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

2020-09-10 02:20宋定胜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企事业内审审计工作

宋定胜

摘要:随着国家对审计工作的日益重视,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要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重视。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无疑为提高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水平提供了有利时机。虽然现阶段我国在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内部审计信息平台缺乏,审计流程需要改进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对创建内部审计云平台,提高大数据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流程化,不断探索和完善企事業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

一、大数据分析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有特提高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将信息数据与审计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会计、审计专业人员,但对计算机掌握程度有限,数据处理能力偏弱。这类人员习惯了传统的审计模式,对于大数据分析形式并不能很快适应,加上大数据分析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脱离使得大数据难以得到较好的利用,而计算机专业人员也缺乏对财会知识的掌握。

(二)信息处理设施薄弱

基于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的原因,企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数据的信息化还处在简单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的阶段。即便应用了一些信息化工具来对数据进行处理,依然存在信息化工具与企事业单位实际业务不匹配的问题,由于各企事业单位业务存在差异,市场上通用的审计数据处理软件难以满足过于精确和专业的海量数据,而内部审计对于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又很大程度上需要精而专的数据进行支撑,这类矛盾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选择开发内部审计信息处理软件,这满足了与企事业单位信息匹配的需求,但是对软件的维护和熟练使用的能力还不足,在使用过程中软件的作用被“架空”,还是以传统的审计方式为主。

(三)大数扼内部审计体系仍不完善

目前,大数据内部审计体系建设并不完善,内部审计规范缺乏,内审工作人员职责不明确,阻碍了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依靠大数据进行内部审计是一种先进、创新的审计形式,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和规则,有制约才能更好的实施。同时,数据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也尤为重要,需要建立制度和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企事业单位数据的泄露。

二、大数据分析下内部审计的运用策略

(一)构建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在大数据分析下,企事业单位应该构建内部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集财务、业务、管理一体的数据平台,对内部审计效率的提升和降低风险有明显的帮助。在大数据平台上可以扩大对数据的获取,包括行业内的相关信息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比对,对数据信息不断更新使其完善。例如在医院住院收费审计中,内审人员可抽查部分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对比某一收费单价是否高于规定的收费标准,是否同时也高于同期其他病人的收费标准,利用行业数据以及自身横向比较,对病人住院收费提出审计建议使其完善收费标准。此外,大数据平台的建立,还可以参考以往数据的分析,找到当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推断,预测发展趋势,依靠事实数据说话,而非依靠传统专业经验。

(二)改善内部审计监督模式

内部审计的思路和方法都能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得到拓展,内部审计的监督模式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原先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模式下对数据和所采集到的有限信息是进行模块化分析的,也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单独的信息进行审计,由于企事业单位内部运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单独一个部门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审计人员判断依据的缺失和片面,如果再调取相关部门的数据,会加大审计成本,给其他部门的正常工作带来不便,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企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的数据都进行持续采集和处理,在需要运用的时候能够为审计人员的分析提供全面的参考。从而打破了原先模块化的单独分开分析的模式,向系统全面的审计监督模式进行转变,这也为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发挥提供了条件。

(三)建立大数据分析下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建立大数据审计的法规制度,为审计过程中判断合规性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首先,建立大数据的相关规范制度,包括数据的收集、管理、应用等。其次,对大数据内容应做到严格保密,对审计人员使用数据要严格约束。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数据信息必然是企事业单位的核心,审计部门搜集了数据,同时也要做到对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更需要制度来约束审计人员对数据的保密,加强工作职责,以避免信息安全风险。最后,大数据的引进使审计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数据收集的同时,也需要完善针对数据获取的合法合规性。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每一个步骤都应有规章制度的约束。

(四)组建专业的大数据内部审计队伍

人才是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的关键。培养熟练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内部审计人员,组建专业的大数据分析队伍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专业人才的引进,还是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都迫在眉睫。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只需具备审计的专业技能,在大数据的环境下,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计算机技术、信息化分析充分的掌握。首先,加强培训力度,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交流等手段,帮助审计人员建立大数据环境下内审工作新思路,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其次,加强引进专业人才,尤其在信息技术及数据分析方面,与原有审计人员取长补短,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组建专业的审计队伍。最后,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发现解决问题,强化业务水平,丰富应对方案,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涉及广泛,对内部审计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做出调整,顺应信息发展的趋势,对应策略及时实施。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的信息,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建立完整的大数据内审工作体系,构建内部审计大数据平台,推进大数据分析在内部审计中的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马雅梅.浅析大数据分析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244.

[2]张凤元,宋紫薇.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机遇与挑战[J].对外经贸,2016(11):149-150.

[3]赵淑青.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及策略[J].经贸实践,2016(22):77.

猜你喜欢
企事业内审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探究创新战略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新时期事业单位开展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