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

2020-09-10 02:20郭清先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算企业管理措施

郭清先

摘要:新经济时代瞬息万变,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全面预算又是一个企业层面的庞大工程,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企业长期战略和短期规划紧密相连,预算作为可实施的目标总则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条不紊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做好这项工作,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需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践行。

关键词:预算;企业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加快,国有企业对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需求日趋增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目前运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有效管理工具,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全面

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全面”包括三个方面:全员参与、全部业务和全程管理。当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仍然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一些企业认为预算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所负责和操作的内容,但却忽略了其他部门融入的重要性,认为非财务部门只要为预算的编制提供数据参考即可,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支持。有些集团性质的国有企业,其预算管理是以集团总体发展战略为导向,经过层层细化分解,再由各级子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编制汇总而来。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层面受到高度重视,但是下级单位对此项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使得有些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没有真正与各个单位、各个经营环节有机结合,导致预算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二)预算编制与企业经营目标脱节

企业预算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手段,其将企业目标细分到每个部门与环节,确保企业目标有效实施的。与企业目标相脱节的预算管理编制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编制预算时未充分考虑企业目标,或根本不去了解企业目标,或者干脆将预算编制与企业目标当成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二是在预算编制时涵盖内容不完整,忽略了企业目标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考虑的重要节点。预算与企业目标如果脱节,会造成企业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背离,造成企业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为长远发展埋下隐患,甚至让长期目标的实现变得遥遥无期。

(三)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全面预算管理需求

财务预算与财务核算的口径不同,特别是对于涉及多板块经营的企业,企业层级和具体业务较为复杂,建立财务和业务的有效连接存在一定的困难。还有财务信息化中介结构业务的成熟程度也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以及企业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下降。

(四)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尽管预算管理在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逐渐为更多的企业所接受,但是由于企业的高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架构体系,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决策、管理、执行机构甚至没有专职的预算管理人员。由于缺乏来自企业高层的支持,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度不够造成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无法有效的执行,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由于未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组织推进,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失效。

二、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构建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企业应围绕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级来构建自身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决策机构,由公司最高决策层组成,必须由公司的高层权威人士参与;预算管理的管理组织机构,是中间层,负责预算管理的组织、编审工作;预算管理的执行机构,是作业层,负责本业务单元的各项预算工作,作业层要有专职的预算管理人员。各层级机构要建立有效的衔接沟通机制,特别是决策层要对工作层、作业层给予严格的要求,对工作层同时要给予强有力支持。健全有效的组织架构体系能够保证预算编制的民主与合理,保障预算管理工作推进效率。

(二)提高全面预算全员参与度,划清职责,进行上下级有效沟通

全面预算管理是需要全员参与的过程,公司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推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从业务经营计划到预算,再通过预算去指导业务经营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企业中灌输预算并不只是财务的工作,而是公司上下全体人员都要參与其中的工作,并划清各自职责,进行各级有效沟通,建立各业务责任主体与财务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预算的参与度和准确度。

(三)与企业发展阶段相结合,编制模式多样化

企业发展分为各个阶段:研发生产的初期,市场占有率增长的中期,市场稳定后的成熟期。这三种情况下的预算编制模式次重点是不一样的,初期需要将资产作为核算重心,中期则是将营销的地方提到核心,而成熟期则是控制成本监管完成稳定发展。因此要针对不同时期的企业发展制定不同的预算管理计划。

(四)加强信息沟通保证考核结果的有效性

预算松弛会使预算控制及考评失效,这主要归因于企业内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工具,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进程,帮助企业积累大量历史经验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增强预算管控能力。

三、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和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完善自身己有的公司管控体系,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抓住预算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来进行落实,积极主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公司价值,从而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雯萍.关于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管理创新,2018(31)

[2]涂义斌,毛玮.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消费导刊,2006(11).

[3]刘润国.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

猜你喜欢
预算企业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