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

2020-09-10 07:22姚彩虹
今古文创 2020年48期
关键词:大众化传播趋势

【摘要】影视戏剧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戏剧艺术的传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影响了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这种新的特点对于影视戏曲艺术的传播既产生了有利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借助新媒体,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和大众化发展,不仅更好地迎合了大众的需求,还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但也导致了影视戏剧艺术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基于此,本文以秦腔艺术为切入点,探索影视戏剧艺术和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

【关键词】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现代化;大众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8-0067-02

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当下,人们的精神追求越发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加快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速度。影视戏剧文化艺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快扩大影响力,以新媒体为载体,拥有了更为丰富的传播手段,促进了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影视戏剧艺术的在传播过程中也呈现出了新特点,也出现了新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和特点进行探索,才能更好地研究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更好地推动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

一、当前时代背景下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问题

一是内容接收的碎片化。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转变了信息获取和接受的方式。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体量更小,而影视戏剧艺术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需要受众通过观看其完整内容,才能表达其传递的思想。以秦腔艺术为例,在新媒体传播视域下,借助各种短视频,人们能够观赏秦腔艺术中的片段内容,这种碎片化的内容,虽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秦腔艺术的相关知识,但无法通过碎片化的内容探讨其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这种内容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无法展现戏剧艺术的文化内涵,影响了戏剧艺术的传承,导致人们只能理解秦腔艺术这种形式,却难以通过碎片化的内容明确其文化内涵。

二是戏剧艺术的同质化。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更多的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收信息,在这种现状下,影视戏剧艺术为了提高影响力,加快传播速度。对于影视戏剧艺术的内容深度打磨不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这种固有的模式忽略了戏剧艺术的艺术内涵。秦腔艺术需要表演者融入情感,结合戏剧故事融入文化内涵,但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原创的秦腔艺术越来越少,大多数新媒体在互联网上随处搬运请教戏剧内容,同样的内容会在各个媒体上反复出现,因此导致戏曲艺术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长期接受这种重复的内容,会对影视戏剧艺术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不利于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二、探讨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意义

文化的传播需要媒介实现,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媒介属性的拓展力不断增强,在推动戏剧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而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风格、内容、形式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新媒体下,秦腔艺术的传播者对于秦腔艺术的内容深度关注度逐渐削弱,关注秦腔艺术在新媒体传播的“点击量”“数据”,并且将之作为商业盈利的手段,这种出发点违背了艺术生产的传播规律,导致秦腔成为新媒体的“奴隶”,大众化娱乐背景下,甚至对秦腔艺术出现恶搞,使得秦腔艺术低俗化,难以保留戏剧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影视剧也无法展现精神内涵,基于这样的问题和现状探索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能够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利用其传播优势和媒体优势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使影视戏剧艺术能够呈现出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分析

(一)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特点

1.影视戏剧艺术越发注重商业价值导致艺术内涵逐渐变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种数字技术以及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加快影视戏剧艺术内容的制作,并且借助新媒体实现了快速传播,而影视戏剧艺术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类,与精英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借助新媒体的助推影视戏剧艺术大众化趋势越发明显,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符合大众审美,影视戏剧艺术在制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一部作品,这些作品能够在视觉感官上给予大众良好的视觉感受,但缺失了文化精神内涵。投资方在制作投资的过程中,也忽视了其文化内涵的探索,导致影视戲剧艺术的商业气息越发浓厚,影视戏剧艺术逐渐成为商业盈利的重要手段。秦腔艺术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只有关注其精神内涵,才能体现出其艺术属性,以此实现秦腔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2.影视戏剧艺术作品对原创性的关注度不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快餐文化影响力越发强大,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影视戏剧艺术文化逐渐成为商业领域的角逐之地。投资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只追求影视戏剧艺术作品的制作速度和宣发。加之市场竞争压力大,投资方更多地关注市场份额和名利,但优秀的影视戏剧艺术需要时间沉淀,在追逐商业利益的过程中,对于原创作品缺乏足够耐心,大多数投资商在看到同类型的影视戏剧艺术成功后,便会盲目跟风。秦腔戏剧艺术经过千年历史沉淀,在当前时代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需要历经时间沉淀方能显现出其文化内涵。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制作人和投资商,只关注秦腔这种艺术形式,忽略了对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导致秦腔艺术作品原创性缺失。

3.影视戏剧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追捧明星获取经济效益。随着影视戏剧艺术相关产业和工业的完善,投资方或制作者为了经济利益,经常会在宣传上或者在内容制作上制造明星效应,通过明星的带动带来经济效益。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大多数戏剧艺术模仿影视艺术,导致戏剧艺术无法展现其文化内涵。秦腔艺术本身是注重其内涵和思想价值的艺术形式,但在资本的助推下,秦腔艺术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明星”,虽然通过秦腔艺术家的带动能够更好地实现传统戏剧文化的发展,但由于受商业思维和资本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秦腔明星”将主要精力放在戏剧效果的宣传上,而忽略了戏剧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探索。加之影视戏剧的产业不断完善,电影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影视戏剧艺术作品能够实现快速的复制和生产,更难以体现出秦腔文化艺术的内涵。

(二)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思考

1.彰显戏剧艺术的人文性,体现作品艺术价值。影视戏剧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和大众化,这种特点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逐渐缺失。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应当符合影视戏剧艺术作品传播的规律,确保影视戏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为大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养料。基于这样的认知,在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过程中,要赋予艺术作品更多的人文内涵,体现出艺术作品的“育人功能”,使大众在观看影视戏剧艺术的过程中不仅是这种形式的感染,更能在观看影视戏剧艺术的同时受到精神和情感的熏陶。在秦腔艺术传播的过程中,创作者首先要进行创作,把握秦腔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主题,分析当前时代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这样才能在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使秦腔艺术展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能体现出其文化内涵。

2.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深化作品内涵。现代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影视戏剧艺术的快速传播与发展,影视戏剧艺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影视戏剧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应用现代数字技术使作品的形式很和内容更加多元化,使其内容更加精良,更好地满足大众对于影视戏剧艺术的需求。秦腔戏剧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更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秦腔戏曲艺术,例如,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对濒临失传的秦腔艺术进行录音录像保存,这样能够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秦腔艺术进行创新,是京郊文化艺术的传播更符合当下的社会时代需要,这样才能促进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影视戏剧艺术都能通过这样的创新获得灵感,更好地实现形式戏剧艺术的传播。

3.正确看待明星效应。对于大众来说,接受影视戏剧艺术,不仅关注影视戏剧艺术表达的内容,更要辩证地看待明星效应带来的影响。认识到明星是为影视戏剧艺术内容服务的制作者之一,有了这样的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地关注影视戏剧艺术本身。此外,明星本身也要为传承优秀的影视戏剧艺术而负责,这样才能历经时间的沉淀,提高影视戏剧艺术的可观赏性和影视戏剧艺术的文化内涵。秦腔戏剧艺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传播,需要借助明星扩大影响力,同时明星也要弱化自己的明星效应,将引导与宣传的重点放在秦腔艺术本身,这样才能利用明星效应进一步推动秦腔艺术的发展,从而推动影视戏剧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影视戏剧文化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使得影视戏剧艺术传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影视戏剧艺术传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要顺应其传播规律,关注影视戏剧艺术本身的文化内涵其精神价值,这样才能使饮食戏剧艺术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成为文化经典,更好地实现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张湘锋.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探讨[J].新闻传播,2018,(10):38-39.

[2]贠佳钰.媒介背景下秦腔的新媒体传播样态及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11).

[3]王鈺博,曹小荣,刘开源.影视艺术传播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05):112.

[4]李法亮,杨施敏,许宁.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J].大众文艺,2015,(20):212.

作者简介:

姚彩虹,女,汉族,甘肃华亭人,大专学历,研究方向:戏曲。

猜你喜欢
大众化传播趋势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趋势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