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020-09-10 07:22陈励雄
启迪·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考能力举一反三理解能力

摘要: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具有许多不同的能力才能达到课程的要求,其中最具综合性的就是数学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有较为强大的理解能力,而且还需要学生有转化数学语言、判断有用的条件以及较好的计算能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综合素质的综合体现。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着诸多好处,对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成绩都有着很明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举一反三;思考能力;理解能力

数学中最需要的逻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这两项也是解题中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教课的重点关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快速答卷解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考试是比较公平的测验学生的方式,而学生在考试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解题能力,对于各种题型的判断以及找寻最正确的解题方案等,这些都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为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情况的感悟,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主要的思想应该是以引导、启发、激励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有规律、有计划安排的,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因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补充所需的能力,让学生有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在学生各方能力中,解题能力相当于是学生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現,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让学生拥有较为快速的解题意识和解题方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拥有从单个题目延伸到整个知识点的能力。

例如,我教授“一元二次方程”时,就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来设计课程,我尽力的按照正确的解题步骤来安排课程进度,由浅入深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和解题思维。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引导,从简单的解题步骤到整体的解题思路都需要学生去领会,并将之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很多时候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是最有个人风格的一种代表,对于同一题,不同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研究、解答,这就是解题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要着重培养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在任何年级任何学科中都非常的适用,思维能力是学生提升的前提。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分析和判断自身的行为以及能力,并据此来指定计划。并且高效快速的解题需要的也是学生较好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只有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结果或做出反应才是最有效的,凡事都要通过思考来得出。在初中数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的解题答案正确,还要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进行思考,在不断学习新知识中不断改进自己,增强自信心和思考判断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授“三角函数”时,就要求学生先自学本节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会有大概的了解,并且会很清楚的记得每个章节的知识,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增强学生对思考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解题能力渗透进课本,并且在课本中寻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升。三角函数中所涉及的知识较杂且较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耐心去解决,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三、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

如果想要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教师要有提升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意识,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题目,清楚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才能调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去解决,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想要解决问题而没有真正的理解问题,那么学生可能学会的仅仅是一道题的思路,永远不能领会数学的整体思维。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教师从课上和课下共同进行提升,在课上教师应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第一次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些作业时,学生可能会很困难,但随着次数的增多,学生会对自己思考越来越的熟练,自身的理解能力也在稳步的提升。解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是庞大而繁多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筛选知识,明确题目意图,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从学生的理解意识出发,帮助学生逐步的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我先以实践的方法让学生来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常规方法和方式,然后我会有针对性的将所有解法进行分组后再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放慢教课的速度,让学生有足够的反应和理解的时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不自己动手去计算而得出的结果是没有印象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在我讲授完一种方法后,都自己去练习1到2个题目,在课堂上就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另外,在学生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会对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非常的熟练,甚至还能延伸出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但是随着学生学习较多知识后,在面对二元一次题目时可能能够调动的方法会越少,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帮助学生巩固,让学生将解题能力从熟练的程度转化成一种习惯,真正的帮助学生拥有解题能力,将解题的思路作为自己的习惯性思维。

综上所述,作为学生引导者的教师,应该着重的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日积月累的提升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只有强化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数学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长。

参考文献:

[1]黄川泽.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7(19)

[2]孟宁.初中数学解题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9)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小江中学 陈励雄

猜你喜欢
思考能力举一反三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语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思考实践能力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