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意识观念在国企改革中的经济作用

2020-09-10 02:20郦岩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很多改革领域的专家都將注意力逐渐从经济制度调整投入到了意识观念改革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意识观念在国企改革中的经济作用,探讨有效的意识观念改革方法,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程度,促进国有企业优化转型。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作用;意识观念

我国正处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作为最重要、最迫切的一项制度变迁,国有企业改革的科学水平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都改变了原有的运行方式,破除政企不分的状态,不断完善制度,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良好的意识观念提高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程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意识观念在国企改革中的经济作用

国有企业的制度正处于调整过程当中,通过规范化的办法引导人们的行为,不论是正式的制度安排还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都可以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起到显著约束作用。但是在这样的改变之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价值观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只有对意识观念进行软性约束,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意识水平,才能够真正促进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只有构建起适应当前制度发展的新型文化观念,促进人们的思想意识向现有的制度管理靠拢,才能够通过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方法,促进人们意识观念的转型,进一步发挥其经济价值[1]。

二、利用意识观念促进国企改革的对策

(一)意识观念的交易费用功能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并非是完全的理性人。在制定决策做出选择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依赖原有的经验,还依赖个体的偏好、己掌握的信息,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调节意识观念,提高信息把握的程度,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员工作出符合企业利益符合制度建设的行为选择。

一方面,人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来进行决策的,通过这种节省的方法可以达到与外界协调的状态,意识观念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济人”在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只有符合自己的准则、信念和价值,才能够认同该项行为,否则就会出现心理上的抵抗情绪。因而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完善信息公布制度,提高公开透明程度,使得国有企业员工可以获得更加广泛、真实、全面的信息,避免潜在意识观念上抵制该种行为。只有建设统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在交易过程当中降低说服、教育、调解所浪费的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

另一方面,从帕累托原则可以看出,“经济人”的意识观念在交易行为当中对经济效率起到的作用,要具体环境具体分析。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受到了长期计划经济的显著影响,只有强调主人翁精神,提高工作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意识,才能够避免“等、靠、要”思想对于员工的外在行为造成阻碍作用。国有企业的员工要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也要对员工的文化价值提出新的要求,避免厌恶风险、认为市场的经济行为与自己无关,或者由于恐惧政治压力等等,无法进行制度结构的改革。

除此之外,促进国有企业的员工加深对利润和效率的追求,从供应与消费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自己的行为选择,充分认识到意识观念的刚性作用,避免意识观念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造成阻碍。合理的安置剩余人员,在意识观念刚性作用和柔性作用当中寻求一个平衡点,避免改革造成短时间的帕累托倒退。

(二)意识观念在廉洁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国有企业员工“搭便车”的问题是目前深化改革过程当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很多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谋求经济效益,争夺更大的控制权,获取更多的“租金”,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进行。长时间以来,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扮演着政府管理人员的角色,在做出决策和行为选择的过程当中,被要求不考虑经济价值、不考虑货币收益,单纯从大公无私的角度来进行经济的选择。这种利他主义的行为选择方式与人性的基本认知相悖,因而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要促进个人效益与整体效益的挂钩,避免边际收益效益的下降,不仅要将蛋糕做大,也要将蛋糕的分配原则尽可能的改革公平。

其次,政府管理人员要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机制和权衡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进行,重视意识观念与边际规律递减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自身的消费、收入与实际做出的政绩,来建设更加完善的个人绩效考评机制,通过这种配比关系,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收入和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最大程度的鼓励个人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企业的战略收入结合在一起,从而平衡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在行为选择和做出决策的过程当中,不仅追求个人效应的最大化,也追求集体利益的最大化,避免个人用损害他人、损害集体的代价,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从而在群体当中尽可能做出共同的利他主义的决策,增加国有资产,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要重视意识观念在经济当中的价值与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进行,避免人们在意识观念上的惰性,限制和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为人性的释放创造一个制度环境,更好地发挥意识观念在交易费用方面的功能,减弱搭便车的作用,从而优化制度改革。

三、结论

综上所述,意识观念在国有企业改革当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交易费用和减弱搭便车功能两方面进行了概括。从本文分析可知,要想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进行,就要重视意识观念作用,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搭建一个更加公平的改造环境。

参考文献:

[1]熊伟.国企改革视角下企业文化的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9(23):217-218.

[2]唐可欣.新体制下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探究[J].商讯,2019(35):144-145.

作者简介:郦岩(1985-),男,浙江绍兴人,研究生,经济师、政工师,国企管理及国企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
分析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