个人如果不会听说,则几乎无法在社会中生活,哀莫大于此。有人说,口语交际不好检测,在人工智能数据化时代,相信这不是什么难题。其实,就以这次高考作文题目为例,书信、演讲和发言稿,如果让学生在答卷中的不同地方标明体态、眼神、语气、语调、停连和重读等,也能测试出其“说”的水平。

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思考折射出,我国学校语文教学和家庭语文教育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列举。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为高考作文题的指挥捧作用叫好;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20 年高考作文题是一束照亮未来学校语文教育的光。

行文至此,说实话,今年高考作文的11个题目,若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衡量,无论从对学生四个方面核心素养的考查,还是从语文课程十二个目标的检测,都还有相当的距离,简单说,就是偏容易了些。这当然不仅仅说高中语文教学,还有更重要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要一起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特别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内涵,不要再搞那些“花花草草”的东西了,不要再搞那些声光电加“PPT”的所谓“现代化教学”了。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下发的要求来看,语文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但问题是,两个“课程标准”眼下还远未得到各级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考试部门和语文教师的重视;新教材的使用也还有不少问题。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来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育显然跟不上这么高的要求,即四大核心素养、12个硬性目标,包括若干任务群。我们当然应给予时间、也允许多样的检测方法,但必须指出的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和检测,是同步的,这一点也必须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更加明显,更加强化,尤其是高考作文题的指挥棒作用。简单地说,高考作文题要提高难度、拓宽广度、挖掘深度、凝练美度,在千八百字的作文上呈现出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果,也呈现出考生语文思维的成果。

少年兴则国家兴,语文强则教育强。一个国家的国民语言应用能力,是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为语文狂!

猜你喜欢
体裁作文题目作文题
茫然的体裁
你眼中的我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体裁好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